国内外城市绿地健康效益研究领域动态和趋势

来源 :广东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高密度发展不断压缩城市绿地面积,严重威胁了居民身心健康,人们开始重视城市绿地带来的健康效益,因此学者们开始探讨城市绿地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首先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2000—2020年关于城市绿地与居民健康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国内外城市绿地健康效益研究领域动态和研究趋势。其次对城市绿地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作用途径和健康结果进行分析综述,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重点。最后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梳理评述,构建城市绿地
其他文献
摘要:山地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正成为居民康体健身、休憩娱乐及社会联系的户外起居空间。以宁国市南山公园为例,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使用者行为活动的动态观察,研究使用者时空行为与空间偏好。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使用者行为偏好存在显著差异,使用者的行为偏好与使用时段、空间特征存在规律性的联系。基于结果探索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空间特质,并提出保障不同功能区域间的空间边界感、适当增设趣味
摘要: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清中期经历了“一口通商”政策和两次鸦片战争后,仍然秉承传统朝贡的外交体系。从外交动力机制层面分析,广州私家园林、寺庙园林、苗圃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承担着独特的外事责任,其造园观念、功能和形式都随着外事功能发生改变;鸦片战争时期府衙花园因使用者变更导致空间布局变化;与此同时,广州租界园林问世并快速发展。这些涉外园林的历史演进过程伴随着建造观念的革新,以及功能、布局间
摘要:目前康养住区的景观设计多集中于视觉层面,很少考虑声环境。梳理前人的声景研究成果,把声景概念引入康养住区景观设计,从合理划分声景功能区、充分利用自然声景、合理配置人文声景、按需控制人工声景4个方面探讨了声景设计方法,同时以南沙滨海花园为例,通过声源采集测试、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小区声景现状、问题以及住区老人对声景的需求,提出具体的声景设计优化策略,为康养社区的景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摘要:2020年7月,采用野外实地普查法对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树种组成、径阶结构、树高分布、健康状况等指标,并与1983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37年来该园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3—2020年:1)公园植物种类从26种增加到104种,乡土植物从17种增加到63种;2)乔木密度从17.1株/hm2增加到202.1株/hm2,灌木密度从168.7株/hm2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