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水中毒”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wanshi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总是携着高温和暴晒而来,大大小小的超市和便利店在这个时节都会扩充各种饮料的上架率。酷暑时节,一口气喝完几瓶冷饮者并不鲜见。近年来,“每天8杯水,健康好生活”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可是,也有媒体曝出因过量饮水而发生“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
  喝水为什么会引发中毒?成年人一天到底喝多少水才是适宜的?
  喝水也会中毒?
  盛夏时节,对于“每天8杯水”这样的做法,其实是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状况来权衡一下的,下面来看看一些事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名叫詹妮弗·斯特兰格的妇女在参加一项喝水比赛后曾表示自己头部剧烈疼痛,然后就回了家,不久有人发现她死亡了。医院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水中毒”。这一结果令很多人吃惊:喝水也会把人喝死?
  无独有偶,2012年6月,合肥市一男子在连续喝了20瓶矿泉水后,出现抽搐、癫狂、意识不清等症状,医生诊断此人因过量饮水导致水中毒,经过解毒处理后,男子转危为安。此外,也有报道称:一位爱美女生对自己的“丰满”身材很不满意,她听说多喝水既减肥又美容,于是,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她几乎每小时喝500~600毫升水。7天后,她出现头痛、呕吐症状,经医生检查后发现,病根竟是“过量饮水”,患了“脱水低钠症”,俗称“水中毒”。
  在这些事例中,看起来“水中毒”患者是喝下太多的水,因而“中毒”了,其实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水中毒”不仅因为短时间内摄取了太多水分,还包括喝了太多没有电解质成分的水,简单来说,就是体内水太多,钠太少,导致体内水钠失衡了。此外,使用抗利尿激素、口渴后中枢受刺激导致饮水中毒和精神性饮水中毒等也是“水中毒”的常见原因。
  我们知道,钠在人体内有收拢水分的功用,若是短时间内人喝了太多白水,血容量迅速增加,血液中钠的浓度急剧下降,血浆中的水分就会跑到细胞中去,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影响器官的正常工作。而人在大量出汗后,不仅丢失了水分,也丢失了不少盐分。
  因此,如果大量饮水而不补充盐分,血液中的盐分就会减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从而造成“水中毒”。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脑水肿,让人出现头痛、头晕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的还会突然昏倒。
  水该怎么喝?
  夏天的高温很容易让人感觉口干舌燥,尤其是人在大量出汗后感到口渴,原因并不完全是体内缺水,而是唾液量少而稠,嘴里发黏,咽喉干燥所致。这时喝水,应先用水漱漱口,润湿口腔和咽喉,然后喝少量水,停一会儿后再喝一些,这才是正确的饮水法。
  其实,对于“该如何喝水”,我们最应该听听身体的感受。平时,水应小口小口地喝,越是口渴难忍的时候,越不能大量急速地喝水,越不能只喝白水。
  以中暑为例,人体脱水时,体内水钠状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等渗透性脱水,即水分丢失了,钠也丢失了,但水钠处于平衡状态。第二种是低渗透性脱水,即水分丢失了,但钠丢失得更多。低渗性脱水时,机体处在水缺失的状态,但是由于存在细胞内液增多的情况,此时如大量补充不含电解质的液体,则可能在增加细胞外液的基础上导致更大量的水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水中毒的发生。最后一种是高渗透性脱水,即留在体内的“盐多水少”。因此人越是缺水,感觉口渴难忍,越不能大量喝白水,尤其是前两种脱水状态,大量喝白水很容易造成“水中毒”。运动后的补水也是如此,应该喝些淡盐水或者电解质饮料,而且要少量多饮。
  喝多少?
  2013年5月,在杭州举办的第十一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研讨会上,中国营养学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居民饮水适宜摄入量:人体每天需要摄入1500~1700毫升水。网上热传 “每天8杯水”的说法曾经被不少人奉为健康准则。其实,喝水还应“量出为入”,不宜一次喝很多水,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最好“少量多次”,以白水为主,再喝一些淡盐水、苏打水、含电解质的功能性饮料,效果才好。
  而且,说到“8杯水”——具体总量到底是多少?不少人都会摇摇头。杯子的大小不一样,从150毫升到200、250、300毫升,甚至500毫升都可以是1杯,因此,“8杯水”的量有可能是1200毫升,也可能是4000毫升。因此,“一天8杯水”的说法,如果没有具体量的判定,则会出现很大偏差。
  一般来说,成人一天总共“8杯水”的量应在2000毫升左右,但如果大于3000毫升的话,可能就过量了。特别是对于心脏、肾脏功能不好甚至心脏、肾功能都有问题的患者来说,就更是过量了。
  因此,适当喝水有利健康,但补水过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水中毒”。所以,要健康不必过于纠结于每天到底该喝多少水。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人体心、肾功能都正常的话,即使喝多了一点,也完全可以代谢掉。
  喝水的最佳时间
  最后,我们来说说饮水的最佳时间。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时间段是我们一天中的饮水黄金时间,此时应当饮用1~2杯2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此外,在出汗较多、运动或洗澡后也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清晨,清晨可以说是一天之中补充水分的最佳时机,这时饮水可以使肠胃马上苏醒过来,刺激蠕动、防止便秘。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睡眠后,体内血液浓度增高,这时补充水分能迅速降低血液浓稠度,促进循环,使人神清气爽,恢复清醒。
  人体在睡眠时会自然发汗,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水分及盐分,而在睡眠时,我们的身体都无法补充水分,这就是为什么早晨起床后会觉得口干舌燥的原因了。因此,医生建议在睡前半小时要预先补充水分、电解质,让身体在睡眠中仍能维持盐、水平衡的状态,同时也能降低尿液浓度,防止结石的发生机率。(来源/蝌蚪五线谱 责任编辑/墓乔)
其他文献
期刊
4月9日,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暨首届中国电子烟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全球著名时尚品牌PLAYBOY花花公子电子烟开始了进军中国市场的首秀。人气见证品牌的知名度,在这次
作为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成果,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及昆仑站之后的第4个南极科考站。2015年,中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的建设也即将启动。泰山站:把科考能力"前移"数百公里泰山站得名于五岳之首的泰山,象征"坚实、稳固、庄严、国
大理州图书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年会于6月26日在下关召开,38名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王水乔,学会副秘书长沈沉。玉溪市图书馆领导到会祝贺.云南省高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着眼。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面向公众社会开放。拓宽服务空间,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因此,“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如何才能找到“牛鼻子”?怎样才能牵住“牛鼻子”?习近平同志无论是在地方工作期间,还是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都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发出,对此进行了
在电影《阿凡达》中,男主角杰克初次到达潘多拉星球时,被许多如发光水母一样的“希望树”的种子所包围。这里真是一片发光的植物世界,处处闪耀着星光的的参天巨树、到了晚上发出
从昭通市的具体情况出发,讨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公共图书馆通过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四个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通过建设农村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最新研究发现,过分沉迷工作,既伤身,又影响效率。
Wi-Fi是人类发明最成功的无线技术。在4G时代来临之际,Wi-Fi将实现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成为消费者的新宠最成功的无线技术今年1月19日,一小伙在火车上卖Wi-Fi,半小时轻松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