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是创造的源泉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在教育的旅程中,培养学生感知事物、发现事物的能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探究热情,鼓励学生创新并提出一些奇思构想,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三年级201班上《品德与社会》课时,孩子们听说这节课要让他们说《发现》,不知怎的,小家伙们显得有些不安分,几十双眼睛里充满了好奇、期待和渴望。
  我走上讲台说:“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发现岛’,岛上有许多奇妙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们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就给谁戴上这顶小皇冠,好吗?”我拿出自己制作的一顶金光闪闪的“皇冠”向学生示意,同学们顿时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欢呼雀跃。等他们安静下来,我便给他们分好组,并把带来的教学辅助工具分给每个小组,再详细地告诉他们实验方法。孩子们一边动手,一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了。过了几分钟,就有同学举起了小手,发言时,一组组长瑞阳拿着一枚鸡蛋和一只乒乓球走上讲台,大声地告诉大家:“我们发现鸡蛋比乒乓球滚动得慢,因为它一头大一头小,这样母鸡下完蛋后就不易打碎。”二组组长瑶瑶说她们发现羽毛比石头下落得慢,并在讲台上作了一个演示,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三组组长更有趣,拿着一块布,一边走一边用一根木棒在布上用力擦,走到讲台上她说:“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她拿出一些碎纸屑,用摩擦过的木棒去接近纸屑,奇迹产生了,纸屑纷纷地朝木棒飞去,一转眼木棒周围沾满了纸屑!孩子们瞪大了眼睛,迷惑不解地望着我。我连忙解释说:“这不是魔术,这是科学现象,叫摩擦起电……”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恍然大悟地直点头。这时,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怯生生地举着小手,想说什么又不敢说的样子。我走过去,亲切地请她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她站起来,举起一个小玻璃瓶,轻轻地说:“老师,我的发现是昨天的,昨天我捉了一条蚯蚓放在瓶子里时,不小心把它弄断了,今天我发现瓶子里有两条活的蚯蚓!”孩子们惊讶不已,有的同学说是蚯蚓妈妈生了小宝宝。我笑着向同学们解释说自然界有一些动物有再生的本领,比如壁虎、蚯蚓等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啧啧称奇,随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由课堂上的发现说到生活中的发现,层出不穷,把我带进一个非常奇妙的童心世界。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快结束了,最后,瑞阳同学戴上了那顶皇冠,他说了10个发现并对每一个发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弦被触动了。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单纯的,它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想象力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神奇和丰富!而孩子发现世界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它是智慧和创造的源泉,就像一座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值得我不懈地去探索!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一、“全方位指导”转位“适时指导”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
期刊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实施,确实给我们的教学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更为轻松活泼了,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更能体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为改变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期刊
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高效与否和练习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练习的设计适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策略一: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育要面向全
期刊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格局是教师讲加学生练,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服从于老师,对于“做”、“怎么做”,学生没有发言权。这种现象与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以励激趣,辅以训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一、为学生创设一个易感应的环境    易感应的环境是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松和活跃的氛围,让他们的各种想法和行为能得到老师的积极反应。  学生是最怕老师批评和惩罚,
期刊
思想品德发展的“心理障碍”是指在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阻碍理解道德要求,从而不能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品德需要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的产生与心理定势有关。定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起破坏作用的。我们所说的心理障碍就是一种起消极作用甚至起破坏作用的定势,正是它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正当要求采取漠视或抗拒的态度。下面就其表现、成因及预防矫正措施予以探讨。    一、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心理障碍的几种类型  1、认知障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裹夹着前期课改的余威,现在按照市教委统一部署,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各区县轰轰烈烈地摆开阵势,设备添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拓展的、探究的、活动的多种板块,不断地碰撞着我们的思维。  新课程改革是激进的,它将在根本上重新确立新的课程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校的日常教育模式等。这无疑是一场深层的、整体性的、全方位的课程改革。然而我们
期刊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使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从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转向大力加强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保证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石,忽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就等于舍本逐末。基础教育阶段是普及初等教育的阶段,是打基础、奠定基本学力的阶段。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带来了可能。但由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积淀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学
期刊
【摘要】由于高校的扩招和高中的普及,加之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技工学校的生源整体素质普遍下降、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也难以掌握和达到规定的技术等级和要求。面对这一当前的现实问题,如何摆正技工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各自差异、个性特点,设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技术工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生源差异 培养目标 分层
期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道出了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古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充分说明了父母对孩子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然而,时下受打工热潮的影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大中城市去谋求生计。尤其是青年夫妇们,夫妻俩双双外出打工,把尚未成年的小孩寄人篱下,一心只想挣钱,却忽视了作为父母者应该做的
期刊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创建和谐校园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联系起来,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