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剖析与矫正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的高中语文修辞教学,存在着教材知识杂乱无章、教师教学浅尝辄止和学生学习缘木求鱼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整合资源,丰富修辞知识体系,开设修辞知识选修课程,并在教学中注重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融合,同时引导学生运用随文评点、比较联想等方法,丰富句法修辞知识、体会修辞表达效果。
  关键词:修辞教学;修辞知识;修辞运用能力
  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修辞知识与字、词、句、段、篇、章以及语法、逻辑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修辞的根系延伸至语文学科的方方面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通过语言积累与建构、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整合等语文学习活动,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学习活动都涉及修辞知识的学习和渗透。不仅如此,历年各类试题均有修辞内容的考查要求,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修辞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它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关于修辞,无论在教材的编写,还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不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语言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本文试图对修辞教学中存在的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相应提出一些矫正方法。
  一、教材修辞知识杂乱无章,不成体系
  修辞语料和修辞俯拾即是,然而在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修辞知识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的体系。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各版本教材中,笔者找到《修辞无处不在》和《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修辞的概念和范围,却未涉及修辞知识的运用和表达。
  回顾语文教学的变革可以发现,修辞在语文教学的地位“几度沉浮”。1956年,语文教学实行“汉语”和“文学”的分科教学,汉语部分的教材系统全面讲授修辞知识。20世纪80年代,分科体系取消,修辞教学在“淡化语法”的呼声中淡出了语文教材,之后的修辞教学显得随意甚至盲目。[1]尽管如此,在语文测试中语言文字应用、现代文、诗歌和作文等题却都是修辞知识的聚集地,且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就使教材与考纲要求之间存在不衔接的问题。如何扭转教材中修辞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局面,进而促成教材内容与考纲要求的衔接呢?
  (一)整合资源,丰富修辞知识体系
  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在必修教材无法满足修辞教学的需求的情况下,积极拓宽多种渠道,延伸语文学习空间,多角度挖掘和整合语文修辞教学资源,丰富修辞知识体系,就显得颇为重要。生活无处不修辞,凡是有语言的地方就有修辞现象。教师要整合生活中歌曲、广告、短信、网络语领域的修辞资源,再整合教材和试题中相应的修辞资源,形成系统性的修辞知识体系。比如在整合辞格“叠词”的资源时,可这样操作:
  1.选取歌曲《再回首》的叠词例子:“总是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歌词中使用了八组叠词自然而然地表情达意,具有旋律、节奏的美感。
  2.联系教材中李清照《声声慢》开头连用的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的开头,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寻而不得的动作;“冷冷清清”,侧重写孤单寂寞的感受;“凄凄慘惨戚戚”侧重写悲惨凄凉的心境。
  3.整合试题中的叠词典例,掌握其运用规律和表达效果。
  这样对零散的修辞资源进行系统性分类整合,既体现趣味性,又具有知识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修辞的兴趣和运用修辞的能力,从而实现生活资源和课程资源的良好互补。
  (二)分门别类,形成修辞知识课程
  修辞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修辞学界的泰斗陈望道先生将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积极修辞包括辞格和辞趣,消极修辞包括词语锤炼、句子锤炼、谋篇布局和语体风格等。[2]基于此,笔者在实践中将修辞知识体系分为修辞知识和修辞知识运用两大维度,有层次、有侧重、有选择地进行分门别类,开发高中语文修辞选修课程。遵循从知识到运用、化无序为有序的原则,分层有序地将课程内容确定为 “呈现典例”“点拨知识”“回归教材”“互动活动”“我思我练”五个板块。如在“文字表意要确切”章节中,相关内容如下:
  “呈现典例”:选取生活中借条上出现“表意不明确”的典例。
  “点拨知识”:该课内容的理论知识链接。
  “回归教材”和“互动活动”:选取教材中《咬文嚼字》这篇课文中“语言锤炼”部分的内容和为此设计的学生活动。
  “我思我练”:附上试题中类似的典型试题,侧重于修辞知识的运用。
  如此将修辞知识分类整合形成课程,并结合修辞理论知识做到有定义、有解释、有类别,结合阅读与写作做到有实例、有分析、有习题,明确了修辞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使修辞教学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这既能弥补教材的知识缺漏,又能实现修辞教学与考试大纲的接轨。
  二、教师修辞教学意识不强,浅尝辄止
  当前,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意识淡薄,对修辞知识体系的研究也是走马观花,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对修辞知识略有涉及,点到为止,存在教学误区。一是重修辞的“应试指导”轻“能力培养”,往往在试题讲评时给学生作修辞应试技巧的指导,却未开设专门的修辞课,忽视了修辞知识对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二是重修辞的“认知学习”轻“实际运用”,也就是指导学生辨识和判断常用辞格,却未将修辞与阅读、写作的训练相结合,忽视了修辞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重“积极修辞”轻“消极修辞”,误把修辞的范围局限在辞格上,对消极修辞现象绕道而行,这种狭隘的教学观念严重缩小了修辞的范围和功能意义,使原本丰富有趣的修辞知识变得狭隘乏味。如何改变教师在修辞教学上缺乏全面性认识的现象,进而加强修辞教学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呢?
  (一)结合文本,注重与阅读教学的融合
其他文献
以三峡库区长寿、万州、巫山等江段的水体、底泥和鱼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微量元素Hg、Cr、Pb、Cd、Cu、Zn等在水体、底泥和鱼体中的含量变化,从而确定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
通过深沪综合指数的5天收益率分布规律以及用R/S方法研究收益率序列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深沪综合指数的收益率不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收益率是负斜,呈现出胖尾和峰态;中国股票市场
摘 要:初中古代诗歌阅读命题存在着知识点和能力点考查单一、静态文体知识考查固化、诗歌大意理解流于表層等问题。所以,古代诗歌阅读命题应明确古代诗歌阅读的测试内容,坚持“综合考查”的命题导向,确立“文本特质”的命题意识,探究“文化浸润”的命题思路。   关键词: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命题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古诗文的评价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
介绍了作者研制开发的一台基于直接算法的虚拟式小波变换信号分析仪,从而实现了用直接算法对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的功能.介绍了小波变换的直接算法公式,即由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营造出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提出积极构建科学和谐的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独具
为了探讨大展弦比直机翼的结构布局形式,借鉴自然界中的鱼骨和鸟羽毛以及树叶的叶脉形式,利用有限元分析与满应力优化作为设计手段,对三种不同的结构布局形式(A构型、B构型和常规
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特点,详细论述了μC/OS-Ⅱ在DSP TMS320C6416上移植的实现过程,指出μC/OS-Ⅱ移植的重点和难点,并对移植后的系统进行了内核测试及裁剪。在移
给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网卡的改进型SSLVPN系统结构模型,解决了传统客户端模式SSLVPN中采用NDIS中间层驱动程序报文拦截技术所引入的软件冲突问题。同时,模型通过客户端防火墙的引
齿轮啮合动态激励是齿轮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基本原因,齿轮系统在内部动态激励下的响应分析,对齿轮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增速箱系统,采用三维接触有限元法得
编者按:浙江省镇海中学语文教研组以“梓材荫泽,止于至善”为执着追求和努力践行的标杆,积极开展基于专业引领的教研活动。2017年12月,教研组举办了第二十届课堂教学创新周活动,活动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思辨性作文教学为主题,以下两篇论文是此次教研活动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高中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在审题立意上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顺从,构建起能熟练运用思辨策略进行审题立意的思维框架。基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