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长与〈山海经〉》所想到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给我们刻画了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自己以深切关怀的农妇形象。其中讲到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道理”。这些“规矩”“道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文中所提及的“规矩”中,我们细致的罗列出来就有以下内容:
   1.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压岁钱)
   2.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流流……(预示吉祥如意)
   3.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避讳“死”的诅咒)
   4.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死了人的晦气;生了孩子的避嫌)
   5.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节俭的表现)
   6.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长不高个子)
   文中写到“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作者写得非常详尽的便是过年的规矩了。
   鲁迅曾对日本友人增田涉说,在他的《朝花夕拾》里,“有关中国风俗及琐事太多,不加注释恐怕不易了解”。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读到这样的细节,没有一个不懂得这些“规矩”“道理”的。鲁迅这样对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神秘奇异的民风民俗的描写,使作品产生了特有的魅力。也让我们了解民风民俗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些“规矩”“道理”,无论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还是城市孩子来说,看似已经很遥远了,许多年轻的家长也许不懂了,其实这些是中国民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童年的鲁迅,还是现在的我们,这些民风民俗看起来有些古怪、繁琐,但我们的生活却都离不开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敬畏,尤其是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民风民俗,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甚至出现令人难以忍受的情况。
   这些“规矩”“道理”,经过千百年传承,已浸润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成为质朴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这些“规矩”“道理”,有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的体现出尊老爱幼的品质,有的体现出爱国爱家的情怀,有的体现出勤俭节约的美德等。总体说来,均体现出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笔者的经历和见闻,就单说说除夕新年里主要的一些“规矩”:
   1.封印和开印:这应该是指官家在除夕这一天不公差了,叫封印。新年第一天开始例行公事,就叫开印。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就不是什么好兆头。除夕这一天万万不可调皮,否则就会挨打,父母就会说给你“封印”,“封印”了就会在新年第一天“开印”,预示着一年到头都会被打。
   2.吃年夜饭不能泡汤。如果吃年夜饭泡了汤,来年种庄稼就会遭遇麻烦,田坎会垮。大人自然是不会泡汤喝的,但有时小孩子记不住,刚把汤瓢拿起准备舀,大人就会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田坎垮了你去整。”哪个孩子不怕去整田坎?那活路苦着呢。孩子们一听,乖乖地放下汤瓢,喝开水去了。也有一种说法是家里请人帮忙栽秧那天会下雨。
   3.喂树。年夜饭过后,人们常常用砍刀在果树树干上砍一些裂口,然后在这些口子上喂些饭、肉、豆腐和香肠等。一边喂,一边一问一答,念念有词:“喂喂饭,结成串;喂喂朒(肉),结的趴;喂喂粑,结趴丫;落不落?不落;烂不烂?不烂。”
   4.上亮。年夜饭后在大人的组织下,带上菜肴、酒水、香柱、纸钱和红烛,去山野为祖坟烧香磕头,称之为“上亮”。大人希望祖宗保一家人平安幸福,小孩子希望保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5.爆虼蚤:大年夜,几十个大人孩子野外燃起火堆,并把爆虼蚤树(女贞子)的叶子投入火中,树叶便爆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叫烧虼蚤。同时手舞足蹈指名道姓大声朝对面寨子喊儿歌:“爆虼蚤,爆虼蚤,虼蚤爆到你家铺上咬。你爸用撮箕撮,你妈用扫把扫。”对面寨子也会同样朝这边喊。常常吵得急头白脸不亦乐乎,尽兴才散。
   6.烧大树蔸。大年三十晚上,农家火坑里要烧一个大树蔸。人们相信烧的树蔸越大,来年喂的猪就越肥大,生活就有了更好的油水保障。
   7.开财门(即大门)。大年三十晚交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备上禁茶,烧香,开财门,预示迎来一年的好财运。
   8.送火。大年三十晚上烧的大树蔸是不能让它烧尽的,当还剩下尺把长的时候,就要把这个火柴头夹出来,放在一边熄灭。到了正月十五早上,再把那个代表了火星的火柴头放到火坑里烧燃,然后用火钳夹着,放到离家不远的三岔路口,把火星送走。人们认为,送走了火星,就可避免家里发生火灾。
   9.新年初一这天的“规矩”较多。早上挑银水,家里要有一个人去水井里挑水,挑水去得越早越好,最好是第一个去的人,还得把水缸装满,这一年便会财源滚滚来;这天不扫屋人们认为,初一扫了屋,就会把家里扫穷,所以渣渣堆起老高也是不能扫的,也说是扫地风大,会把自家庄稼吹倒;早晨不能把洗脸等水倒到门外去,认为这样不利积攒钱财。早上只能吃汤圆,说一岁就得吃一个,保岁岁平安。如果非想吃饭不可,必须得先让母亲抱着甑子去三叉路口放“饭蚊子”,点上香烛后,一边用刷把向外招,一边念叨:“饭蚊子,快快飞,飞到山那边,飞到河对面……”想想没有冰箱的时代,人们是多么的讨厌蚊子的。
   10.更有地域特色的一种“规矩”大概就是除夕这天不能舂碓。这天舂碓,村庄后面的大山来年就会“垮岩”(即山石崩塌),大山離村庄很近,山脚下有大片的土地,常年在那是劳作非常危险的。
   “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流年似水,世事嬗变,这些“规矩”“道理”,有的流传至今,长盛不衰;有的渐行渐远,已被淘汰,有的如影随身,衍化蜕变。于是有人感叹,“年味不浓了!”“过年就是与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感觉没有意思了!”问题也许就在此吧。
   千百年来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为各民族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当短信、微信拜年早已蔚然成风;当微信发红包代替压岁钱也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们时髦了一把;当具有了国际视野的国人,借春节假日带着家人踏上了观光的旅途,收获“诗与远方”和更美的风景时。在记忆里还留存有那些“规矩”“道理”的人们,又免不了经常怀念。其实怀念的是那一份趣味和对平安、幸福、未来的美好祈愿吧。
   胡泉,贵州省石阡县汤山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我们学校的“ACP”小组合作能效课堂的实践研究已经进入了第二轮,虽然很多时候还是对此将信将疑,但各种成绩的取得却是毋庸置疑的。浙江省特级教师王曜君老师说过,真正的生本课堂就是应该让学生从独学走向互学,从互学走向共学。可是我听了不少研究课和示范课,对于这种模式仍然没有很感性的认识,我并不认为一堂热闹的课就是好课,真正的好课也可能是静悄悄的,但是师生都觉得有所得,并了然于胸,会心微笑。   那天我去上
为全面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国家卫生行业信息标准推广与应用工作,指导各地卫生信息化规范建设工作,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于2014年6月16日~17日在上海举办了201
本刊讯3月20~27日,吉林省12320管理中心开展了第三个12320主题宣传周活动,宣传主题是'12320健康进万家'。在这次活动中,省卫生计生委要求借此契机,深入宣传12320,为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利用微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向学生进行课外语文知识的拓展和学习,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美学家邓以蛰认为,"中国画注重自然,西洋画注重人生。"这种提法很简明地抓住了中西绘画艺术在题材方面的重大差别:中国绘画艺术取材偏重自然,在山水、花鸟画领域很有特色,尤以山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而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作为一名国语的传授者,倍感责任重大。我与我校的几位同仁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这条路上也曾浅尝,只是深感举步维艰,现作为个例与大家探讨。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自1999年成立一个校园文学社——赧水文学社,在校园文学活动及创作方面尤其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做了一点浅尝。众所周知,诗词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历史上的“诗经”“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下面简称'工作任务')已经国务院同意,提出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巩固
5月17日,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远程医疗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会议在郑州举行,标志着我国远程医疗信息化专业发展掀开了崭新一页。据悉,该委员会成立后,将
<正>彭明和,1967年毕业于南昌市工艺美术学校装潢设计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画专业。原庐山太乙风景名胜区规划部主任,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美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