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意见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k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以为: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
  
  收稿日期:2011-05-10
其他文献
常言道,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面貌。的确,一个人的字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文化,气质,修养和美情趣等精神面貌,而且,写好字能帮助我们养成认真仔细严谨的作风,坚持不懈的毅力,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高雅脱俗的审美情操,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打印机,复印机的广泛应用,有人就开始忽视写字的教学了,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针对这种情况,谈谈我的拙见:  1.写字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1.1让学生
期刊
【摘 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就是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科学假说,从而获得巨大成功。在众多的科学方法中,类比方法是科学家最常用的方法。康德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我们前进。”不讲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中利用类比方法得到的巨大成功,就说说目前横在初高中学生面前的物理学习,类比法也是一中非常重要,有用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够正确地掌握和应用这种方法,将使
期刊
【摘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用很多的方法,包括用具体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使学生投入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以吸引学生,组织竞赛和考试等。  【关键词】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动机越强,学习和行动的效果也就越好,越容易取得好的成绩。比如现在的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而清楚,因而他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状态之中,使他们乐于探索知识。笔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以下几种做法:  1.渲染气氛、引发兴趣  为了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上课时我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每接一个班,我总是用两三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师生全部用英语自我介绍,总结过去学习的得失,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
期刊
【摘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多变的天气》一课进行有效的重组和整合,以活动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天气及特点;重组和整合;小小主持人  Relevant 《much change of the weather 》teaching of what time conceive outline  Ning Fei  【Abstract】According t
期刊
《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教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
期刊
用极端假设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在研究解决某个物理问题时,如果直接考虑物理过程比较困难,或者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比较隐蔽,此时可以假设物理过程趋近于某一个极端状态或者物理量趋近于某一个极端值,从而借助已有的物理原理、定律、公式,找出规律得到结论。这种方法的应用能简化问题,加快解题速度。  一、对物理过程的极端假设  例1、如图,已知OA:OB=2:3,若杠杆A、B两端各挂一袋细沙甲和乙,这时
期刊
【摘要】进修学校创新机制,体现专业化打造,注重教研成效,关注教研员的职业发展,引领教研员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基层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机制;专业成长;教研职能     问题提出:立足于进修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为教研员的学习工作提供最大的空间和弹性,尊重并认同教研员在自主研究和工作中富有个性的做法和创造,积极地为教研员提供成长的平台。  1.进修学校发挥主体优势,打造优秀教研
期刊
【摘要】在21世纪现代中国素质教育中,倡导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是中小学政治思想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尊重个性;倡导合;增强凝聚力  The shallow argument teacher's cooperation spirit——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political thought education of new correspond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尝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1.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教学中有些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