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习惯,受益终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还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倾听与阅读;思考与合作;发现与应用;整理与构建
  G623.5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要让学生认真专心倾听,教师在个人魅力上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作为一种心理活动, 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在心 理上接受所学学科, 只有他们主动地接受这门学科, 他们才会在上课时控制自己的行为去主 动地学习。所以,在平常的教 学中,可以经常利用丰富的表情、变化语调音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既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 学生阅读课本上相应的内容,其目的也是为了加深理解课本的有关知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良好习惯,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先讲后读。这是指对课本中学生不易读懂的内容,教师先讲,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这时教师的讲解目的是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先读后讲。教材中有些内容并不难理解,或者是在一个单元里,虽然例题不尽相同,但是运算方法却大体一致,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带着教师事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课本。先演后读。高年级学生学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由于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基础,所以教师可先让学生演练例题或习题,如把书上例题中的百分数改成分数或小数,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研究改编前后的例题,以引导学生比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种应用题的异同,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明白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从而把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习。边读边讲。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或者上单元复习课,教师可采用一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一边作指导性讲解的方法,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这样做能集中学生听讲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还有很多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学生从中应用好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我在教完“5的口诀”时,给学生出了很有兴趣的一道题,我问:你知道罗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哟!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糖果图,横排7颗,有5排我接着说:“罗老师的年龄数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看谁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的办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把7看成6,就有5个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说:我先看成5个5,再加2个5-------。就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師除了课堂上的示范表演及课后的辅导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赛、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发掘知识结构的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应当是知识、方法、能力
  协调发展的过程。知识是能力的基石,方法是能力的阶梯,而能力又是
  开拓知识尝试和改进方法的根本。因此,在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过
  程中要注意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力求达到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倾向于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改革发展的契机。合作学习策略是新课标教学理念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取
摘要:几何直观指的是组织小学生利用具体的物体、模型与图标等,生动形象地描述数学问题,展开多样化的联想与想象,从而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总体说来,几何直观的运用,有利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利于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此外还培养了小学生数学美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形成了一定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几何直观的运用,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关键词:
摘 要: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有效”教学理念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结合时代教育的理念,改进课堂教学,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影响因素;改革对策  G633.5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有效性”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强化“有效”的教学理念,实现良好的课堂教
数学教学中学生活用知识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执教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培养。为此,教师在平时数学教学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实践运用等文体性活动,参与数学知识,方法的再发现,“再创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愉悦,养成乐探、勤探、善探的良好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人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探索、谈谈以下几点观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
期刊
摘要:教育事业的生命线就是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就是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是我们所研究的教育生命。高效不是依靠传统的教师一言堂、高效不是依靠题海战术,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我们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模式下,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师;学生高效;课堂教学  G633.6  传统的高
摘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一直是教师着力于培养的目标之一。语文教学内容中以大量的文字性知识为主,其中大部分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去进行阅读与理解才能真正的掌握,而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理解文本中情感、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以及模块,并且理解、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本文就初中的语文教学,来简要论述如何
盐胁迫严重影响植物产量和盐碱地的利用。高浓度的Na+导致植物细胞受到伤害,限制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盐性是利用盐碱地的根本措施。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
摘要: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通过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建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本文先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提出高职院校思政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G
摘要:大家都知道,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会有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出现,这是由于学生和教师和学生个体差异形成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因素。对于如何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以下的探讨中,小学课堂为生成问题探索的根本,来更好的帮助老师解决课堂教学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应对  G622.4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的状况都是不可预测的,其随机性产生了许多生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