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思考和探索实践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临汾市尧都区第二幼儿园坐落在久负盛名的“唐尧古都”临汾,这里有着尧庙、丁村遗址、洪洞大槐树、黄河壶口瀑布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人文景观,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标识。办园五年来,全体教职工始终坚持新时代的育人导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儿童,将传统文化教育“外显于形,内化于心”,映射在环境建设的细节中,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融入到千姿百态的生活中。

一、生发:点燃教师,才能点亮传统文化教育


  2018年的初夏,阳光柔柔地照进了幼儿园的会议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沟通指导师高晓天老师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尧文化”的讲座。在高老师引经据典的讲述中,二幼全体教师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临汾作为“华夏第一都”创造出的文明传奇和人文辉煌。在这次时空的穿越、心灵的追随后,教师们萌生了以“尧风晋韵”为基调的园所环创构想。随后,我们组织教师探密古老的丁村民居,游览丁村文化陈列馆和民俗博物馆,参观临汾市博物馆,与远古文明凝视、对话,教师们感受到了临汾厚重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更坚定了“立足中华民族根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园内主题教研,教师们经过多次磨合碰撞后,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择高而立,从幼儿需求入手贴地而行,筛选出十几个贴近儿童生活、易于理解接受的二级主题。一次次研讨激发出大家前所未有的创造热情和思维火花,表现内容、资料收集、版式设计、材料制作,处处体现出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动手实践。

二、滋养:在润物无声中培养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


  环境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会衍生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我园将环境创设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环创风格既和谐统一,又相对独立,观有亮点,品有韵味,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花般静静绽放。

  平阳木版年画 在2018年夏天的襄汾丁村之行中,我园的教师们专程拜访了平阳木版年画的非遗传承人,并把这种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请进幼儿园。园里的美术教师进行悉心涂色,四块古色古香的平阳木版年画成为一组最有年代感的环创,让观者忍不住驻足。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最早可追溯到上古尧帝时期,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幅节气图定格成隽永的画面,成为园里规模最大的一组墙面版饰。每一幅画都仿佛带领师幼在大自然中穿行,充满喜乐和情趣。
  围棋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时称“弈”,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据先秦典籍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意思是,尧为了开发儿子丹朱的智力发明了围棋。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体现。方正端庄的棋盘旁边,悬挂着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那句“闲敲棋子落灯花”营造出一种淡雅闲适的意境,有的幼儿在经过时,还会去摆一摆那些黑白棋子。
  尧字壁 临汾尧庙有个尧字壁廊,共镌刻一千个“尧”字。从殷商甲骨文至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尧”字的书体笔势已经千姿百态。我园的墙壁上也悬挂着一组由书法作品组成的“尧”字。这二十多个“尧”,笔酣墨饱,有的出自历代书法家的碑帖,有的是现代书法家的佳作。一个小小的“尧”字,融合着根祖文化与书法艺术,让师幼体会着汉字的源远流长和书法的精妙绝伦。
  十二生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让幼
  儿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园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一一对应:用龙代表“爱国”,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用虎代表“法治”,取其威严之意。勤恳的牛代表“敬业”,司晨的鸡象征“公正”,忠实的狗寓意“诚信”……传统的十二生肖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幼儿也感到十分生动有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就这样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我园的主题环境创设历时两年之久,注重用丰富的材料和鲜活的表现形式打造每一个细节,呈现出一场颇具匠人精神的视觉盛宴。教师们也在环创过程中对晋尧文化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了一个追寻历史足迹和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家乡悠久的文化成为流淌在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基因文化。

三、创享:在体验式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幼儿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直接感知获得丰富的、积极的体验。为引导和激发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充分挖掘家乡文化中的特有素材后,我园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益尝试。
  绘本《汉字是画出来的》让正在思考怎样激发幼儿识字兴趣的大班教师眼前一亮。大一班的菲菲老师是省级课题“利用绘本游戏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组的成员,在和幼儿共读绘本《汉字是画出来的》之后,她设计组织了“同写一个‘尧’”主题活动,和幼儿一起探寻“尧”字的前世今生。在充分感受和品味“尧”后,幼儿发挥想象,落笔成画,这些稚嫩却大胆表现出的“尧”字作品也展示在了我园的“尧”字壁上。
  幼儿对操作类活动有着天然的兴趣,大二班的幼儿跟着文文老师一起体验制作木版年画。在“我是平阳小工匠”主题活动中,他们在经过细细涂、慢慢刷、稳稳放、轻轻揭的过程后,一条生肖龙跃然纸上。在分组尝试制作时,有两个幼儿抢着要拓印,教师没有插手,让他们自己商量,最后幼儿用猜拳的办法自己化解了矛盾。文文老师说:“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教给幼儿某一种技能,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渐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的大国工匠也许正从这里起步。”
  2020年9月,传统民间锣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代表性传承人张勇老师亲临我园,与师幼互动。威风锣鼓是流行于山西省晋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打击乐艺术形式,起源于尧舜时期,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张勇老师有着浓浓的锣鼓情怀,他击鼓技艺出众,教鼓技能非凡,制鼓技术高超。鼓点中展现出一种粗犷豪放的民族精神,幼儿被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近距离地感受着鼓韵的悠长和飞扬。
  除此之外,我园还有腰鼓表演、绳编、制作花馍、唱家乡民谣等活动,师幼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体验者和传播者。

四、回归:唯有融入生活,传统文化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不仅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天然土壤,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临汾市尧都区“‘家园共育好儿童’幼儿家庭行动计划”活动的首批实践基地,我园一直注重借助家园共建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生活化、情境化、长效化。
  在幼儿园的发动和引领下,家长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支持者。如,教师引导家长在带着孩子游览名胜古迹时,可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欣赏古代建筑,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赏析附近的春联、婚联、寿联等,感受博大精深的“对联文化”;鼓励家长陪伴幼儿一起度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一个传统节日。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幼儿通过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形成认知,从而建构起最初的文化品格和情感取向。
  在我园丰富的文化长廊里,展示着浮山剪纸、布贴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画框是用家长从家中拿来的衬衫盒、月饼盒等做成的;在“种子王国”里也有家长送来的莲子、茴香、花椒籽等,在“中华茶饮”里还有家长提供的蒲公英、薄荷、白蒿等。幼儿和家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对园所多了一种特殊的爱和亲切之感。
  在我园的课程理念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点从未改变。这是贯彻落实《指南》中“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目标要求,也是二幼精神文化建设所遵循的基础,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十分契合。今后,我們将继续深耕细作,在发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大命题”下,倾心、倾力、倾情地做出更多的“小文章”,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并在创新和发展中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且典范的语言也有利于学生积淀更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史记〉选读》的学习中,笔者尝试运用“历史人物比较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从历史发展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新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要求教师站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审视经典文言文《史记》。  任何时代,教育的宗旨都是促进人的现实发展。在经典文言文的学
期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各个版本的小学品德教材中,关于健康生活素养的主题内容占了较大的比重。教材不仅向我们传递了健康生活的正向价值,更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构建,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选择力和行动力,从而形成完整且积极向上的生活素养。品德课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  一、整合教材资源,树立健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从教学本身来讲,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学习问题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的现实
期刊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加强其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新型良好道德素养已成为首要任务。因为高中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课堂成为实现其价值的载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  1.准确理解新价值观的凝练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它不仅是精神文明的着力点,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度
期刊
核心素养一般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其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小学英语学科不只是语言信息承载与文化交流的工具,也应该是塑造、培养学生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的平台。基于此,小学英语教育应从对学科特点及功能的关注,转向对学习者的关注,最终走向“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
期刊
每位教师都知道语文教学要关注阅读与写作,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然而,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写作缺乏新意一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桎梏,也是教师的“心病”。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阅读,读出其中的精妙,还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阅读中的发现和生活中的积累。这就是升华阅读,它是提高自身认知素养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升华阅读能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活力。  一、选读摘录,理出妙言  要想吟诗,首先要会读
期刊
文,从玄从爻,人之道也。人惟有通过建立在精神属性上的教化之道,才能从动物的生蛮状态渐入人的德性与理性状态,亦即惟有经过文明的熏陶与洗礼,人才能超越本能,改变生命存在的方式,成为真正的人。  种族是生物性的,民族是文化性的。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和灵魂,德性、虔信和智慧的种子就在此之中。基因在外界适宜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表达,灵魂在他者的唤醒下才能更好地舒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充满了智慧与
期刊
2017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定为“游戏点亮快乐童年”,旨在广泛宣传游戏对幼儿童年生活的重要价值,呼吁各幼儿园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玩具和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为此,我园以传统游戏为抓手,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竭力扭转当下存在的重知识轻游戏、用电子游戏替代玩教具等现象。  这样的尝试持续了一段时间,期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了大量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幼儿的学习品质主要指幼儿对待周围事物、活动的态度、行为习惯、学习方法以及相关的基本行为和心理素质,这种品质婴幼儿期已经出现,对幼儿
期刊
传承传统文化,浸润文化经典,作为幼教人,使命担当,任重道远。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分支——传统节日教育,幼儿园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传统节日的意趣,进而亲近、认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呢?这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一、活动源起  区域活动时间,昊昊正在做手工,小冉跑过来问:“咦,你是在做粽子吗?”“是啊,我做的是红枣粽哦。”昊昊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妈妈也会包很多粽子。”“嗯,我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