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登山队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没有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并实践着自己的理想的小团队?有的,自然之友登山队即是之一。大家通过徒步行走,爱上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爱大自然的宽阔与包容,爱上走在原野中的那份点点滴滴的感受。
  自2005年成立之后,自然之友登山队几乎每周都要组织一次爬山或徒步穿越的活动。每次大家都随身携带着垃圾袋,爬一座山,清一条路。这支登山队前前后后共有600多人参加,组织了大大小小200多次登山活动。除了几乎每周都有的爬山或徒步穿越的活动之外,登山队每年还组织一次为期两周的长线活动,他们两次深入内蒙的额尔古纳,一次走进贵州黔东南的深山中,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为当地的小学进行图书和体育用品捐赠活动,对当地的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长期资助。
  每当提起登山的经历,队员们总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自豪。参加登山队的人都有各自的职业,有媒体从业人员、医生、保险、人力资源、园林工作者等。队长曲志兴曾是某集团公司副总,而他的名片上却只写着“自然之友登山队队长”。每个队员都很维护这个虽然不是固定的,却非常团结、彼此信任的集体。出行虽艰苦,可是他们以苦为乐。
  这个登山队有一个特别有意思之处,非常聚拢人气。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现代社会的总趋势是单身人数增加。一方面这跟社会急剧变迁、城市化、现代化、人的个性张扬、生活精致化和注重自我感觉等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人对自己、对他人都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越来越难以接受那些与自己不相符的东西,特别是在私生活领域。虽然单身往往并非被迫而是自愿的选择,但对许多单身族而言,还是希望遇到更多的机会和机遇。虽说懂得世上没有“完美”,可那些高素质的未婚男女,还是不愿意将就凑合,宁缺毋滥。可是令我大为吃惊的是,在登山队这么一个小小集体中,竟然有四对相恋,两对成婚,其中一对已经抱上了胖娃娃。还有三对,是因为参加这个集体而被月老手牵红线,体验了一把如痴如醉的爱情生活。带着好奇,我走近了这些幸福的彼此相爱之人,让我把他们中的一些故事讲给你听。
  
  豆豆与刘凯
  
  在我第一次参加登山时,就结识了豆豆。这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圆圆脸,热情开朗的姑娘。她告诉我,她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坦率地说,她不是那种漂亮绝顶,让人一步三回头的姑娘。但是她是一个热情的人。虽说与豆豆萍水相逢,可我能感觉得到,她那种总在每时每刻地给予你关心与鼓励。她会去主动帮助别人,把集体看得很重。这么不计较,这么热心肠的姑娘,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我从心里情不自禁地认定这是一个好姑娘!我想谁要是娶了她,应该是很有福的,我甚至还想去帮她说媒拉纤。
  没到一年,豆豆就告诉我,她有了男朋友了,就是在登山队里结识的,叫刘凯。刘凯2005年就参加了登山队。他们告诉我,他俩是2006年3月一起登红螺山时熟识起来的。可我想一定是从他们认识起,就彼此欣赏了,然后成了好朋友。他们告诉了我一个秘密,豆豆原来是看上登山队的另一个小伙子,很有一点单相思的味道。她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刘凯,刘凯很是为他们找机会牵线搭桥,但是未成正果,这才有了他们走到一起的后话。你知道刘凯比豆豆还要小上三岁,刘凯的个头也不太高,应该和豆豆一样吧,虽然远看着未必有豆豆高。是登山队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看到对方金子般的内心。刘凯告诉我,豆豆心善、实在。豆豆总说:不能让一个爬山的人掉队,无论他身体好不好,来的时候有没有准备,爬一次山不容易,得帮助每个人都到达目的地。是的,这不单是豆豆的想法、做法,这也是你去登山,就能体会得到的氛围。对这一点我印象太深了,我就是在豆豆和大家的帮助、鼓励下完成清理香山的登山活动的。
  豆豆告诉我,刘凯在活动中特别懂得照顾别人。她觉得刘凯是个任劳任怨的人,眼里有别人。登山队不活动的时候,他们也会像朋友一样相处,一起逛街,一起逛书店,有许多谈不完的话。他们认识一年半之后便确定关系了,她常常觉得她和刘凯之间有一种亲情,这让她珍惜。他们终于在2007年8月8日走到了一起,现在他们的爱情结晶已经呱呱坠地。过不了几年,这个家庭再加盟登山队或许就会由两人变成三个。祝宝宝健康成长!
  
  拒绝采访的一对
  
  这一对是登山队中的铁杆队员,他们不让我说出名字,这里权且叫他们W和Z吧。他们终于走到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曲队应该算是月老吧。
  也是那次参加登山队的活动,我好不容易气喘吁吁地登上山顶,坐进一间村民开的小饭铺,准备和大家一道尝一尝山顶上的热面条。这时只听一声:“来,吃西瓜啦!”一个硕大、滚圆的西瓜,被那个在登山过程中不多言语的三十多岁的小伙子从包里掏出。一位圆圆脸,个子不高,非常开朗,笑容满面的女士拿起刀迅速切开西瓜,坐得满满的小饭铺的一行二三十人,人人有份。这是8月天呐,爬了半天的山,正是又累又渴又饿之时,一块清凉解渴的西瓜入肚,能不舒坦吗?然而这个拎瓜的人呢?背一个大西瓜,如此负重的爬半天山,好玩吗?虽说西瓜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可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几个肯为一群与自己关系并不那么密切的人来吃这份苦呢。
  边吃着瓜,我才边了解到,切瓜的是他太太。他俩也结缘于登山队。Z是一个十分干练的女性,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参加登山队时,她已经是一个人们戏言的“剩女”了。三十多岁,性格活泼开朗的Z,给曲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作为兄长,他很体贴每一位队员。不必Z多言,曲队自是善解人意。他暗自打量W,他是一名理科的硕士生,不善言语,与Z在性格上很为互补。依他的内向,要他主动发起爱情攻势,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但这是两个追求不俗的好人。曲队决定,这层窗户纸由他来捅。
  一次登山队的活动中,曲队找机会悄悄问W,对Z的印象何如?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曲队就告诉了Z。两颗因为自尊而不肯轻易敞开心扉的寂寞了三十多年的心,彼此靠拢了,成了两朵迟开的玫瑰。他们是登山队最早相恋并结合的一对。
  
  青春绽放在山岗
  
  小梁和小黄是一对那么可爱的情侣,他们相依、相恋、相爱在登山队。为了每周能见上一面,他们要在路上花五六个小时,有时小梁会因为约会耽误了返校的班车而去住廉价的旅馆。爱让他们什么都愿意!记得那次见到小黄,她的脚是一瘸一拐。我问她是怎么了,她笑着告诉我,她穿了一双小梁认为漂亮的头天新买的高跟鞋去面试,没想到时间竟如此之长,脚甚至打泡了。可她依旧满含深情地注视着小梁,不带一丝抱怨。女为悦己者容吧!当然把小梁心疼坏了。
  第一次参加登山队的活动是小黄上研一的时候。小黄坦率地告诉我,她本来就幻想能不能在登山活动中交上一个白马王子,她还真的做到了。她告诉我是她主动追小梁的,当她发现有点希望的时候,她高兴坏了!而小梁告诉我就是那次登山,他喜欢上小黄了。我想应该说是彼此相见恨晚吧,当然那时的小黄只有23岁,而小梁也才只有24岁,正是青春好年华。那是2007年10月去登百花山,前后共去了三天。本来小梁只用了35分钟就到达白草畔峰顶了,而有两个登山队员在后面走错了路,他又折回去接他们登顶。返回途中他和其中的一个人又一次走错了路,但终于还是用了1小时20分完成冲顶往返。这些皆被小黄看在眼里,他的友善在小黄眼里更化成了英气、帅气,让她萌生暗恋。最打动她的是有个女孩子把脚崴了,是他把她背上去的,而他与她并没有多少深交。这一切让小黄很为感动,当她弄不清时甚至还有一点妒忌那个女孩,而当她知道是自己猜忌,就马上变成接近小梁的冲动。在穿越完百花山后小梁毅然决定继续步行回黄安坨的营地时,他惊诧地发现一同步行的居然有多半是MM!小黄的脚在登临百花山的时候就已经磨破了皮,当时他还曾为她包扎,但是现在看到她居然走着回去,顿时觉得她真的那么坚强!小梁一直觉得徒步穿越,不仅仅是一种户外运动,还是一份生命体验,有可能做一种人与人彼此之间灵魂深处的交流。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在登山过程中融入大自然有可能获得灵魂的升华,体验一种短暂的幸福感。这是他希望得到的。他看重的是登山过程中那种在生命历尽磨难时刻还会信任别人的独到的特点,而他收获的是在平时的日子里也能彼此信任的珍贵的爱情。
  回来以后他们彼此发短信,一来二去的两人就好上了。用他们的话说:好想牵手,终于得逞了。小梁告诉我,婚姻如果没有真正的爱情来维系怎能持久?!如果两个人没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深厚的感情基础,那么这场婚姻必定是以悲剧结尾。爱情不是一场游戏,婚姻更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恋爱的延续。其实,曾经一起笑过的人很容易忘记,但是一起走过,一起努力过,一起哭过的人却可以铭记一生。也许是他们还没有成婚,所以才这样认定,反正他们不赞成把婚姻说是一座围城。他们坚信好的婚姻实际上是两个相爱的人最终共同生活,共同分担生活道路上的艰难困苦,时时刻刻分享美好,分享心情,共同创造彼此美丽的未来。那么完全物质化的婚姻除了俗不可耐的铜臭之外根本看不到爱情结出的果实。说白了,那是婚姻双方灵魂空虚的表现。这是他俩的理想,他们正在为此奋斗。祝福他们!
  登山队里生命的故事还在不断地演绎着,户外活动给了年轻人一个互相了解的平台,老大哥老大姐们这样告诉小弟小妹们,喜欢她(他)就去接近她(他),好男孩好女孩不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晚了就被别人抢走了哟。期待他们走出更多彩的明天!在这里用他们自己的话为他们的生活做个注释:我们为什么要走?因为路在那里,因为我们走过的地方就成为了路。肩上的背包并不轻,用双脚前行也不会比坐车舒服,我们不是自虐狂,走是一种生活态度,像一首英文歌说的,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于我而言,只有站起来,一直向前走。草原很美,坐车看草原,就像一部风光片,而我们,却有幸把这部电影的胶片拿出来一张一张细细地欣赏。
  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伙伴或者终身伴侣,日久见人心,也许你需要几年的时间才知道谁是你真正的朋友或伴侣。但在路上,几天的时间就能让你很好地做出判断。当彼此都很疲惫时伸过来的手,请你一定要抓住,这是你可以紧紧握住一辈子的手;当你们口渴难耐却分给你他最后一口水的时候,请用你一辈子的眼泪去偿还;当你迈不出脚步走不动路的时候,接过你肩上的背包压在自己肩头的那个人,可以永远地倚靠在他的肩上。我们走的路不算太长,但已经足够分辨谁是我们一生的朋友。
其他文献
自然之友上海小组之所以要申请环境信息公开,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在2008年5月1日实施了,公民有义务有责任配合实施该法规,依法向政府部门申请公开环境信息。我们认为环境信息公开不能解决任何环境问题,但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充分的信息公开。  做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可资借鉴的策略,也不知道我们这样做,政府部门对此会有什么反应。为了不使政府部门对自然之友有什
期刊
去年12月初开始尹伊在天涯环保先锋版发帖子,说在松江新城有怪味道,连续地发,每次都记录很详细,我想不太可能是捏造的吧,如果真是捏造,那可就太别有用心了。后来看到松江区环保局在东方网上的回复,证明确实是金宝山和金藤山发出的臭味,学到一个化学名词:DOP,感谢这两家公司让我增长了化学知识。  可是似乎环保局很无奈,多次行政处罚,就是无奈其何。去年总算说要停产了,突如其来一场金融危机,过了时限还没关,更
期刊
2009年4月2日,终于在《青年报》《松江报》的网站上看到了排污企业上海金宝山塑胶有限公司12条生产线全部停产的消息。这距我第一次在网上发帖已经过去了四个月,应该说政府初步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这时,自然之友上海小组的顾训中老师和易晓武建议我把这件事情整理一下做个回顾。也是,排放减少了,愤怒减少了,留在我记忆里的东西是不是也会越来越少?而这些故事,是应该被记住的。  搬到松江是2008年的6月底,
期刊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两年内投资四万亿扩大内需的政策,重点用于十大行业,其中包括沼气工程,仅农业部2008年底就将投入30亿用于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并要求在一个季度内花完,使沼气工程建设速度剧增(较以前至少十倍以上),沼气工程建设进入了“大跃进”时代。  建设沼气工程是解决环境、能源、食品安全和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毫无疑问,加速沼气工程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明智之举。如何避免蜂拥而上(如虚报规模)、
期刊
一朋友就读的是环境管理专业,去年他们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应环保局邀请对所在的城市进行了部分污染调查,认真诚实地进行了数据统计。没想到的是,前些天,这份调查数据从省环保局退了回来,名曰数据过大(污染过于严重),要求对数据进行修改。  这真是一件讽刺的事情。污染调查本来就是要清楚地知道污染的真实情况;拥有真实的数据既有利于政府对症下药,也是一种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告诉公众真实的数据,能够让公众认识到环境污
期刊
经济模式中潜伏着危机    目前全球都在谈论不断深化的金融危机,媒体在持续不断地报道、关注,各国政府采取各种各样的救市方法,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其中,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对于危机的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实,除了金融危机以外,我们还面临很多其他的危机。2008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曾经有过全球粮食危机,在粮食危机之前,有国际能源危机,以及人类一直面临的环境危机等等。这些危机都还存在,可能现在人们过分关注金
期刊
绿色消费是一种反“消费主义”的理性力量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消费的现状,以及绿色消费意味着什么。  早在二十年前,当今美国学者艾伦·杜宁就在《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里写到:消费作为影响可持续发展三大因素之一(其他两者为人口增长、技术变化),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他指出,在工业化的土地上,消费已渗透到社会价值之中,甚至,“消费者”和“人”这个词变成了同义词。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为
期刊
4月份,我参加了由社科院和四川5·12民间救助中心主办的、有关日本与台湾在灾后重建资金运作方面的经验讲演会。会上有来自日本阪神淡路复兴基金研究与参与灾后住宅重建工作的林敏彦、垂水英司两位专家,还有来自台湾9·21赈灾重建基金会的执行长谢志诚老师,还有一位是得到9·21赈灾基金会资助的社区发展组织“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的负责人颜新珠老师。四位老师的精彩讲演与述说,让我了解到了日本阪神大地震走过十四年来
期刊
文/露丝·甘伯格(加拿大大学退休教师)  译/ 王宾、刘露、朱心云     各年龄段的儿童都应当学会欣赏和尊重自然界。许多时候,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认为自己与自然界是分离的。他们所使用的大多数物品——衣服、食品、玩具——是从商店里来的。孩子们意识不到这些东西都是制造出来的。像许多居住在城市里的成年人一样,儿童与地球的关系疏远了。  学校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自然,培养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然,并
期刊
在距离天安门不过50公里的夏垫村沦为“癌症村”以来,村里一些富裕的村民搬去了镇子或更靠近北京的燕郊,“走不了的人,只能在这里等死”。村庄里弥漫着一种自弃的气息,卫生巾、塑料袋丢得到处都是,狗、猫、牛等活物一趴就半天不动,了无生气。  从繁华的首都乘车一小时来到村里,似乎走入一个遗失世界,只有污水汩汩流淌。从距冯军家30米的金铭公司酸洗车间流出,通过地下管道流淌约500米,进入流经夏垫村的鲍邱河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