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助推云南经济攀升

来源 :风光·时代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i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初春,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邓廷铎行长回望过去,他看到的是在严峻复杂环境中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力图创新谋求发展的一年;展望未来,他信心百倍地谋划着更大的发展。
  
  全力助推云南发展
  
  2009年10月19日,云南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合作协议。这是国开行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首个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合作协议,这也将成为国开行与政府合作的又一个高潮。
  自2003年开始,国开行便和云南省政府开展了省级开发性金融合作,2006年又开展了第二轮金融合作。截止2009年底,国开行向云南省累计发放贷款已超过2480亿元,成为助推云南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而2009年这项新的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合作协议的签订则意味着2012年之前,国开行将再次为云南省产业发展提供200亿元以上的中长期专项贷款。这些行业包括生物制药及生物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和基地建设、节能环保产业、轻纺工业、有色金属加工、精细磷化工和新材料、装备制造和光电子产业,以及省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产业。正如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在关于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合作协议批示中肯定的那样,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是我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结构调整的新举措,也是国家开发银行服务地方经济的新举措。
  国家开发银行的使命就是要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致力于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和规划先行,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它注定就是要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的。
  云南尚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多个方面还很薄弱,更需要不断加大投入。2009年,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围绕省政府确定的两个20项重要工作和“三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巩固发展传统“两基一支”领域,累计发放表内人民币贷款324.85亿元,大力支持了公路、昆明新机场、昆明轻轨、滇池治理、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及项目覆盖面均创历年之最。截止2009年12月末,国开行云南省分行人民币非个人中长期贷款市场占比18.28%、基建贷款市场占比29.16%,均列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这正是邓廷铎行长所引以为傲的。
  2009年,国开行全面加大对云南省公路项目的支持力度,继续围绕干线公路建设需要,提供27.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保腾、永武等国道干线公路建设,对大丽高速公路评审承诺48亿元;按照云南省公路建设新的要求,全力支持全省二级路建设,国开行云南省分行果断决策、加班加点,在10天内快速完成全省33条二级路评审承诺,首家与省交通厅签订了总贷款合作协议,已向9条公路发放贷款14.29亿元;快速完成了云南省二级公路路网改造建设二期项目19条二级路50亿元的授信,与省交通厅、丽江市、迪庆州签订三条二级公路共计50亿元的贷款合同,实现贷款发放3.9亿元;对“十一五”农村公路项目新增短期贷款发放10亿元。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作为新机场项目银团牵头行,成功组建了总额达76亿元、涉及12家银行的云南省首个正式实施的大型项目银团贷款。当年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对新机场项目发放贷款32亿元;其中发放搭桥贷款25亿元,积极支持了新机场的顺利建设。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与昆明市委市政府在京正式签订了《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合作协议》,牵头组建银团贷款。发放了26亿元的搭桥贷款,帮助地方政府解决项目配套资本金问题。并为轻轨建设配套——盾构机采购项目提供贷款4800万元。
  云南的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也得到国开行云南省分行积极支持,其中围绕滇池治理资金需要,2009年发放34亿元,支持了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海河截污及水环境治理、环湖东路、环湖南路等重大项目,信贷支持力度空前。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还侧重于对电力重点项目的支持,实现电力项目贷款发放75亿元。同时,成功实现了阿海和功果桥电站的项目开发,凸显出开行支持开发电力市场的优势。此外,围绕云南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全年累计发放产业类项目贷款16.67亿元,用于支持了化工、建材、广电、农业产业化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
  
  关注民生服务基层
  
  除了支持重大工程项目之外,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城镇化、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等瓶颈领域的发展等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方面在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谐上体现出日益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开行就更加重视在基层实现金融新突破。
  据邓廷铎行长介绍,2009年,国开行云南省分行的基层金融呈现出特色鲜明、涉及面广、全面进步的特点,体现在一些具体数据上:发放新农村及县域贷款54.22亿元;中小企业贷款14.74亿元;生源地助学贷款1.79亿元;低收入住房贷款7.42亿元;台资贷款3250万元;环保及节能减排贷款73.7亿元。
  围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开行云南分行开展集合创新,克服机构网点人员少的困难,探索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近15亿元。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与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富滇银行、农信社等同业合作的新机制,与富滇银行签订《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合作协议》,推进中小项目银团合作;广泛开展与省外在滇商会企业合作,围绕大客户努力开发上下游中小企业,全面满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搭建起昆明地区中小企业政府合作的新平台;继续扩大担保机构“抱团增信”平台,参加担保机构由初期的9家增加到16家,成功实施了由8家担保机构共同担保的首笔3000万元贷款。
  按照早安排、早动手的要求,作为云南省惟一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银行,全面启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通过统筹协调、周密安排,克服复杂琐碎、工作量庞大的困难,全年实现贷款发放1.79亿元,资助学生3.34万人,占地方录取人数的比例达25%,覆盖全省129个县市。
  结合藏区所需开发项目,与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香格里拉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项目1.5亿元中长期借款合同;在省台办的积极帮助下,成功发放3250万元人民币贷款支持联兴热带作物开发、永利发公司和芊卉花卉项目;发放低收入住房贷款7.42亿元人民币,支持农民住房搬迁及北市区经济适用房建设;全年累计发放贷款74亿元人民币支持清洁能源、城乡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企业节能降耗等项目,促进七彩云南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楚雄州“7.9”地震,启动应急预案,发放应急贷款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安置灾民和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地方政府抗震救灾;2009年7月,与个旧、东川等资源枯竭城市签订合作备忘录。目前,已经搭建起个旧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此外,国开行云南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兴边富民对口帮扶的责任,同年7月全省兴边富民工程工作会议上,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走出国门开辟业务
  
  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业务,这同样是国开行的重要使命。国开行云南省分行立足云南,顺应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要求,坚定不移的“走出去”,开辟国开行国际业务的新局面。
  2009年,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在这一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邓廷铎行长认为,从项目开发、评审承诺、合同签订等各个方面来看,成绩都是显著的,可以说开创了国际合作工作的新局面。
  国开行总行行长蒋超良随国家领导人出访,与缅方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涉及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合作。这些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云南省分行已成功将开发性金融理论指导下的市场化融资理念引入与缅方的业务合作中,为2010年乃至今后分行外汇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总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分行的积极推动下,2009年10月22日,云南省“走出去”业务平台——云南海外投资公司挂牌成立,开行与云南省政府签订了《海外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开行与省级政府签订的首个海外投资专项协议。同时,分行与省海外投资公司签订《财务发展顾问合同》,建立起了较为稳固、良好的合作关系。分行还积极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2010年1月7日,在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期间,总行与老挝开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备忘录。
  2009年4月,开行云南分行支持的中国在缅投资最大水电BOT项目——瑞丽江一级水电站项目最后一台机组建成投产。该电站85%电量由南方电网全部输送回国内参与云南省“西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为我国节约110万吨标准煤。
  
  金融创新永不停步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所以,国开行积极致力于金融创新,努力为云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09年以来,国开行云南省分行积极探索金融业务多元化,实施金融创新与合作,增强金融服务的功能和水平,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初步形成了“投贷债租信”综合发展的局面。
   2009年5月22日,国开行云南省分行联合国银租赁开展“昆石高速”融资租赁业务,与省公路公司签署《昆明至石林高速公路融资租赁协议》,开创了云南省银行和租赁公司合作的先河,实现了云南省首笔公路项目的融资租赁业务。此项业务盘活了公路存量资产,开辟了解决项目资本金新的渠道,得到了省政府及总行领导的肯定,实现客户和开行的合作共赢。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还抓住流动性充裕的有利时机,开展跨区域金融合作,实现表内外业务同步增长。2009年引入省外资金113亿元,增加云南的资金供应总量。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拓展了债券承销业务、信托债权资产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保险代理业务、履约保函业务等多个金融新产品,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在邓廷铎行长看来,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竞争力,国开行云南省分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10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国开行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抓住机遇,谋求发展成为2010年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工作的主题。
  展望2010年,国开行云南省分行行长邓廷铎充满信心地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和总行年度工作会议为分行今年的工作提出了目标任务,我们将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秉承服务、竞争、务实、创新的理念,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大力推进综合营销,‘投贷债租信’全面发展,增强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立足‘两基一支’,保持在基础建设和非个人中长期信贷领域的主力银行地位;乘势而上,提早谋划,加大发展国际业务、民生金融,做强‘一体两翼’融资服务;大力拓展产业贷款和生物医药等新领域业务,更好地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编辑:刘俊
其他文献
随着“股指期货”等新产品的推出,日趋活跃的期货——必将吸引更多中国百姓的关注和参与。    从20世纪90年代初粲然面世到如今,中国期货市场已逐步走入平稳发展阶段。即便在金融危机阴影尚存的2009年,期货交易并未因此萧条,成绩非常显著,交易额突破百万亿元,另外分类监管正式实施、大宗商品伴随宏观经济回暖、股指期货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制造的惊喜让投资者不断增强信心。   2009年,股市探底回升,但成
期刊
央视在会泽掀起的《寻宝》热潮,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民间收藏的热衷。    CCTV二套的寻宝栏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逐步升温,该档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注目的眼光。与此同时,许多民间藏友通过节目走进大众视野。像会泽的苏一这样能参加节目录制,展示自己藏品,并一举成名的民间藏友也不在少数。    鉴真铜坐像夺魁“会泽民间国宝”    苏一是云南省会泽县一个普通的八零后,2
期刊
保险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保险的规范服务与创新服务成了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09年,云南的保险业成绩显著,产险费率水平较去年上升0.32个千分点,同比增长22.2%。但是,在卓越成绩的背后,依然暴露出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携程“假保单门”事件及其他假保单事件严重影响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  “保险业只有注重行业规范,不断开拓创新,我们才能得以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安邦财产保险公司云
期刊
大道之行,其心必虚。虚心之旅,其乐必真。    1980年代,受到闽南“出洋谋生才是男儿正途”观念的影响,庄哲猛踏上了赴菲律宾谋生的道路。在菲律宾期间,他主要从事的是贸易,如代理电器产品、饮料、汽车、服装等,在这怀揣无限梦想与激情的时刻,庄哲猛结识了房地产大鳄黄如论,也许是因为一些言语而引起共鸣,因为一种感觉而动人心弦,因为一次志同道合而难以忘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好友。    倾情打造世纪大
期刊
2009年云南银行业存款破万亿和贷款破8000亿的“双破”,引领云南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0年,云南银行业再度瞄准了新的跨越。    “2009年,云南与全国一道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全省经济、金融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010年,云南遭受了6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这一时刻更突显出全省金融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任务的重大性、使命的光荣性。”云南银监
期刊
当车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生活的必需品时,汽车交易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开始日益火爆的二手车交易。  2010年1月1日,世博虹桥车城人头攒动。“2010中国·昆明首届二手车博览会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二手车也尊贵”“二手车就是高性价比”等旗帜鲜明的标语高高悬挂,装点出一派喜庆氛围。这里的二手车品牌云集,其中不乏奔驰、宝马等名车的身影。  “与其花大价钱买一辆短期内就迅速贬值的新车,不
期刊
藏品的价位永远是个谜。颜荣清说:“认识有多高,价位就有多高。”    昆明市岔街花鸟市场二楼云南省文物总店,颜荣清的店就设在这里。这家不大的店面,却拥有着丰富的藏品,大到半人高的大案,小到一颗琉璃珠,琳琅满目,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  在满屋古物藏品的包围中,颜荣清淡定从容,怡然自得。2009年收藏品拍卖场上的辉煌已经验证了他的判断,他始终看好的字画、瓷器和明清家具等传统收藏品身价均有了不同程
期刊
中国的宝物,有很多藏于“潘家”。这就是收藏的机缘。    “北有潘家园,南有潘家湾”,说的是在北京有著名收藏市场“潘家园”,在云南则有云南古玩市场“潘家湾”,一北一南,两潘齐名,成就中国收藏市场的一番美谈。  偏居祖国西南一隅的昆明,缘何能拥有与北京潘家园齐名的收藏宝地潘家湾?    云南潘家湾不是浪得虚名    潘家湾与潘家园同姓潘家,这种名称上的渊源,可谓占得了某种天做之合的天时。  天时不如
期刊
从低碳经济作为一种调适天人关系的经济行为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已然是各级政府、全社会的一种行动,而不再仅仅是认识。    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在2010年云南省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低消耗、高效益、少污染产业,倡导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七彩云南’在新的时代更加亮丽夺目。”   将发展绿色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