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梁裂缝控制验算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新颁布的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梁裂缝验算与旧版规范GB50010-2002的异同,分析了与最大裂缝宽度相关的主要因素,对常见裂缝验算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普通钢筋混凝土 梁裂缝控制设计
  一. 概述
  设计实践中,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裂缝控制验算(以下简称梁裂缝验算),一直令结构设计人员比较困惑,采用一体化结构软件设计时,很多梁按照裂缝控制计算的配筋比按照承载力计算的配筋结果大,尤其采用高强度钢筋时,就更加明显。在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最大裂缝宽度验算公式进行了修订,在相同条件下较旧版规范计算值有所减小,而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应该深刻理解并正确运用梁裂缝验算公式,在计算中采用合理的设计参数和计算假定。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梁裂缝验算的主要改进
  新版规范最大裂缝宽度验算公式:ωmax=αcrΨσs(1.9Cs+0.08deq/ρte)/Es
  可以看出,公式形式与旧版规范基本一致,而主要改进之处有:
  (1) 構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取值,对普通钢筋砼受弯构件由2.1改为1.9。
  (2) 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由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σsk改为按准永久组合σs。
  现对300X600、300X700两种截面的梁分别按两个规范版本进行了验算,在其它条件一致(砼C30、钢筋HRB400、保护层厚度25mm、等弯矩时实配钢筋相同)的情况下,得到弯矩设计值与裂缝宽度关系的曲线如图示。可以看出,按新版规范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有所减小。
  
  
  新版规范与旧版规范相比较,裂缝控制验算公式调整虽然不大,但有所改进,对解决工程设计中的相关困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 与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相关的主要因素
  影响梁受弯裂缝的因素很复杂,按照新版规范,与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相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截面尺寸。通过M-Wmax拟合曲线分析(略),截面宽度或高度越大,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越大。
  2、 钢筋直径。在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实配钢筋直径越小,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越小。以梁b*h=300X600为例(砼C30,钢筋HRB400,M=335KN.m),当实配钢筋分别为4Ф25和5Ф22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分别为0.314mm和0.303mm。
  3、 配筋率。通过M-Wmax拟合曲线可以看出,梁配筋率较小和较大时最大裂缝宽度较小,在某一适中配筋率时达到最大。
  4、 受拉翼缘。当存在受拉翼缘时,由于截面尺寸效应,最大裂缝宽度比不考虑受拉翼缘时要大,但是一般受拉翼缘都配有钢筋,不考虑此钢筋的作用也是不合理的,但如何考虑是需要研究的课题,以梁b*h=300X600、受拉翼缘bf*hf=2000X100为例(砼C30,钢筋HRB400,M=335KN.m,承载力计算配筋1945mm2,实配4Ф25,受拉翼缘内配筋Ф8@200),分几种模式计算比较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如何考虑翼缘及其钢筋的作用对裂缝宽度计算值有较大影响。
  5、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仍然以上面梁为例,保护层厚度分别为25mm、30mm时,Wmax分别为0.314mm、0.340mm。
  四.梁裂缝控制验算存在的问题
  梁裂缝控制的规定已沿用较长时间,基本被工程研究界认同,虽然不断改进,仍然存在一些疑点。目前,工程界大力推广高强度钢筋,但是以裂缝要求最低的一类环境为例,采用目前主流的400MPa级钢筋,从以上算例可以看出,实际工程中有较多情况需要增加配筋量来满足最大裂缝宽度0.3mm的要求,而且越是经济配筋率时,裂缝宽度越大。由于裂缝宽度计算值与钢筋强度无关,那么对500MPa级的钢筋,如果需要裂缝控制,就难以推广,如果使用了,不但没有降低钢材消耗,业主也白白增加投资。
  影响梁受力裂缝的因素中,除规范公式反应出来的以上因素外,还有纵筋的间距、钢筋骨架的作用、受压区翼缘的作用等,新版规范对于梁类受弯构件的裂缝控制仍然偏于保守。
  五.对工程设计中裂缝控制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设计中裂缝控制验算的重点部位。
  (1)对裂缝要求严格的部位。主要指环境类别为二、三类的梁,当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0.2mm时,一般均需要加大配筋,降低钢筋应力,以来满足裂缝控制要求。
  (2)采用高强钢筋的梁。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受钢筋应力的影响,而与钢筋的强度无关,当采用高强钢筋时,按承载力计算的钢筋应力较高,裂缝宽度计算值也较大。当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0.3mm,采用HRB335钢筋,按照承载力配筋一般均能满足裂缝控制要求,采用HRB400钢筋及更高强度的钢筋则需要验算,而当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0.4mm,采用HRB400钢筋,按照承载力配筋一般也能满足裂缝控制要求。
  (3)钢筋的砼保护层较大的部位。当由于环境类别或其它构造原因,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大(一般指大于25mm)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增加明显。
  (4)截面较大的梁。截面宽度大于350或高度大于600可界定为大截面梁。
  2、在实际设计中,支座最大裂缝宽度验算可以考虑受拉区楼板(受拉翼缘)的有利作用,建议考虑楼板钢筋对钢筋等效直径影响,不考虑楼板钢筋的面积。
  3、为了考虑梁纵横向钢筋(特别是负筋)的交叉,一个方向钢筋保护层加大而造成有效截面减小,采用软件计算时,往往将钢筋保护层厚度输入值加大(一般定义为30~50mm),但在最大裂缝宽度验算时,应采用保护层设计值,否则会造成较大浪费。这样处理能够满足要求,一是考虑到钢筋总体上已较实际提高,二是保护层较大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予放松,三是可考虑楼板钢筋的有利作用。
  4、连续梁或框架梁支座截面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取支座边截面的弯矩值。
  5、当采用设计软件计算,梁裂缝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应认真分析、仔细核实、查找原因,不能一概加大钢筋来解决。
  6、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当由于裂缝控制而加大框架梁负筋时,应验算、调整相应框架柱的配筋,避免造成强梁弱柱,并验算、调整梁箍筋,避免造成强弯弱剪。
  7、工程实际来看,按照承载力配筋、正常施工正常使用的梁,笔者未遇到由于受弯产生的危害裂缝,而由于配筋构造不合理、砼配比不当、养护不科学、结构超长、环境恶劣等引起的砼自收缩及温度应力裂缝,却非常普遍,而且裂缝宽度往往较大,影响正常使用及结构耐久性,相比之下更应该引起重视。
  六.结束语
  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控制验算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主要内容之一,按旧版规范设计偏于保守,新版规范有所改进。设计人员应深刻理解与受力裂缝相关的因素,正确选择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的各项参数,采用软件计算时,更应注意输入数据的合理性,杜绝只重视输出结果、不重视输入数据的现象,更要注意配筋增加反而使结构抗震能力下降的问题,使结构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加经济、合理。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主动式微波成像雷达,它的高数据率,大数据量,长时间存储对作为其重要部分的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提出了高采样速率,大容量、高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清视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给现今有限的网络带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视频编码联合小组(JCT-VC)的不断努力下,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应运而生,并于
赛博空间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事物,已然成为新世纪各个国家争相研究的核心技术,但目前相关的理论研究和作战实践经验都还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而以电磁频谱、电子系统、网络化
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这极大的改变了当今数字多媒体产业的面貌。然而人们尽情享受它们给予的便利的同时,也常常不得不忍受盗版侵权和内容恶意篡
本课题所设计的无线配电监测终端应用于10kV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或主站进行无线通信,实现配电监测功能。依照软硬件协同开发流程,首先确定了终端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功能,在完成总体设计及软硬件划分之后,进行具体的软硬件开发。终端微处理器采用ST基于ARM7TDMI的32位芯片STR710FZ2T6,其测量模块选用矩力三相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A,集成的g20和BM3-800M通信模块分别用于实
宽带雷达具有高的距离分辨率(High Range Resolution),目标被其照射时呈现多散射点模型,其回波是雷达发射信号和目标冲击响应的卷积,它在信号形式上和发射信号差别很大。和传
摘要:精细化管理和执行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实行精细化管理最终自然的会提高执行力,而执行力得到提高也会进一步促进前者的进一步的落实和管理。同时,在二者之中,提高执行力则是根本目的,而精细化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必要手段,是执行力提升的一部分外在表现。  关键词:落实精细化提高 安全 执行力  安全生产事关企业员工的生命、企业的发展,是员工的根本利益所在。如何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安全执
期刊
【摘 要】:外部环境和市场规则决定了企业的低成本战略,这一战略和管理的内涵要求项目必须做好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随着指令性计划退出、市场开放、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政策的实施,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加入世贸组织等其他因素影响,国内公路施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当前,公路建设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竞争对
期刊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由于具有强大的抗多径衰落能力和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被普遍视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信道估
摘要:地下连续薄防渗墙主要适用于堤身及基础的垂直防渗,也可用作土石坝防渗加固和坝体防渗心墙。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我国海南省水库防渗处理多采用地下连续薄防渗墙施工工艺。与以往技术设备相比较,该技术提高了造墙效率,节省了投资成本。  关键词:地下连续薄防渗墙,施工技术  一、地下连续薄防渗墙施工的工法和设备   1、钻孔灌浆成墙:  主要工作原理是钻孔灌浆搅拌成墙,此施工方法主要采用设备为:⑴、多头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