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在脑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tao_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伽玛刀是现代高科技在脑部手术应用的重要体现,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在治疗脑血管畸形(AVM)上应用较早,疗效较好,而且有其特别的优越性。本文概述了伽玛刀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伽玛刀治疗脑血管畸形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现状及最新进展。rn1 伽玛刀概况rn  早在50年代初,瑞典的Karolinska大学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概念,采用窄条辐射光束交叉集中照射颅内靶点,以求精确破坏脑内的正常或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用于治疗功能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最初的阶段主要是探索辐射源。1967年Leksell教授与多个学科的专家一起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当时只有179个钴源。由于能精确定位照射,剂量高度集中,边缘剂量锐减,一次性毁损病灶或靶点,使治疗达到如同刀割样的效果,故称伽玛刀。1972年,第二代伽玛刀问世,设备进一步完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并成功地用于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及颅内肿瘤病人。,从而使伽玛刀在世界各地得以广泛承认和临床应用。80年代后,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伽玛刀也不断改进和完善。由201个钴源组成的第三代伽玛刀产生,并由A型改进到B型、C型,剂量规划系统也由Kula系统发展到γ-Plan系统。靶点定位采用CT,MRI及DSA技术,C型伽玛刀剂量规划及伽玛刀治疗已完全程序化、自动化,并设有完整的数据库及验证系统,使治疗设计最优化、疗效最佳化。自去年底全球已有90余台伽玛刀分布各地,累计治疗不同颅内疾病病人达9万余例,病种20余种,其中近十年治疗的病例数量是前20年治疗总数的20倍。rn  伽玛刀手术过程分5个步骤:(1)安装立体定向头架;(2)用CT,MRI或DSA等进行定位;(3)剂量规划;(4)实施伽玛刀治疗;(5)术毕拆除头架。rn2 伽玛刀治疗脑血管畸形的机制[1~3]rn  利用立体定向的原理,将多个放射源集中于一点同时照射,可以使病变部位同时精确地接受大剂量的伽玛射线照射,受照射的畸形血管、血管巢的血管内皮细胞因射线作用而产生水肿、变性、坏死,使血管腔变窄,血流速度变慢,血栓形成。最终血管内皮增生,管腔机化,经几年的潜伏期而完全治愈。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rn(上课,丁老师走上讲台,师生问好)rn师:我姓丁,我的孩子一般叫我小丁老师.(再次师生问好)非常棒!丁老师来自南通通州.北京也有个通州,称北通州.我出上联:南通州
期刊
胃泌素是由胃窦G细胞合成及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胃泌素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但其促进胃癌发生的确切机制还有待研究.胃
血清胆固醇增高,对中低年龄的人来说并非好兆头,它意味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大。但对于高龄老人,特别是对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血清胆固醇过低反而是一个不好的兆头,而血清胆固醇略高却有一定益处。高龄期,胆固醇偏正常值上限者,多耐老而长寿。临床实践中,通常以总胆固醇2.86~5.98毫摩尔/升作为成人的正常值,如果总胆固醇高于5.98毫摩尔/升就属于高胆固醇血症范围。而高胆固醇血
期刊
1997年6月-1999年12月,我科应用局部注射重组人干扰素a-2a加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1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7月14日,在全国建设科技工作会议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推广应用项目的实施,并将在全国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进行太
《医学影像学杂志》1990年月10月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政协副主席、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为本刊题写刊名。是由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
期刊
学艺感言:雷婆头峰寿者忆老缶道,小技拾人者易,创造者难。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拾者至多半年,可得皮毛也。余谓画者,当出己意,不堕尘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少时承继家学
目前,蔬菜和水果种类繁多。多吃蔬菜和水果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更有益。所以,笔者建议患有高血压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要经常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但是,不是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对高血压病人有好处。那么,高血压病人应经常多吃哪些蔬菜和水果呢?日常生活的实践证明,蔬菜类应多吃些芹菜、莲藕、西红柿、海带、木耳、荸荠、莼菜、蚕豆花、海藻、海菜、香菜、萝卜等;水果类
新闻报道出新出彩,既是石油企业报增强感染力、扩大影响力的根本实现途径,也是石油新闻工作者一以贯之的使命与追求。今年年初,我刚从紧张而又繁忙的华北石油新闻中心领导岗
当老年人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L,血红蛋白低于105g/L,就可视为老年贫血。老年人贫血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可达17%~26%。老年贫血具有不同于儿童及青壮年贫血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以提高对老年贫血的认识。  1.增龄使贫血增加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贫血的发病率随之上升,这是因为随着增龄,老年人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所替代而减少。首先,随着增龄,老年人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