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倾斜试验在神经介导性晕厥患儿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NMS)是儿科门诊常见危急重症。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在儿童NMS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认为HUTT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检查手段,其阳性率受多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关于HUTT阳性率影响因素、并发症、临床预测价值等问题的认识仍存在争议。该文对HUTT在儿童NMS应用中的这几个问题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约占痴呆病例的60%~80%。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AD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PET是一种先进的临床影像检查技术,在AD的诊断和研究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笔者就近年来PET在AD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原发恶性肿瘤种类繁多,不同病种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笔者选取了临床工作中相对多见且易误诊的骨肉瘤和尤文肉瘤2个病种,分别从其临床特点及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进行诊断辨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期刊
笔者报道了一例头部胀痛伴耳鸣、双下肢无力入院的病例,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MRI、PET/CT影像诊断等方面分析了该病例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回顾了子宫内膜结核的常用影像诊断方法,旨在提示核医学医师,在遇到相似病例时,即使有类似明确的恶性病变的间接征象也不可轻易地诊断恶性病变,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从而降低误诊率。
期刊
目前细胞凋亡的体外检测方法很多,但这些检测方法在取材、组织活检时具有创伤性,大多需要处死动物,且只能离体研究,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与转化。体内检测方法因可在活体内无创、实时监测凋亡,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放射性核素凋亡细胞显像技术因具备无创、早期、动态、灵敏、定量、可在活体内检测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体内细胞凋亡检测技术。核素凋亡显像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对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骨量评估的价值,以及131I治疗对Graves甲亢患者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10月期间在我科接受131I治疗的68例Graves甲亢患者[(男性13例、女性55例,年龄(40.6±10.7)岁],治疗前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腰椎骨密度(BMD),能谱CT测定第3腰椎钙(水)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
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占所有儿科恶性肿瘤的10%~15%,其多为高度侵袭性肿瘤,较成人更易侵犯结外组织。准确的分期以及早期疗效评价对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患者具有重要价值。传统影像学方法(超声、CT、MRI及67Ga成像)在其诊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8F-FDG PET/CT是将PET的功能代谢显像与CT的解剖结构显像相融合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笔者通过对18F-FDG PET/CT检查在儿童及青少年
目的实现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剂14(R,S)-[18F]-氟-6-硫杂十七烷酸(18F-FTHA)的全自动化合成,并评价其在正常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自动化合成模块以苄基-14-(R,S)-对甲苯磺酰基-6-硫代十七烷酸脂为前体合成18F-FTHA。并对其物理(性状、放射性活度、比活度、半衰期和放射性核纯度)、化学(化学纯度、放射化学纯度和室温稳定性)和生物学(毒性、无菌和细菌内毒素
目的探讨能谱CT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第一跖趾关节及关节旁软组织尿酸盐沉积的定量分析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就诊并经临床证实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4例。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影像学正常患者36例(A组)、单纯骨质破坏患者23例(B组)、骨质破坏+尿酸盐结晶形成患者25例(C组)。采用宝石能谱CT对A、B、C 3组患者的足部行宝石能谱CT扫描,分别测量3组患者第一跖趾关节骨皮质、骨松质及关节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8F-FDG PET/CT作为一项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于一体的成像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胃癌的诊断、分期、复发、疗效的评估及生存预后。笔者就18F-FDG PET/CT在胃癌的分期、复发及预后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以了解18F-FDG PET/CT在胃癌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判定的价值以及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可疑颈动脉狭窄患者90例,分别进行DSCTA与CDUS检查。采用卡方检验对比斑块分布、大小、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结果90例患者双侧颈部DSCTA检查发现52例颈动脉狭窄,3例为双侧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9例、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