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疼痛评估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40-02
  【摘要】目的 研究对创伤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评估,及时掌握患者疼痛程度,能够迅速给予干预,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方法 我科自2009年8月—2010年10月对收治我科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疼痛评估,根据评估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疼痛控制满意度达98%。结果 有效疼痛评估能较好控制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规范的,科学的疼痛评估能有效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关键词】评估 创伤骨科 疼痛控制
  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首要及共有症状,是需要解决的最基本需求,也是创伤患者术后最关注的问题。早在1986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对疼痛就有过定义:“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疼痛具有主观性。”[1]疼痛评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诱发与缓解因素。而对于创伤骨科术后患者,其疼痛往往为创伤及手术后引起的急性疼痛,最主要的评估内容应该是疼痛的程度。我科自2009年8月—2010年10月对收治我科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通过各种疼痛的评估方法,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量化记录,有效控制病人疼痛。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创伤骨科患者,入选216人。入选标准为:年龄3—80岁,单纯创伤性骨折,无颅脑及内脏损伤,无严重药物过敏史,无消化道溃疡,无冠状动脉搭桥史。
  1.2方法
  1.2.1 患者分类 年龄划分: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儿童(3—12岁)、青少年(13—18岁)成年人(19—60岁)、老年人(61—80岁);文化程度划分:将患者根据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1.2.2 评估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针对性使用数字评定法(numerical ratingscale,NRS)、词语描述法(verbal descriptor scale,VDS)、修订版面部表情法( faces pain scale-revised, FPS-R)和直观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1]、五指评分法[2]。
  2.结果 216名患者均能配合护士对自身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医师根据疼痛程度给予及时处理,有效控制患者疼痛,使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达98%。
  3.讨论 疼痛程度的评估目前无法通过仪器获得准确数据,我国成人常用4种疼痛评估方法,分别是数字评定法(numerical ratingscale,NRS)、词语描述法(verbal descriptor scale,VDS)、修订版面部表情法( faces pain scale-revised, FPS-R)和直观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有研究表明 44. 5%的患者术后经历了中度以上的疼痛,仅20. 6%的患者对术后镇痛感到满意, 32. 8%的患者抱怨医护人员没有给予及时的镇痛[3]。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与患者不能为自己的疼痛强度进行正确评估,甚至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疼痛强度表现有关。我科自开展无痛病房以来,重视患者疼痛评估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根据患者年龄与文化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适合于该患者的评估方法,针对性的教会患者,使患者容易接受与掌握,能更加准确的评估自己的疼痛程度,医师根据评估程度及时给与相对准确的针对性处理,较好的控制患者疼痛,使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达98%,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的患者,疼痛评估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将不能达到较好的疼痛控制效果,只有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采取针对性的疼痛评估,才能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率。
  参考文献
  [1]谢桂春.疼痛的护理评估及控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82
  [2]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9
  [3]蒙小燕,湛 琅,张雪梅.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8, 14(4):2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31-01  【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2-----2012年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11-02  合理的地安置手术体位是各种手术的前提,是保障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术体位是手术操作时的被动体位,不同部位的手术需要采取不同的体位来暴露术野。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正确安置,而且要对各种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做到持续观察,有效预防。  (一).以下是常见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22-01  【摘要】 目的:分析与比较在0-2岁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选择不同人员充当助手对患儿穿刺成功率及重穿率的影响,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方法:对2012-2013年儿童输液室500例患儿做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家长参与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30-02  食管癌为常见恶性肿瘤,CT检查主要在于:①食管癌的术前分期,CT检查可以显示管壁的厚度和管壁内外的界面,可直接进行厚度测量,通过对管壁内外界面的观察,判断临近结构的侵犯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对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②解决有关鉴别诊断的问题。③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35-01  小儿病毒性肝炎较常见,由于生理状态和免疫功能差异,不同年龄人群中感染的病原、临床型别有所不同。由于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人口流动的增加,发病的情况也会影响到当地发病人数。现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肝病毒性肝炎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县及外来人口小儿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提高人们对其的认识度和预防意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23-01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小儿内科住院治疗的310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路径组)和208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总费用、药品比例、检查费、平均住院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36-02  【摘要】本文阐述了眼科疾病常见的疾病,说明了眼科手术前后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和具体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眼科 手术 感染控制 方法  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眼部疾病造成视力丧失的比例在逐渐减少,使得一部分伤眼获得有用视力,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确定手术或治疗时机,延缓眼部受伤因素的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34-01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微波在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 采取微波热凝技术对60例慢性扁桃体炎病患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加以全面的研究与分析。结果 60例微波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病患中,治疗总有率效100%;其中:治愈54例(90%),显效6例(10%),无效0例;。结论 微波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较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39-01  【摘要】目的: 观察牙隐裂的病例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70例81颗并发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的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对患牙调整咬合,对其进行钢丝环扎,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并进行全冠修复。结果: 在81颗隐冠牙中成功72颗牙,占88.8% ,有效7颗,占8.64% ,无效牙2颗,占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37-01  【摘要】目的:探讨厌氧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80例厌氧菌感染的标本采集、送检、检验方法及常见厌氧菌的快速鉴定进行分析。结果:80例感染标本中厌氧菌培养阳性者24例,阳性率为30 %。其中单纯厌氧菌阳性者10例,占阳性标本的41.6 % ;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14例。6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