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让你的文体创新美丽飘逸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作文文体创新一路高歌,其势锐不可挡。然而物极必反,由创新而起的负面影响也应运而生。从2004年起,个别省市开始对文体创新亮起了“红灯”,并在中考作文评卷标准上进行了一些限制。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创新之文有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之嫌,其文舍本逐末——忽视了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淡化了阅读与积累,违背了基本的写作规律。但从近年中考作文的阅卷情况来看,在文体上创新依然呈不可阻挡之势。限制,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是为了避免走极端。因文体创新形式简单易学,加上片面追求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心理,许多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反而使文章落入了俗套,成了“大帮哄”的产物。
  那么,我们该如何降低作文创新带来的风险,以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一、把握文体内涵,拒写“四不像”作文
  
  可以说,把握文体内涵,拒写“四不像”作文,是降低作文创新风险、提高作文成功率的制胜法宝。随着话题作文的兴起,形式上的创新不断:镜头式、日记体、剧本式、简章式、病历诊断书、电视直播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但不管是哪种文体,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语言,都应该有其自身的体例特征,决不能随心所欲,任意编造。所以,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创新,都一定要弄清这种文体的体例特征,准确把握其内涵,不仅要求形似,更要求神似。如:题记式作文要求题记本身必须有深刻的思想,蕴涵一定的哲理,且讲究语言的凝练;再如: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作文,要认真琢磨小标题与标题、文章中心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小标题之间的关系和小标题的拟定等。有些同学采用小标题作文,通篇只有一个小标题,有的几个小标题风牛马不相及,更谈不上讲究小标题的艺术了;又如:采用戏剧形式作文时,一定要让背景介绍、人物对话、舞台说明、矛盾冲突等契合剧本的特点。有的考生作文时采用了戏剧形式,却对戏剧的写法非常生疏,全文只有人物对话,没有矛盾冲突,缺少时间、地点、场景等布景的必要交代,缺少对人物神情、动作、心理活动的具体说明,在人物对白中插入许多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与记叙文混为一谈。这样“四不像”的所谓创新文体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吗?作为考生,若想使考场上的文体创新十拿九稳,平时就要对自己感兴趣的文体作研究,起码要认真研究五六种,仔细磨练三四种,总之,要打有准备之仗,而不是看到作文题后便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就“大胆创新”。而真正到了考场上,对作文题进行一番审视之后,要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选择最符合题意、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并严格按照文体规矩去写。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体裁没有优劣之分,适合文题、适合自己发挥的才是最美丽的。
  
  二、在同类中求异,在变换中求新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几年前,各种文体创新的考场作文刚刚出炉时,确实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觉。于是,考生们一涌而上,竞相模仿。几年过去了,回首看看,最初的新鲜感已所剩无几,看多了,反倒使人有些腻歪。体裁“保鲜”之法,应该是在同类中求异,在变换中求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有我新,高人一筹。以采用小标题作文为例,除了在文章内容上讲究外,要想求新,还得在小标题的形式上琢磨创新的门道。2003年的满分作文《水祭》和《我为环境深深地忧虑》,之所以在众多的小标题式文章中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它们都创新地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还在于《水祭》采用了《清明》的4句诗作为小标题,《我为环境深深地忧虑》也巧妙地选取了《秋思》的4句诗作为小标题,在同类文章中,它们自然力拔头筹。如此看来,在小标题的拟定上,如果我们能动动脑筋,或采用独词句,或采用几个成语,或引用几句流行歌词,或引用几句广告语,就会因其大气、雅气而高人一等。同样是日记体,如果能在几则日记之间,或插入一点评论,或插入一点画外音,就会别具一格,别有情趣。其他创新文体的运用自然也可以此类推。总之,只有力求于变,才会与众不同。
  
  三、内容和语言是创新之根本
  
  如果把文体创新喻为“时装”的话,那么创新文章的内容就是模特的“魔鬼身材”和“高雅气质”。好的时装只有穿在优秀的模特身上,才能穿出效果,大放异彩;如果把时装穿在东施和武大郎的身上,一定会滑天下之大稽。所以,文体创新,仅为创新而创新,忽视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忽视平时大量的阅读与语言积累,淡化平时的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只凭考试一时之勇,就会走进创新的死胡同。
  重视平常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不少精彩的瞬间、动人的镜头、感人的场面深深地感动过你,岁月可以风蚀人的记忆,但这些东西却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长久地留在你记忆的长河中,并不时冲击着你的心扉,在你的心头一次次地涌动,使你情不自禁地拿起笔记下它们。假如那些曾震颤过你、感动过你的精彩片段或瞬间能在考场上流入你的笔端,相信这些真情同样会感染读者,打动读者,这样的作文怎能不得高分?我们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细心感悟,并在平时的练笔中融入这些感人的瞬间和精彩的镜头,并让其发酵,以备考试之用。
  重视平时的阅读与积累。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开阔我们的眼界,帮助我们更快更全面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书,同样是我们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库。读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写作技巧,还能丰厚我们的思想和文化底蕴。可以说,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作家不是抓紧时间读书,自觉地从书本中汲取写作素材和写作营养的。因而,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抓住点滴时间,努力读书,自觉地积累各种写作技巧。
  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丰美的词汇,飞扬的文采,灵动的语言,读起来如风行水上,给文章增添无穷魅力,这无疑是获得阅卷老师好评的关键。创新任何一种文体,都不能忽视语言上的要求,特别是对那些诸如病历诊断书、数学证明体等文体,行业用语本身就比较枯燥,假如我们的词汇又相对贫乏的话,采用这类文体作文无疑是自暴其短。如果我们能恰当地插入一些诸如“词语活用”、“大词小用”、“庄词谐用”等技巧,无疑会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如果我们能插入一些流行歌词,插入生活中鲜活的歇后语,插入一些古代诗词,也会给作文增添不少生活气息,增添不少书卷气。所以,一定要在平时有意地多背诵一些唐诗宋词,多积累一些名家名篇,这才是写出好文章的根本所在。
  记住,在平稳的基础上创新,你的文体会更飘逸,更美丽!
  ●编辑/申冬梅
其他文献
我的朋友唐恩自认为是当音乐家的料。可是在我的记忆中,上初中时他的手鼓演奏并不怎么高明,唱歌又五音不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中学毕业后我们便失去了联系。我念大学,读研究生,然后成了圣玛丽大学的哲学教授。唐恩为实现当歌唱家兼作曲家的理想,去了“乡村音乐之都”纳什维尔。  唐恩到那儿后,拿出有限的积蓄买了一辆旧汽车,既做交通工具又用来睡觉。他特意找了一份上夜班的工作,以便在白天有时间光顾唱片公司。在这期间
期刊
我非常喜欢看电视,动画片、综艺节目、电视连续剧,没有我不爱看的,甚至连广告都不愿意错过。为了看电视,我可以放弃吃饭和睡觉,老师留的作业和爸爸妈妈的叮嘱早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爸爸妈妈非常生气却也拿我没办法,只好将电视机搬到他们的卧室里,并警告我如果再这么看下去非变成傻瓜不可!可是我真的好想看电视,没有电视的日子里,我的世界一片空白!  汉辛    真不知道,如果汉辛出生在没有电视的年代,每天该怎么
期刊
中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许多学生总感到时间不够用,还有好多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越接近中考心情越是焦虑。那么,在这最后冲刺阶段同学们该怎样复习英语呢?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在冲刺阶段,考生应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再午睡半小时,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考生应在每天早上听一套15~20分钟的听力练习,再读15分钟左右的短文,一定要读出声,以增强语感。课上只要认真听讲,严格按老师的
期刊
曾经幼稚地试图用柔弱的双手去搏击温室外的天空,谁知,一阵冰寒就使我颤栗在荆棘中,我啜泣着。父母温暖的手又一次将我捧回那无风的玻璃罩。心,又一次沉浸在糖罐中。欲振的翅,又一次被父母的心包裹。  于是,闭了眼,任凭身上的羽无力地飘飞。然而,蓦地一阵风雨袭来,吹得我一片狼藉,我的心,我的梦想……  被挫折划痛了的灵魂,霎那间惊醒。是在溺爱中继续沉沦,还是走进风雨锻炼成长?我踌躇在人生的路口……  回眸间
期刊
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幅很简单的画面拨动了我的心弦。  是那样老旧的小楼。门廊下,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手里摆弄着一只红艳艳的蝴蝶结。在她的身后,她的母亲挨着她站着为她梳头。晨光从街对面的楼顶上斜射进来,将门廊分成界限清晰的两部分,一明一暗。小女孩站在阳光中,像摇曳在晨风中的一朵新蕾。母亲则在暗影里,辨不清面容,只有恒久的安详与幸福隐约在眉宇间。也许是谁说了个笑话,母女俩人开心地笑起来,整个门廊
期刊
小时候,最不喜欢夏天,不仅是因为那燥热的天气,更是因为那下起来没完没了的雨。  可是不巧,雨总是在放学出门时淅淅沥沥地落下来。但是每每此时,妈妈总会变戏法似的从包里抽出一把大红色的伞,撑在我的头顶。  我抬起头,望着那片暗红色的天空,依偎在妈妈怀里,笑了。可过了一会儿,我再一抬头,却发现妈妈头上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暗红,另一半是灰蒙蒙的。  “妈妈,伞歪了!”  “没有啊!”妈妈朝我笑笑,继续往
期刊
喜欢上林清弦的文章,最初只是因为那集子上的一句话:“温一壶月光下酒。”想必那定是一轮皎洁的圆月吧。  这样的月光似乎很容易找到,许多诗词中都可瞥见它的身影——它隐藏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意境里,它栖身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心情里,它浸透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洒脱里,它飘荡于“谁共我,醉明月”的叹息里。它处于存在,时时也便有了月圆。  然而,这样的月圆也并不容易找到。昏暗的天空,颓败的
期刊
三顾茅庐    刘备:在下刘备见过卧龙先生。  诸葛亮急忙从床上爬起来,大惊:是谁把我的网名泄露出去的?    连环计    众人问王允:董卓与吕布原本非常兼容,你是用什么手段让他们发生冲突的。  王允:我给他们送去了貂蝉1.0,她与董、吕均能兼容。但却  会造成他们之间的版本冲突。  嘿嘿!因为我在里面放了些爱虫病毒。    桃园三结义    刘备:我新弄了个群,名叫桃园。你们个加入吗?  张飞
期刊
东北,一片广袤的土地。你是那么遥远,那么神奇。而令我魂牵梦绕的是我至今还没找到的生身父亲,他就安息在你的怀抱里。   “小丽啊,你本名不叫吴韩丽,原来是叫韩丽。你的亲生父亲他叫韩大光。1947年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在一个叫‘营盘’的地方。那一年你的父亲才29岁,你还不到1岁。” 73岁的母亲病中含泪讲述了我的身世。我惊呆了。我曾对自己的名字感到过蹊跷,但却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来是这样。病床上的母亲微弱
期刊
[考场佳作二]    给贾局长的一封信  ——奥迪眼里的变化    亲爱的贾局长:  您好!  收到这封信请您不要惊讶,我是您过去的坐骑“小奥”。我知道,自从没有了我,没有了职位,又进了班房以后,您就只有孤独和寂寞陪伴!而您的那些朋友、部下却没有看过您一次,没有给您送过一支烟、一杯水。他们都变了,现在都聚集在我的新主人郝局长那里!这变化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我和他们不一样:感谢您曾经给我的荣华,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