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竹炭食品排毒靠谱吗?专家:或涉嫌违规添加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时节是许多爱美人士减肥瘦身的好时节,而瘦身又常常和“排毒养颜”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如今声称有排毒养颜功效的竹炭食品在市场悄然流行。竹炭花生、竹炭面包、竹炭蛋糕、竹炭饼干……多样的竹炭食品既是美味零食,又可以排毒养颜,它们真的这么好吗?多位专家表示,竹炭食品能排毒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上竹炭食品不仅不能排毒且可能涉嫌违规添加。
  竹炭食品网店卖断货
  竹炭食品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时尚食品,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竹炭食品已经成为食品消费的新宠,一些网店甚至一度卖断货。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不论是进口区还是国内品牌区均有竹炭食品在售。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竹炭食品,发现可以买到很多竹炭食品如竹炭花生、竹炭青豆、竹炭凤梨酥、竹炭月饼等,其中进口产品以泰国、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等的生产厂家为主。
  记者发现,无论是超市还是网上在售的竹炭食品大都强调自己具有保健功能,除了号称“能够吸附体内有害物质,清除肠道垃圾,排毒养颜、清宿便、清肠排毒外,有的产品甚至称“能吸收镉、铅等重金属,净化血液毒素”。“最近热销的产品就是竹炭食品,除了直接开包食用,还可加在菜肴里做营养保健调料。”网上一家韩国进口食品专卖店的销售员通过QQ极力向记者推荐,记者看到网页上展示有琳琅满目的竹炭食品如竹炭面条、竹炭榴莲酥。
  在超市选购竹炭花生的罗女士说,竹炭食品味道不错还有保健功能,自己经常买。记者在超市选购了一包竹炭花生,打开包装品尝发现口味和普通花生一致,只是外面裹了层黑色炭样物质。网上各类竹炭食品图片显示,竹炭凤梨酥、竹炭面包等也是食品外层裹有黑炭样物质,与普通食品相比,食品颜色发暗。
  或涉嫌违规添加
  “花生外面裹着炭能吃吗?会不会对身体有害?”“竹炭也能吃,还有益健康?吃这样的食品安全吗?”当竹炭食品市场风生水起时,和记者一样,不少消费者和专家心生疑问,一些专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日前在民间科普网络科学松鼠会上,网络名人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发表了科普文章,认为竹炭食品是一个忽悠人的概念食品,他分析说竹炭没有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也没有食品级的质量标准。
  竹炭是否是国家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记者了解到,2008年卫生部曾经就竹炭食品问题回复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这个名为《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竹炭能否作为食品原料或添加剂问题的复函》中表示,“竹炭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由于来文未提供竹炭的生产工艺、质量规格等详细资料,难以判定是否属于普通食品原料,也难以确定该原料是否为植物炭黑或植物活性炭。”同时补充说明表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植物炭黑可作为着色剂用于糖果、大米制品、小麦粉制品、糕点、饼干生产加工;植物活性炭可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但应在制成最终产品前除去。无论是植物炭黑还是植物活性炭,均不能用于茶叶生产加工。“卫生部的复函意见很明确,竹炭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植物炭黑为正常的食品添加剂,具体种类为着色剂,但竹炭是否为植物炭黑难以确认。”著名环保及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添加剂目录中有2300多种,从目前情况看既然目录中没有“竹炭”这个名词,那么在食品中添加竹炭就涉嫌违规——非法添加。“竹炭≠活性炭,竹炭也不能等同于植物炭黑。”对此,福建省质监局标准院相关负责人称,虽然竹炭、植物炭黑和植物活性炭三者都是植物高温炭化后的产物,但加工程序存在一定差异。董金狮强调,我国竹子的种类十分丰富,哪些竹子通过何种工艺可作为人体可食用的竹炭当有说法。
  专家建议谨慎食用
  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超市还是网上在售的竹炭食品,相关标识都不清晰甚至互相矛盾。多数产品并未在配料表中标注“竹炭”字样,也未具体说明食品表面黑色层究竟属于什么物质,具体成分如何,只是在包装袋上注明竹炭花生、竹炭青豆等食品名称,例如多款竹炭花生配料表仅为“盐、酱油、糖、小麦粉、植物油。”少部分产品在配料表中标注“竹炭粉”字样,但食品添加剂一栏中又标注为“无”,有的则在添加剂一栏中标为“植物炭黑”。“竹炭食品标识呈现混乱情况,”董金狮举例说,有产品标注“竹炭粉”但添加剂又标为“无”,“说明企业将竹炭粉视为非添加剂,那添加的竹炭粉究竟是什么?其安全性如何?任何物质都不能随便添加到食品中,植物炭黑作为着色剂也有严格用量限制和工艺、种类要求,植物活性炭作为加工助剂也并非直接食用。相形之下,竹炭食品连对食品的最起码要求都未做到,配料表中竹炭成分语焉不详,其具体用法用量更不得而知。鉴于其安全性存在隐患,建议谨慎食用,尤其不要为图新鲜或口感好大量食用。”董金狮呼吁,基于“谁使用谁举证”原则,竹炭食品生产企业要本着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将生产标准和质量检验报告相关情况提交到有关部门备案。“如今距离卫生部复函已过去四年,竹炭究竟是啥玩意,不同领域专家说法不一,消费者期待权威、明确的官方结论。”
  国内首个研究竹炭的博士、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文标教授表示:“从来源角度说,竹炭粉和植物炭黑有相关性,不过不是所有竹炭粉都可称为植物炭黑,炭黑的选材、工艺须按国标生产。欧美也在开发竹炭食物,国内产业开发步伐宜放缓、慎重,是否能直接加入及如何添加都需研究。”
  记者就竹炭排毒功能咨询食品和中医专家,专家指出,这一说法并不靠谱。“热捧竹炭食品是一种盲目崇拜。从竹炭到植物炭黑需一系列加工过程,高温是必不可少环节,而高温有可能产生一些致癌物质。”浙江大学食品系教授应铁进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中医专家表示,“竹炭食品不仅对人体无益可能还有害。人体有自身代谢系统,有害代谢产物通过正常代谢系统排出。不管是活性炭还是竹炭都不能被人体吸收且难排出体外,甚至可能被吸入肺中引起尘肺病。”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
其他文献
扬州警方披露特大制售有害保健品“山芪参胶囊”案详情 “降糖神药”为啥这么神?  原来是添加了有毒化学品!  “10天内降血糖,纯中药产品,发现添加西药成分罚款10万……”从2011年开始,一种名叫“山芪参胶囊”的保健品开始在全国悄然走红。虽然价格每盒高达498元、一个疗程要4000多元,但销售商充满煽情的宣传还是让不少糖尿病患者趋之若鹜。一时间,“山芪参”似乎成了治疗“不死的癌症”糖尿病的灵丹妙药
期刊
1、蚕豆: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不能生吃  蚕豆种子中含有巢菜碱苷,人食用这种物质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黄病)。春夏两季吃青蚕豆时,如果烹制不当,常会使人发生中毒现象。而且一般在吃生蚕豆后4~24小时后发病。为了防止出现蚕豆中毒,最好不要吃新鲜的嫩蚕豆,而且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2、四季豆:生吃出现胃肠炎症四季豆要煮透  如果四季豆未煮熟,豆中的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而且豆中含有凝血
期刊
“为了取出那三五万元的公积金,就把‘首套房’资格给丢了,真是太不值了。”上周末,刘女士等多位市民表示,日前因改善性住房需求,想把原来的房子“小换大”时,才发现由于北京公积金政策日前出现的新变化,让自己失去了购买“首套房”的资格。  4月7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新政策,通过北京房屋交易权属信息查询系统、央行征信系统和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及其他调查,查询借款申请人无住房记录、无个人住房贷款
期刊
日前,北京广安门外大街一超市内,一款纯牛奶配料成分中标注为“生牛乳”。  一位乳业专家爆出“国内液态奶60%用奶粉冲兑”的消息,在乳制品市场再次引发轩然大波。  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昨天表示,现有法规明确,鲜牛奶和纯牛奶不允许使用奶粉为原料进行冲兑,用奶粉作原料的液态奶必须在包装上标明“复原乳”,如不标明属于违法,消费者可拨打12331举报。  纯牛奶鲜牛奶不许用奶粉冲兑  国家食药监总局昨天介绍
期刊
广州一位即将生产的孕妇发现,无论在医院还是“妈妈班”等地方,推广的奶粉都是洋奶粉,怀孕九个月以来,转战多家医院体检以及孕前辅导班都未能看到国产奶粉的身影。  令她好奇的是,洋奶粉为何这么牛?  一位接近广州某医院内部的乳业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讲述了这样一则案例:“一些刚出生的婴儿,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可能被护士私下喂养了某品牌洋奶粉,婴儿因此适应了该品牌洋奶粉,有的甚至连喂养母乳都不适应。
期刊
时尚的感性消费  女性崇尚流行,追赶时髦,对于新潮的东西,她们绝不会漠不关心。她们喜欢名牌,倾向超前消费,乐于走在时尚前沿。这使得化妆品各大品牌每季都会请来顶级化妆师推出全新化妆潮流,以推动新一季的产品销售。女性在购买化妆品时比较注重化妆品的外观。女性化妆品的造型美、色彩美和艺术美对购买有很大影响。在购买同样价格、同等级量、同样用途的化妆品时,女性往往乐意购买外观考究的商品,并把化妆品对环境的装饰
期刊
1: 消费者在互联网购买化妆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相关信息。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或者与批准信息不符的特殊用途化妆品,不要购买没有备案文号或者与备案信息不符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2: 消费者应选择到证照齐全、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商店、超市以及合法的网站购买化妆品。不要盲目轻信互联网广告和宣传,与市场价格相比明显过低的产品,要谨慎购买。  3: 消费者在互联网购买化妆品时,
期刊
面对的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化妆品的质量与使用是否安全可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受到质疑,许多大品牌比如“李医生”,被查出汞含量超标。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经曝光,一些美白祛斑的化妆品汞含量超标6万倍,导致使用者汞中毒,甚至患上肾病综合征。如此等等,许多事情让公众触目惊心。  “美白的风险”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一位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找寻病因时,竟发现汞中毒是致病的根源,其血液和尿液中
期刊
除了爱情、衣服、女人啊——你还能想什么?  瞧,那性感的、斑斓的、唯美的……广告,千树万树梨花开,似乎渲染和抒写着女人们千年不变的祈求——  谁不想让容颜之花永不凋零?  谁不想把青春的根牢牢留住?  谁不想向老天再借它五百年?  这,不仅仅是万世明君的万世空梦, 更是女人们千年的心理死结。  听过“生态坊”吧——多么时尚的新元素、新创意、新理念、新的消费主张——纯天然化妆。可你知道:倾巢之下,岂
期刊
很荣幸受到主办方新华网的邀请,参加这次食品安全高层对话活动,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界朋友们共同探讨食品安全问题。我是来自基层食品生产企业的,应该说对当前我们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也想把本人在这方面的几点想法向在座的各位简单作一个汇报,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综合国力极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应该说是吃穿不愁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