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分析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经济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和空间极化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在于经济发展成果、经济投入和城市化发展,它们对区域经济极化贡献程度依次降低,进一步的评价指标变化度揭示,不同指标对关键因子变动的贡献也不一样,由此得出10项重点控制指标;通过对前两个全局主成分投影的组合分析,发现中部省份的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效果差,着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该地区极化系统得以完善的根本。进一步的综合变动轨迹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经济极化程度不强,但经济极化强度随时间正逐步加强,因此,加大对极化程度较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扶持有助于该区极化系统的完善。
其他文献
<正>一、中国家电连锁业现状分析(一)外部环境1、总体环境分析从我国当前的总体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形势看,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正处在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中。在今后几年中
利用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中的SECI框架界定企业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将信息定义为明言知识,则信息服务就是明言知识服务,它与缄默知识服务构成知识服务的两翼。二者呈相互转化、
<正>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是社会资金的重要管理平台。当今金融强国都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国家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区域经济发展也离不开资本市场,发达地区需要资本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多方位满足客户需求的最有效手段。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核心。本文主要依
介绍了6S管理模式在老年病患者医护方面的具体实践,发现采用6S管理模式后,通过规范医疗环境、医疗程序,物品、药品摆放等办法的实施,不仅医疗环境、护理效率、医护人员素养和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竹编传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既古老又有巨大应用潜力,凝结着中华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帮扶力度的持续加大,临夏州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投资力度也不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寒冷地区修建的隧道将会越来越多,这些地区常因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加之地下水比较发育,隧道常常会
2004年初,卫生部确定卫生系统工作重点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始终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工作重点的内涵,它要求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基础 ,而未利用地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对象 ,本身就具有自然和经济上的特殊性 ,显然土地整理中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更是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