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大熊猫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18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可爱的小鸭子,也喜欢顽皮的小猴子,但我最钟爱的还是国宝大熊猫。大熊猫的头圆溜溜的,眼睛又圆又黑,一对黑色的眼圈像个“八”字。鼻子好似黑色的倒三角形。耳朵又圆又黑像两个小绒球,又好像是动画巨星——米老鼠的耳朵。
  大熊猫喜歡吃竹子。每次吃竹子时,它先抓住竹子,笨拙地用“手”将竹子送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瞧,它正在享受美味的竹子呢!大熊猫很顽皮,在嬉戏的时候,它们会抱成一团。有时一只大熊猫会把另一只大熊猫推倒在地,好像在进行摔跤比赛。大熊猫爬树的时候好像在表演空中杂技,这时的它一点也不笨拙,动作相当灵巧,先跳起来,再用一只“手”抓住树杈,跃身一跳便爬上树了。我真喜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啊!
  老师心语
  大熊猫的外形黑白相间,享受美食时“津津有味”,玩耍时“抱成一团”,爬树时“纵身一跳”,怎一个憨态可掬了得!(杨盼盼)
其他文献
小小娃娃已经长大,  它想高飛,它想远航。  小马儿有腿,小鸟儿有翼,  植物旅行靠啥办法?  浆果妈妈特别聪明,  她和鸟儿说起悄悄话,  小鸟小鸟帮帮我吧,  帮我把孩子送到海角天涯。  毛柿妈妈摇了摇脑袋,  请猕(mí)猴宝宝带着浆果娃娃,  “啪”的一声,悄悄滑下,  小小娃娃,落地开花。  妈妈,妈妈,您真厉害,  我要高飞,我要离家,  将来长大,和您一样,  做一个聪明的妈妈!
期刊
太阳还没有升起  您已经起来了  月亮已经升起来了  您还没有休息  您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培育的桃李芬芳满天下  愿为春蚕吐丝尽  甘作紅烛照人寰(huán)  这就是您啊,老师
期刊
我准备试试我的肺活量。  我拿了一块橡皮,平放到桌面上,准备“表演”。我张大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胸脯里充满了气,鼓鼓的,像个大皮球,把肩膀和头都顶了起来。  我不敢耽搁,怕一会儿自己把气泄了。嘴巴撮成小油嘴凑过去,对着橡皮用力一吹——一肚子氣放了出来,真舒服!谁知橡皮纹丝不动。  不行,我得改变策略。我端详着橡皮,想了想:我这边没问题,那问题自然就出在橡皮身上了。果然,橡皮平躺在桌面上,全身
期刊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xié)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shú)教育以后,她
期刊
三尺高的讲台,  犹如一座雄伟的指挥台。  下面坐着的学生,  犹如各具特色的樂手。  手中的白粉笔,  犹如一支指挥棒。  您轻轻地挥着手,  奏出人生最华美的乐章。
期刊
夜雨连明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花骨朵  一夜春雨,直到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時晴时阴,天气也暖和了很多。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叫声。
期刊
假期我们全家去九龙谷游玩。一下车,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不远处湖中的水清澈得和明镜一样。  景区里有个免费拍照的地方,我们先去那儿拍全家福,接着就走进霞客古道。这条古道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儿砌成,我们边玩边拍照,十分惬意!  让我最难忘的是走铁索桥了。它架在两座山之间,桥下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湖水,走上去,感觉整座桥都在摇晃。我心里害怕极了,连忙抓紧两边的铁链,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终于走到对面。我真不
期刊
云南大理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一千多年前,大理国的白族居民建造出高达69米,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塔的千寻塔,无疑是一个历史奇迹,也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财富的结晶。千余年来,千寻塔是如何建成的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相传在建塔时,不用脚手架,建好一层,就在四周堆上泥土变成建塔者上下行走的坡道。塔建成后,逐步将土运走,使塔体“脱颖而出”,因此民间有“马驮砖石到塔尖”的传闻。这些虽只是传说,但足可以想见当年
期刊
下午上完课,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明月湖。  明月湖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大镜子。一阵微风吹来,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就像翻滚着的麦田。湖中有许多大石头,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青蛙,还有的像乌龟……  我们沿着湖边小路往前走,看见柳树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仿佛一群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伫立在那欣赏美景。再往远处看,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搭起了一个金色的舞台。两只白鹭和一只麻雀从湖上飞过,好像要赶着去舞台上表演呢!  明月湖的四
期刊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来镇压钱塘江大潮。民间一直流传着“六和镇江”的故事:传说古时钱塘江里住着一位性情暴躁的龙王,经常无缘无故地兴风作浪,打翻渔船,附近的百姓怨声载道。见此情景,有个渔民的儿子六和挺身而出,发誓要学精卫填海的做法,用石头填满钱塘江,不让龙王再危害人间。六和扔了七七四十九天石头,终于降伏了龍王。后人为了纪念六和的壮举,就在月轮山上修建了一座宝塔,并以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