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碱性磷酸酶在发生手术后感染的骨病患者中的改变及治疗意义.方法 选取89例发生手术后感染的骨病患者为实验组,85例没有发生感染的骨病患者作为对照
【基金项目】
:
本课题受广东省卫生厅资助(项目编号:A200833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碱性磷酸酶在发生手术后感染的骨病患者中的改变及治疗意义.方法 选取89例发生手术后感染的骨病患者为实验组,85例没有发生感染的骨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手术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碱性磷酸酶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为(6.9±3.2) mg/L,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为(3.7±1.3) mg/L,两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碱性磷酸酶为(162±21.5) u/L,对照组为(141±29.8) u/L,两
其他文献
以猪脾为原料,经提取、等电点沉淀、加热变性除杂蛋白及超滤等步骤,得到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组分,其中,相对分子质量〈5kD(SISE-p1)和5 ̄10kD(SISE-p2)的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体外试验在6.8μg/mL的浓度下对植
针对聚丙烯腈连续生产中聚合反应过程与时间存在的分布函数关系 ,将质量指标软测量模型的输入数据按照聚合时间进行加权处理 ,对质量指标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值——估计结果进行滑动平均。现场生产运行结果表明 ,经过动态校核的输入输出数据 ,软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估计结果稳定 ,为其他聚合反应软测量模型的数据动态校核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提出晶体材料塑性行为的热力学微观机量,并对金属单晶材料的塑性行为及本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一些重要定量关系不仅能解释和统一现有理论,而且与各种实际现象相符合。
用小波数值方法处理线性和非线性奇异摄动问题,尤其对解的边界层性质进行数值探讨,获得了较满意的数值结果.
介绍一种基于分布式技术和控制局域网络CAN开发的汽车组合仪表仿真控制系统,并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及配置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开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