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设计古已有之,城市设计的技术发展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变革不断演进.通过梳理城市设计时间线、城市设计技术方法演化中的大事件、城市设计技术相关著作及期刊文献,自下而上地总结出120余个不同时期的城市设计技术方法,并通过知识图谱将城市设计技术知识域矢量化,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演替关系,提出城市设计技术的基本分类.将八类城市设计技术的演化按照时间和技术迭代进行“纵切”解析,发现存在“八脉并行”的特征,每条脉络都经历多种技术方法的层层迭代,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集成、改良、分化、创新,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脉络特征,并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设计古已有之,城市设计的技术发展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变革不断演进.通过梳理城市设计时间线、城市设计技术方法演化中的大事件、城市设计技术相关著作及期刊文献,自下而上地总结出120余个不同时期的城市设计技术方法,并通过知识图谱将城市设计技术知识域矢量化,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演替关系,提出城市设计技术的基本分类.将八类城市设计技术的演化按照时间和技术迭代进行“纵切”解析,发现存在“八脉并行”的特征,每条脉络都经历多种技术方法的层层迭代,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集成、改良、分化、创新,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脉络特征,并得到“三阶迭代”的演进特征,即古典美学阶段、空间计量阶段、数字智能阶段.最后,在“三阶迭代”与“八脉并行”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设计技术演进趋势展望.
其他文献
以济南交通拥堵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8年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济南交通拥堵程度,探讨缓解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缓解对策.研究得到:(1)济南交通拥堵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交通供给因素和交通需求因素,交通需求因素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不断加大.(2)济南交通拥堵程度在2001-2004年呈稳定状态,2005-2010年拥堵程度有减缓趋势,2011-2015济南交通拥堵变化方向不稳定,除2014年最为拥堵外其余年份变化幅度都不大,2015-2018年拥堵水平缓慢下降,总体拥堵水平有所缓解.(3)交
静电无处不在,若处置不当会引发车辆设备机械电子故障甚至安全事故,在易产生静电的交通运输车辆上都应按标准要求(GB 7258-2017)安装防静电装置(导静电拖地带).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导静电拖地带,具有环保、长寿命、可徒手随时随地快速(3-5s)调整维护等优点,克服了在用导静电拖地带由于整体暴露、雨水尘土污染和阳光直晒,易造成带体橡胶老化龟裂后导电体暴露氧化或带体断裂丢失,致使导静电性能降低或丧失、带体多道对折固定、维护调整费时费力等不足.本文观点供交流探讨.
老年人在身体活动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方面相比中青年不尽相同,对于公交服务的需求与中青年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目前在开展公交满意度调查和在改善服务水平方面,并未区分老年人对于公交服务的特殊需求,公交服务对于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不够,适老水平也较低.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重视老年群体交通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成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昆山市2020年公交满意度调查为背景,探索老年群体相比于中青年群体对于公交服务水平需求的差异性,并对公交发展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提高公交服
智能技术对城市生产生活及治理的影响逐渐加深,促使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加速流动与互动,人、技术与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新的背景下,城市规划需要从被动顺应智能技术的冲击转向主动求变、迎接智能技术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并探索构建新的规划体系.通过对新时代下智慧城市规划的内涵解读,明确智慧城市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并从技术支撑层、规划方案层、实施运营层和制度保障层四方面对智慧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梳理,同时探讨了不同空间尺度下智慧城市规划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以期为新时代的城市规划智慧化转型提供参
研究显示碳达峰与城镇化成熟期时间上高度重合,碳达峰国家达峰时的城镇化率均值在74%左右,因此如何把握城镇化与碳达峰的精准关系极为重要.基于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1960-2018年社会经济及碳排数据,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探寻世界国家碳达峰路径与智力型、体力型城镇化路径分化的内在关系,找出智力型国家碳达峰的关键衡量指标,并进一步分析智力型国家的创新驱动因子对其达峰路径的影响机制,以此为中国智慧创新的碳达峰道路提供借鉴.提出碳达峰路径的五种橄榄曲线,并指出中国未来的碳达峰道路必须由双层智慧进行控制,即达峰曲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