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制油”未来有多大?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性能源短缺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如果有一种技术,既能减少二氧化碳,又能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必然受欢迎。这就不难理解,“微藻”为何会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因为,这种藻类正是通过“吃”二氧化碳来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燃气。
  在中国,生物柴油产业一直有“南方麻风树、北方黄连木”的说法,说的是油料植物品种单一。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成本的限制,世界上其他各国对于生物柴油的产业化也仅限于起步阶段。选取合适的、低成本植物油脂资源来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正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微藻,由于生长繁殖速度快、含油量高,将有望替代木材或农作物,成为“后石油时代”的可再生能源。
  
  微藻是什么藻
  
  上海世博会上,绿色的微藻在中国馆和沪上生态家的玻璃围栏中流动,为它们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由新奥集团展示的这项新技术——“微藻制油”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注意。
  据介绍,作为入选国家863计划的高技术研究项目,新奥集团的“CO2—微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经通过中试,其在内蒙古达旗的微藻生态基地2013年将达到280公顷,3~5年内逐步实现藻类生物能源的产业化。
  微藻,这些广泛分布于盐碱水、淡水、海水、沼泽、温泉等水域的微小生物,因其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易培养及脂类含量较高等特点,成为制备生物质能源的良好材料。
  据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总经理刘敏胜介绍,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微藻种类达到几千万种,经过认证可以利用的有几万种。“但真正实现利用的微藻目前只有几十种,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刘敏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能够制油的微藻不是时常爆发赤潮、蓝藻的海藻,而是他们经过筛选和再造的最适宜的藻种,“生长快、出油率高、适应环境、适合工业生产”。
  刘敏胜说,相比起玉米、大豆和油菜,微藻培育占地少、生长周期短,从出生到可以制油只需两周,而油料作物一般要几个月。同时,微藻的单位产油量是玉米的数百倍,每公顷可产1.5万升~8万升生物柴油。
  而且,微藻是可以“生孩子的”,有的藻种甚至一天可以收获两季,单位面积年产量是粮食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而且微藻脂类含量在20%~70%,这是陆地植物远远达不到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之前曾表示,如果推广含5%生物柴油的清洁燃油,以中国目前石油的使用量计算,生物柴油的需求量是600万吨。
  “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5亿亩,如果用14%的盐碱地种植微藻,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生产的柴油量就可满足全国50%的用油需求。”有专家如是说。
  
  国内外争相研发“微藻制油”
  
  “微藻制油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刘敏胜告诉记者,就是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微藻自身的生物质从而固定了碳元素,再通过诱导反应使微藻自身的碳物质转化为油脂,然后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微藻细胞内的油脂转化到细胞外,进行提炼加工从而生产出生物柴油。“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微藻不但产不了油,反而有害呢。”刘敏胜说。
  “微藻制油技术真正起步是在2007年,在国外。”刘敏胜说,后来,由于当时石油价格没涨上来,减少碳排放也没有提上议程,对微藻制油的研究中断了一段时间。“但现在情况变了,像壳牌等企业都开始大投入来研究微藻能源技术。”
  2007年,美国启动了微藻能源计划,称为“微型曼哈顿计划”;2008年10月,英国碳基金公司启动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藻类生物燃料项目,投入2600万英镑用于发展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该项目预计到2020年实现商业化。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目前在30亿吨~31亿吨,1吨煤产生2.5吨二氧化碳排放,碳吸收和碳利用是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记者获悉,占地1平方公里的养藻场一年可处理5万吨二氧化碳。照此计算,假设有15万平方公里养藻场,即可全部处理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
  据刘敏胜介绍,新奥集团的微藻制油项目将以煤电厂和化工厂等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为基地,对二氧化碳进行就地吸收和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能源。目前,新奥集团已经在光生物反应器、生物柴油制备等藻类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1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我们一直在和国外抢时间,目前我们的微藻制油技术已经不输给国外。”
  刘敏胜同时表示,目前有很多机构打着“国外”的幌子来中国卖微藻技术,“基本都是国外淘汰的技术。”
  
  4年后成为生物柴油主要原料
  
  尽管在美国和欧洲都已经启动了微藻生物柴油计划,但距离产业化仍然有一段路要走。首先,成本高就制约了微藻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有观点认为,微藻制油的成本是普通生物柴油的4倍。
  “目前微藻制油的成本甚至不止4倍。”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世博微藻项目经理郑科介绍说,因为成本不仅涉及藻类的培养、基因的改造,还涉及土地、人员管理和维护费用等。
  “目前在整个流程环节中,并没有哪一项关键的技术占的成本比重最大,因此最终要做到产业化,必须在各个环节都着力降低成本。”郑科说。
  新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首席技术官甘中学告诉记者,“在这几年之内,藻种的筛选、技术的改进、产业规模化及装备水平成本下降都将会直接影响微藻生物柴油成本下降。”
  他说,柴油目前的价格大约是每吨7000元,而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2014年微藻生物柴油的成本可降至每吨6500元以下。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之内,微藻有望代替现在的麻风树和黄连木,成为生物柴油的最主要原料。
  “现在杜克能源、中科院生物研究所都已经开始和我们进行合作了。”甘中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其他文献
4年前,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南娄镇上曹村因采煤形成地质灾害,部分土地塌陷、裂缝,被列入地质灾害治理范围,实行避让搬迁与土地复垦。  4年过去了,上曹村“旧疤未愈,又添新伤”。经过两年多的“治理”,旧村已变得满目疮痍,成为一个巨型露天煤矿,不仅土地复垦渐成泡影,且全村1000余亩耕地也“惨遭毒手”,新的地质灾害正在形成。  这个旨在“保护采矿灭失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
按照“十一五”初期的规划,风电装机总量是500万千瓦。到了2007年底,目标调整为1000万千瓦。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十一五”的装机总量超过了4000万千瓦。  这就是过去5年,中国风电的速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速度?不这样,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又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7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北京雨后第二天,天气极好的午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专访
湿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地球之肾”。  中国是亚洲拥有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92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的许多湿地因其重要的生态价值,逐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予以保护。  2009年7月—11月,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对中国境内的36处国际重要湿地(截止到2008年12月)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授权本刊独家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  该公报本次评估
钢铁行业是美国的心头肉,多年来美国对其重点保护,采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限制钢铁制品进口,引起国际公愤。WTO成员国群起而攻之,连续在世贸组织起诉,掀起了美国钢铁贸易战的一次次高潮。  截至目前,WTO一共受理30起涉及钢铁制品的案子,其中起诉美国的就有23起。遗憾的是,这些诉讼并没有真正改变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钢铁保护引诉讼无数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美国一直对法国、意大利、
1000吨高丽菜(包菜)近日从台湾高雄港运抵福建厦门港,当即中转分销至大陆的一些大中型城市。  2005年以来,由厦门口岸登陆的台湾蔬果连年翻番,从当年的207吨增至2009年的3148吨,进口量占到整个大陆进口量的七成。台湾农业主管部门有关官员分析道,大陆采购的台湾农产品,目前数量虽然还不算很多,但增长迅猛。  3月31日至4月1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台北举行,双方就货品早期
一边是行业领军企业,一边是职业打假人,两边都是被告。  王海诉蓝月亮产品添加“致癌物”,蓝月亮反诉王海“侵犯名誉权”——这台双方互诉的跷跷板,起伏尚未开始就已吱嘎作响:争论从一种化学添加剂安全与否开始,似乎一抬腿就跨过科学层面,迅速进入伦理道德的角力场——打假背后有无利益推手?  面对王海将产品添加中的“荧光增白剂”指为“强致癌物质”的指责与起诉,担忧市场反应的蓝月亮公司疑心重重:“他是真的要打假
7月1日,小喻夫妇到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虹商场”)南昌江大天虹周末大采购。结账时,小喻顺手拿了一包1.5元的绿箭口香糖。走出商场,他撕开包装,却抽出一张“刮刮卡”。  “中奖了!我们中大奖了!15.8万的大奖!”  然而,中奖卡上的兑奖热线一直占线。小喻只得拨通口香糖外包装上的免费热线,但他得到的答复却是:箭牌公司从未开展此类促销活动,中奖卡是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  小喻疑惑:遭遇这样的
法新社称之为“杀手”,路透社评价它“前所未有的危险”,美联社说它“致命怪病”……似乎在一夜之间,猪流感席卷墨西哥和美国,并引发了整个美洲乃至全球的担忧。在全球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际。猪流感的侵袭更是雪上加霜。  近一个月来,世界各国因一种新疫情的蔓延而恐慌。  而随着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相继发布猪流感疫情信息,中国也首次面向全世界公布猪流感疫情。  4月3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吸引了
中国第一个“省长质量奖”在山东揭晓。  2009年12月29日,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为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港等10家企业,张才奎、吴经建等5名个人颁发了2009年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政府第一次以省长名义设立奖项,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颁发的省长质量奖。  山东省为什么要设立省长质量奖,该奖项又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质量第一奖”诞生记    2009年5月底,山东省政府第4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比2009年已经缩小    早在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名列其中。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  “这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