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堂里,他不会孤单。天堂里,也能感知妈妈的温度。4月2日凌晨,荆州7岁男孩陈孝天因罹患脑瘤不幸离世。遵从他的遗愿,医生将他的左肾脏移植给了肾衰竭的母亲。同时,他的右肾和肝脏也挽救了另外两名年轻患者的生命。这个不幸的男孩,用自己最后的余热完成了一场“生命反哺”。
最难的抉择 母亲43天才决定移植
2006年12月出生的天天,聪明伶俐,招人喜爱。2012年5月9日,奶奶陆元秀带着5岁多的天天外出时,发现孩子走路总往前倾,便带着他到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天天的脑部长了肿瘤,必须马上手术。
一家人带着天天在武汉同济医院做了手术。好景不长,2013年9月19日,天天的病复发了,出现呕吐症状,并且越来越剧烈。今年元旦过后,因脑瘤压迫视神经天天已双目失明,2月11日他只能完全瘫在床上,不能动弹。
天天两度病倒,妈妈周璐的天也塌了。34岁的周璐也是一个病人,在2011年11月,也就是天天得病前半年,她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必须靠透析维持生命。天天脑瘤复发,周璐也忍着病痛,在透析间隙照顾他。
2月11日,天天再度入院抢救。陆元秀看着憔悴的儿媳说:“孩子可能救不活了,等他走了,把他的肾移植给你吧。”这一想法遭到周璐的强烈反对。而懂事的天天却说:“我想救妈妈!我想保护妈妈!”
3月28日,周璐终于点头同意,陆元秀、周璐和天天的爸爸三人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字,同意天天身故后捐出器官。
最痛的离别 临终前还捏奶奶的手
4月2日凌晨2时许,已进入深度昏迷的天天,突然血压上升,呼吸渐渐微弱,医生立刻为其实施了气管插管,为他持续给氧。
10分钟后,天天血压慢慢降了下来,呼吸渐趋平稳。奶奶陆元秀进入监护室,握住了天天的手。“天天的手暖暖的,他还回捏了我一下。那一刻我还在期望,是不是会有奇迹发生。”之后,奶奶又回到门口等候。
3时50分,当神情恍惚的陆元秀再次被医生唤去看望天天时,她顿时明白,已到了最后告别的时刻。“天天,天天……”泪如雨下的奶奶轻声唤着,但天天只静静躺着,已没有回应。
陆元秀最后一次仔细端详着天天圆圆的小脸。在仿佛凝固了一样的时间里,她突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唯有流泪。以前,天天每晚睡觉都会捏着奶奶的手,此时,天天的手还是暖的,就像睡着了一样。
就这样,在这种撕心裂肺的痛中,天天的呼吸和心跳,渐渐停止。监护仪上,拖出一条直线……
4时15分,天天静静地走了。
1小时后,天天体内珍贵的两肾和肝脏,随医护人员来到了同济医院的手术室。
最好的纪念 和妈妈永远“在一起”
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病房内,天天的母亲周璐彻夜未眠。5时15分,一看到医护人员的到来,她已明白了一切。
在医生面前,她没有流泪,只是低沉地问了一句:“马上就要做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一笔一画地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名字。
待医生离去,几位姨妈过来搀扶时,她忽然控制不住自己,捂住脸无声地哭起来。姨妈们想去安慰她,却也忍不住号啕大哭。
6时38分,好不容易擦干眼泪的周璐,被推进手术室。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两台手术也在同济医院手术室同步开启。
天天的左肾,被移植入周璐的身体左侧。从此,天天将与妈妈永远在一起。他的右肾,则进入了21岁的襄阳女孩冯晶(化名)体内。天天的肝脏,则在27岁的武汉小伙文军(化名)身体里安家。
从早晨8时一直到中午11时,同济医院组织了器官移植研究所最强大的手术阵容,将天天生前的愿望完美实施。天天的生命,在三个人的身上延续。不过,另外两位移植对象并不知道天天的存在。“我们不会告诉患者器官的来源。对于他们来说,重生就是最好的纪念。”手术医生蒋继贫教授说。
天天生前,周璐喜欢握着天天的手,这样能让她心里踏实一些。4月2日,在家人和一些荆州市民的陪伴下,天天魂归天堂。
我要带着儿子的肾好好活下去
“长大了,你要干什么啊?”“我要当兵,打坏人,保卫祖国、保护妈妈!”“妈妈生病了,我要保护她,我要救她……”每次说起与天天的这段对话,周璐的心就痛一次,泪水止不住往外流。
4月2日下午4点多,周璐已从麻醉中完全苏醒。“你有尿了,都正常。”医生告诉她。这是她患尿毒症两年半第一次有自己的尿。周璐没笑,剧烈而压抑的情绪让她甚至连眼泪也没有。
她得知,清晨,在爸爸、爷爷、奶奶、外婆的陪同下,她最亲爱的宝贝已在汉口殡仪馆火化,亲人们带着他一起返回家乡。
周璐手机中的天天,很可爱很可爱,这个懂事又孝顺的孩子总是尽量不将自己的痛苦传递给妈妈。
周璐接受采访时说,每次去监护室看天天,都希望孩子能主动亲亲自己,而看到儿子一天天的衰弱下去,最后只能将嘴巴嘟起来,以示:妈妈,我亲你。看到这一幕,周璐都会捧着心口痛哭。周璐泪水不断滚落,她说,眼看孩子救不活,万念俱灰,但在家人的劝说下,她接受了这一建议,“未来,我只能努力保重身体,带着儿子的肾好好活下去。”
重生 是最好的纪念
除了救妈妈,天天另一个肾和肝脏,也成功植入两位患者体内。21岁的冯晶(化名)来自襄阳,两年前被确诊为尿毒症,原本妈妈要为她捐肾,但术前检查发现,妈妈的肾脏本身也存在问题,只有等待外来肾,等了两年,等来了天天,这位小天使给了她重生的机会。
27岁的文军(化名)是武汉人,因为乙肝肝硬化,急等换肝保命,同样是天天给了他重生的机会。
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知水介绍,器官移植登记分配系统,当供体资料上传,就会出现相应匹配的受者信息。因为区域就近原则、血型配点原则、年轻原则、等待原则等多重因素,天天的器官移植给了她妈妈,还有两位患者。
直至2日上午12时45分,三台移植手术全部成功。冯晶的妈妈说,本来不知道是谁救了女儿的命,“但这么多记者,再听病房里的人说,我才知道是一位7岁的小孩,我也是做妈妈的,我的心跟着痛,只是希望周璐能带着天天的肾,坚强努力活下去,她和儿子永远在一起。”
回家 是最不舍的背影
伴着三位重症患者的新生,天天魂归天堂。
4月2日早晨8时,天天的遗体被送入汉口殡仪馆。当记者打电话给奶奶陆元秀时,那端的她一直声音哽咽,无法多言。此时,来见天天最后一面的人群中,除了奶奶,还有父亲和爷爷,以及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们。
11时许,奶奶陆元秀抱着天天的骨灰,踏上了回荆州的火车。
这几天下来,几乎没合过眼的陆元秀已经疲累不堪,但一路仍紧紧抱着孙子的骨灰盒,因为她曾答应要带天天回家。
她说,天天年后就来武汉治疗了,一直到离世,孩子也没回去过。“孩子这么小,在武汉走了,他哪会记得回家的路呢?”火车上,每到一路口,陆元秀就会对怀里的天天说:“天天不怕迷路,奶奶带你回家!”
2日下午2时55分,火车抵达荆州。荆州市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队以及陌生的网友和市民,一拨拨地自发赶来,他们手中的标语迎风飘扬:“小天天,我们来接你回家!”
下午3时40分,天天的家人带着他的骨灰,来到荆州市雨台山陵园。
在下葬时,奶奶陆元秀泣不成声,一次次瘫倒在地。她不断说着:“奶奶把你带回家了,你知道吗?”看到这一幕,志愿者和网友们纷纷抹泪。
雨台山陵园里的一块墓碑上,镌刻着所有捐赠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名字,共有16人,而小孝天,也将出现在他们当中,成为第17位。
小天天,安息吧!只愿天堂没有病魔,在那里,只有妈妈温暖的怀抱和永不分离的爱。
最难的抉择 母亲43天才决定移植
2006年12月出生的天天,聪明伶俐,招人喜爱。2012年5月9日,奶奶陆元秀带着5岁多的天天外出时,发现孩子走路总往前倾,便带着他到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天天的脑部长了肿瘤,必须马上手术。
一家人带着天天在武汉同济医院做了手术。好景不长,2013年9月19日,天天的病复发了,出现呕吐症状,并且越来越剧烈。今年元旦过后,因脑瘤压迫视神经天天已双目失明,2月11日他只能完全瘫在床上,不能动弹。
天天两度病倒,妈妈周璐的天也塌了。34岁的周璐也是一个病人,在2011年11月,也就是天天得病前半年,她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必须靠透析维持生命。天天脑瘤复发,周璐也忍着病痛,在透析间隙照顾他。
2月11日,天天再度入院抢救。陆元秀看着憔悴的儿媳说:“孩子可能救不活了,等他走了,把他的肾移植给你吧。”这一想法遭到周璐的强烈反对。而懂事的天天却说:“我想救妈妈!我想保护妈妈!”
3月28日,周璐终于点头同意,陆元秀、周璐和天天的爸爸三人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字,同意天天身故后捐出器官。
最痛的离别 临终前还捏奶奶的手
4月2日凌晨2时许,已进入深度昏迷的天天,突然血压上升,呼吸渐渐微弱,医生立刻为其实施了气管插管,为他持续给氧。
10分钟后,天天血压慢慢降了下来,呼吸渐趋平稳。奶奶陆元秀进入监护室,握住了天天的手。“天天的手暖暖的,他还回捏了我一下。那一刻我还在期望,是不是会有奇迹发生。”之后,奶奶又回到门口等候。
3时50分,当神情恍惚的陆元秀再次被医生唤去看望天天时,她顿时明白,已到了最后告别的时刻。“天天,天天……”泪如雨下的奶奶轻声唤着,但天天只静静躺着,已没有回应。
陆元秀最后一次仔细端详着天天圆圆的小脸。在仿佛凝固了一样的时间里,她突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唯有流泪。以前,天天每晚睡觉都会捏着奶奶的手,此时,天天的手还是暖的,就像睡着了一样。
就这样,在这种撕心裂肺的痛中,天天的呼吸和心跳,渐渐停止。监护仪上,拖出一条直线……
4时15分,天天静静地走了。
1小时后,天天体内珍贵的两肾和肝脏,随医护人员来到了同济医院的手术室。
最好的纪念 和妈妈永远“在一起”
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病房内,天天的母亲周璐彻夜未眠。5时15分,一看到医护人员的到来,她已明白了一切。
在医生面前,她没有流泪,只是低沉地问了一句:“马上就要做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一笔一画地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名字。
待医生离去,几位姨妈过来搀扶时,她忽然控制不住自己,捂住脸无声地哭起来。姨妈们想去安慰她,却也忍不住号啕大哭。
6时38分,好不容易擦干眼泪的周璐,被推进手术室。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两台手术也在同济医院手术室同步开启。
天天的左肾,被移植入周璐的身体左侧。从此,天天将与妈妈永远在一起。他的右肾,则进入了21岁的襄阳女孩冯晶(化名)体内。天天的肝脏,则在27岁的武汉小伙文军(化名)身体里安家。
从早晨8时一直到中午11时,同济医院组织了器官移植研究所最强大的手术阵容,将天天生前的愿望完美实施。天天的生命,在三个人的身上延续。不过,另外两位移植对象并不知道天天的存在。“我们不会告诉患者器官的来源。对于他们来说,重生就是最好的纪念。”手术医生蒋继贫教授说。
天天生前,周璐喜欢握着天天的手,这样能让她心里踏实一些。4月2日,在家人和一些荆州市民的陪伴下,天天魂归天堂。
我要带着儿子的肾好好活下去
“长大了,你要干什么啊?”“我要当兵,打坏人,保卫祖国、保护妈妈!”“妈妈生病了,我要保护她,我要救她……”每次说起与天天的这段对话,周璐的心就痛一次,泪水止不住往外流。
4月2日下午4点多,周璐已从麻醉中完全苏醒。“你有尿了,都正常。”医生告诉她。这是她患尿毒症两年半第一次有自己的尿。周璐没笑,剧烈而压抑的情绪让她甚至连眼泪也没有。
她得知,清晨,在爸爸、爷爷、奶奶、外婆的陪同下,她最亲爱的宝贝已在汉口殡仪馆火化,亲人们带着他一起返回家乡。
周璐手机中的天天,很可爱很可爱,这个懂事又孝顺的孩子总是尽量不将自己的痛苦传递给妈妈。
周璐接受采访时说,每次去监护室看天天,都希望孩子能主动亲亲自己,而看到儿子一天天的衰弱下去,最后只能将嘴巴嘟起来,以示:妈妈,我亲你。看到这一幕,周璐都会捧着心口痛哭。周璐泪水不断滚落,她说,眼看孩子救不活,万念俱灰,但在家人的劝说下,她接受了这一建议,“未来,我只能努力保重身体,带着儿子的肾好好活下去。”
重生 是最好的纪念
除了救妈妈,天天另一个肾和肝脏,也成功植入两位患者体内。21岁的冯晶(化名)来自襄阳,两年前被确诊为尿毒症,原本妈妈要为她捐肾,但术前检查发现,妈妈的肾脏本身也存在问题,只有等待外来肾,等了两年,等来了天天,这位小天使给了她重生的机会。
27岁的文军(化名)是武汉人,因为乙肝肝硬化,急等换肝保命,同样是天天给了他重生的机会。
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知水介绍,器官移植登记分配系统,当供体资料上传,就会出现相应匹配的受者信息。因为区域就近原则、血型配点原则、年轻原则、等待原则等多重因素,天天的器官移植给了她妈妈,还有两位患者。
直至2日上午12时45分,三台移植手术全部成功。冯晶的妈妈说,本来不知道是谁救了女儿的命,“但这么多记者,再听病房里的人说,我才知道是一位7岁的小孩,我也是做妈妈的,我的心跟着痛,只是希望周璐能带着天天的肾,坚强努力活下去,她和儿子永远在一起。”
回家 是最不舍的背影
伴着三位重症患者的新生,天天魂归天堂。
4月2日早晨8时,天天的遗体被送入汉口殡仪馆。当记者打电话给奶奶陆元秀时,那端的她一直声音哽咽,无法多言。此时,来见天天最后一面的人群中,除了奶奶,还有父亲和爷爷,以及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们。
11时许,奶奶陆元秀抱着天天的骨灰,踏上了回荆州的火车。
这几天下来,几乎没合过眼的陆元秀已经疲累不堪,但一路仍紧紧抱着孙子的骨灰盒,因为她曾答应要带天天回家。
她说,天天年后就来武汉治疗了,一直到离世,孩子也没回去过。“孩子这么小,在武汉走了,他哪会记得回家的路呢?”火车上,每到一路口,陆元秀就会对怀里的天天说:“天天不怕迷路,奶奶带你回家!”
2日下午2时55分,火车抵达荆州。荆州市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队以及陌生的网友和市民,一拨拨地自发赶来,他们手中的标语迎风飘扬:“小天天,我们来接你回家!”
下午3时40分,天天的家人带着他的骨灰,来到荆州市雨台山陵园。
在下葬时,奶奶陆元秀泣不成声,一次次瘫倒在地。她不断说着:“奶奶把你带回家了,你知道吗?”看到这一幕,志愿者和网友们纷纷抹泪。
雨台山陵园里的一块墓碑上,镌刻着所有捐赠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名字,共有16人,而小孝天,也将出现在他们当中,成为第17位。
小天天,安息吧!只愿天堂没有病魔,在那里,只有妈妈温暖的怀抱和永不分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