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震源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安徽数字地震台网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记录到的ML2.5~5.0级地震,根据中小地震震源参数测定原理,利用多台多地震联合反演Atkinson方法和Moya方法分别计算了安徽地区地壳平均非弹性衰减因子Q值和安徽24个省属专业地震的台站场地。在此基础上,运用遗传算法求得安徽地区96个地震事件的震源谱参数,进而根据Brune中小地震圆盘模型计算其拐角频率、地震矩、应力降、矩震级、震源尺度等震源参数,并分析其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地区中小地震的ML震级与其他震源参数之间存在一
其他文献
选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记录,利用CAP方法反演福建漳浦海域2016年6月18日ML4.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震级M_W为3.7,节面Ⅰ走向85°、倾角82°、滑动角-167°;节面Ⅱ走向353°、倾角77°、滑动角-8°;最佳深度分布于11 km附近。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走滑型断层,东西向节面为断层面,节面走向与震中附近的滨海断裂走向存在差异,滨海断裂是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小,漳浦
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水汽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大气探测手段。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和广东省地震局建设的广东省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正> 在实验室中,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反应常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以排除空气的干扰,对于有气体组分的反应,则要防止反应物或产物的逃逸损失,因而要求反应器的搅拌轴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