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向下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今年以来的跌幅,市场并未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因而投资者信心愈加受挫
  
  牛市的回调整理,还是熊市的征兆?今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惊心动魄的反转,正在加重投资者心目中的疑问。
  在上证指数10月12日创出6124点的历史高位之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沪深两市一路下行,11月22日跌破5000点大关;截至11月23日收盘,两市跌幅已经超过18%。
  更让投资者手足无措的是,面对这轮跌幅,市场并未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而投资者信心愈加受挫。
  
  无症状下跌
  
  分析报告的理由都是相近的。首先是获利回吐。从今年年初至今,A股市场已经上涨了200%,无论机构还是散户都赚得盆满钵盈,对于这样的涨幅来说,目前的调整幅度其实并不大。
  “一个涨了这么多的股市,不调整倒是有点不正常了。”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说。
  其次是周边市场的影响。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同期海外资本市场普遍步入调整,尤其香港市场近期的持续暴跌,对A股市场股指重心下移产生了直接的拖累作用。事实上,近一个月西方成熟资本市场出现的普遍回落行情,主要还是受到美国次级债事件拖累。而因资本项目普遍未完全开放,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金砖四国”经济体,受美国次级债事件的直接负面影响相对有限。
  第三个原因是股指期货的推出没有时间表。不久前市场曾有传言说股指期货会在12月28日推出,前提是市场能够回落到5000点左右,于是市场的下跌被认为是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做准备。
  被视为肇事者的还有商业银行收紧信贷、新股发行提速等等,凡此种种,对于这一轮突如其来的暴跌行情都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很多分析师纷纷直言看不懂。
  与此同时,主流证券媒体仍然充斥着一片看多之声。《证券时报》对72位基金经理进行的调查显示,四成基金经理认为明年上证指数将冲上8000点。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表示,“我们继续维持目前A股已处于相对低风险区域的观点,11月22日A股市场再度出现加速下跌行情,应是一个难得的适度增仓机会。”
  相形之下,国际投行则掉头向空。高盛日前发表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市场高涨的情绪和充裕的流动性,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动A股市场达到难以为继的高水平。但由于对盈利增长、利润率和估值方面的担忧,高盛预测A股市场在明年的回报率将为负11.3%,原因主要是来自美国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将导致外部需求减弱,而高企的A股估值亦让股市带来受压风险。
  对比香港股市,高盛认为当前的H股估值较为合理,A股估值则缺乏支撑,H股和A股预期市盈率估值倍数的合理区间分别为16倍-20倍和26倍-29倍。高盛对明年指数更是作出了明确的预测,称明年年底A股沪深300指数将达到4700点。
  摩根士丹利报告也认为,A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盈利泡沫”,其中国策略师娄刚甚至以“皇帝的新衣”形容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娄刚称,如果不包括保险类企业的业绩在内,A股公司今年三季度的每股盈利增长(EPS)将由上半年的67%跌至59%;如果剔除投资和非经常性收益,今年的核心市盈率高达50倍,这明显存在着巨大的泡沫。
  
  政策市考验
  
  来自中国证监会的信息显示,当前其主要政策目标是防止股指大幅波动。
  “5000点,也不低呀。”中国证监会的一位人士说,应该逐步建立起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蓝筹股理应获得市场追捧。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一两个月前,各家机构就已经纷纷出货,目前基金的仓位也不到70%,当前套牢的主要是中小散户的资金。
  纵观中国股市发展十余年的历史,每次市场的大幅波动都伴随着政策倾向的变化,监管层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走向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的最显著特征。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在中共十七大期间,就曾专门谈论过市场化与政府调控。他表示,证监会一直按照市场规律依法加强监管,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但是,市场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市场的成熟程度。竞争的不充分、信息的不对称、市场机构的不健全,都会影响市场的有效性。当市场不够完善、市场行为扭曲而导致市场失灵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可避免,也非常必要。
  “判断监管层的心理底线是我们的首要工作。”一位基金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一旦监管层认为指数高了或者低了,我们就要顺势运作,否则会吃亏。”这一情势下,A股显然仍未摆脱政策市的阴影。事实上,市场利益相关者正在利用管理层的思维定式,引导其干预市场。对于监管层而言,这不啻一个传统而现实的考验。
其他文献
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于2007年12月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07年四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52(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2007年三季度高0.61点,为2004年以来平均值(图1)。调查表明,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态势的信心平稳回升。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前经济整体向好,但投资、货币信贷增长偏快,流动性过剩尚难缓解,运行热度仍然偏高;外贸失衡问题、通货膨胀压力趋于缓解;资产
期刊
日前,一个名叫袁宏伟的中国商人受到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袁宏伟是湖南神力公司的老板,该公司于1989年在湖南浏阳成立,主要从事胶粘剂的研发、生产和贸易。神力公司旗下主要产品使用的品牌叫ABRO。  不过,在美国有一家公司的名字就叫ABRO(ABRO Industries Inc,下称美国爱宝),1939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成立,也主要生产粘合剂。据称,美国爱宝在粘合剂业内的地位就如同“可
期刊
印尼前总统,2008年1月27日在雅加达去世,终年86岁    听闻前总统苏哈托死讯后几分钟,马可,雅加达城的一个民兵头目,身着迷彩服,冲到苏哈托家中,保卫后者位于岑大拿街的住所。“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死了,我就像失去了亲人。他是我们组织的保护人。”他说。  300多名民兵,加上印尼特种部队(Kopassus)的一些士兵,在岑大拿街上列队,向这位“家长”表示最后的敬意。苏哈托是1月27日下午1时
期刊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过低、负利率长期存在,是中国经济中不正常的严峻现实,必须加以正视,改革调整    虽然时近年终的中国经济欣欣向荣,引来国际舆论颇多首肯之声,我们还是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听到冷峻而坚决的部署:“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当承认,这是令人欣慰的正确决策。  中国经济究竟是过热还是偏快?目前的通胀究竟是结构性的还是实质性的?不同的看法可以继续争论下去;但历
期刊
美国次贷危机、国内通货膨胀压力、A股不稳定及QDII变数,是H股最大的几种不确定性所在    经过8月中到10月底的疯狂上涨,11月H股终于随着外围市场波动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在一个月内,H股指数下跌15%,红筹股指数下跌10%。   未来一段时间,H股走势仍然有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次贷危机是否会进一步恶化,现在仍然未有定论。   虽然美国股票市场因为对联储12月再次减
期刊
随着监管风险加大,互联网创业者的黄金时代行将过去    1996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向北1500米,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接入公司瀛海威的办公室,中国第一代网民的记忆从此开始。随后的1997年,中国出现了一批后来大名鼎鼎的网站——网易、四通利方论坛(新浪的前身)、chinabyte、搜狐。   11年过去,中国的互
期刊
近期公布的年度经济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4%,这已是中国经济增速连续第五年达到或超过10%。  同时,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远超2007年初确定的目标3%。  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引发了种种忧虑。2007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2008年宏观调控主要任务定位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基调
期刊
(UB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财经》杂志 [2007-11-24]     亚洲股价已经很贵,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难再大涨,亚洲企业利润已进入成熟期——此轮下跌后,未来或有更大幅下行    最近数周,次贷危机再度引发动荡,全球投资者的恐惧心理令市场持续下跌。8月曾经有过一轮类似的神经紧张。但亚洲市场在其后的两个月里持续走高,除了台湾地区、泰国和日本,其余各国(地区)的指数都在2007年10月达到历史高
期刊
手机电视标准乱象的实质症结,是公共权力部门化、垄断化    在纷繁的当代中国经济活动中,手机电视标准进入国家测评,本是一桩专业性很强、关注度较低的事件。然而,在国家测评大考前夕的11月9日,本当“应考”的广电系统相关机构突然宣布不参加此次测评;至原定测评日11月14日当天,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又发出紧急通知,继续推行自己选定的行业标准(CMMB标准)第四部分。“国标”受阻、“行标”挺进以如此显著且
期刊
升值能否降低外贸顺差?根据中国的经验,名义汇率自2005年来升值10%后并没有导致顺差下降,相反,顺差继续大幅扩大,达GDP的9%。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美元同期在贬值,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太少。这似乎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也与日本过去30年的经验相违背——日元大幅升值并未消除日本外贸顺差,也没有削弱日本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短期内对中国出口及进口的影响并不确定。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