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间凝结风景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更如此,静心研磨,不急于求成,方成大器。
  君不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耻辱,十年教训,终雪耻称霸;书圣王羲之身临墨池,苦练点横撇捺,迎送了多少个黎明黄昏;台湾导演侯孝贤七次闯入戛纳影展,二十年来有如一磨镜老人,终摘桂冠……他们的传奇,旁人无法复制,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用时间凝结风景。
  然而,却总有一种灰色,印在历史的长轴中,挥之不去。秦始皇十三岁登基,二十一岁亲政,灭吕相,平叛乱,荡灭六国,一统文字度量衡。这样的神速,在历史的长河里,鲜有君王与之媲美。可是,一帆风顺却是他的悲哀,所以他不懂得静心精研,而是急于成就万世千秋的皇帝梦,坑杀儒生,焚毁经典,修阿房,筑长城……结果如何?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个国家在组建伊始就急功近利,而不休养生息,哪来的民力财力构筑梦想的大厦?
  人生如酒,越久越醇;人生如镜,越磨越亮。只有以时间为钻为坛,用心雕琢沉淀,方可光亮恒新,芳香永溢。在这个光怪陆离、浮躁成风的社会,做学问、搞艺术尤需磨镜精神。
  一个农家小伙儿,心中怀揣着一个梦——描写一部以白鹿村为背景的历史大戏。于是,他凭借一本新华字典,翻阅大量史料,对这个世界静心观察,潜心思考,一笔一画地描绘,酝酿沉淀二十余载,一部文学史诗《白鹿原》横空出世,震惊文坛。他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因街边闪烁的霓虹灯而乱了眼,也不为五彩的浮华而迷了心,耐心地磨着自己的性子,沉淀着自己的心灵,夯实着创作的根基,终在文学天地驰骋。若不静心研磨,陈忠实又如何能穿越岁月的喧嚣,直达梦想的彼岸?
  “板凳要坐十年冷”,对学问和艺术的研究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长期静心研磨方能致远。“一天三幅画,一幅卖不出;三年一幅画,一天即卖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身边却有太多忙碌的学者:忙于著书立说,忙于晋升职称,忙于参评大奖,忙于拿课题项目,忙于成名成家,忙于四处讲学……真正能如董仲舒般面对满园春色不为所动,专心治学,不求闻达,三年不窥园者又有几个?殊不知,如果心态浮躁,吝啬于时间的研磨,很快就会被时间抛弃,甚至贻害无穷。我们应该冷却浮躁的内心,在时间的汪洋里凝结成彼岸的风景。
  东坡曾言:“人生无味是清欢”。你若真能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心态,沉淀自己,磨砺自己,即使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时,清欢也自会来吧?
  (编辑:于智博)
  评点:孙海英
  围绕中心,分析透彻,文章引用大量古今事例和名家名言进行论证,说服力强;材料丰富,所引事例涉及古今多个领域,有详有略,内涵丰富;引用名家名言、民间俗语,更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趣味;文章多处使用排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论证的气势,且富有文采。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它不繁华也不热闹,若说一定要找出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大概就是它处于一片美丽优渥的土地上——江南,是的,就是江南。对于这片孕育并滋润着自己成长的土地,我心中的喜爱自是不必多说。有时若有幸碰到关于江南的书籍,虽没有达到手不释卷的地步,但也总想多看两眼。  当然,凡事也有个例外,有两类关于江南的丛书我是不愿去碰的,一类是所谓的“思乡”,或许是因为我年龄尚小,不曾在外漂泊,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