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后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第二炮兵总医院采用PPH治疗2152例环状内痔和环状混合痔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中位随访73个月,术后早期出现急性尿储留360例(16.7%),给予短时留置导尿处理;吻合口出血45例(2.1%),予以再次手术缝扎或镜下电凝、止血夹
【机 构】
:
100088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肛肠外科全军肛肠病专病中心,100088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肛肠外科全军肛肠病专病中心,100088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肛肠外科全军肛肠病专病中心,100088北京,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后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第二炮兵总医院采用PPH治疗2152例环状内痔和环状混合痔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中位随访73个月,术后早期出现急性尿储留360例(16.7%),给予短时留置导尿处理;吻合口出血45例(2.1%),予以再次手术缝扎或镜下电凝、止血夹止血;肛门会阴部持续性疼痛30例(1.4%),给予局部对症或取出吻合钉处理;血栓性外痔形成28例(1.2%),给予保守治疗或行血栓性外痔剥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轻度肛门失禁112例(6.3%),肛门坠胀和排粪急迫感50例(2.8%),予以保守治疗和功能锻炼,症状恢复;吻合口狭窄4例(0.2%),予以扩肛治疗后治愈.术后复发82例(4.6%),其中28例再次行PPH治愈;54例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PPH治疗环状内痔和环状混合痔比较安全。
其他文献
患者男,62岁.因"痔手术后10 d,肛门出血2d"于2012年3月16日入院.患者10d前因痔在当地县级医院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后觉腹胀不适,无腹痛,2d前患者开始出现肛门出血,呈鲜红色,经输血、吻合口局部缝合止血等处理后,无明显好转而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瘦,贫血面容,腹部膨隆,全
先天性胃壁缺损是新生儿外科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死亡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其存活率.现将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先天性胃壁破裂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5d,早产儿2例,体质量2.2~3.8(平均2.9)kg.出生后1~4 d发病,14例患儿自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小于6h,另1例患儿发病至就
肛管肛管的准确定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长度描述不一,一些教科书将肛管定义为从齿状线至肛门缘,长约3~4cm,显然混淆了解剖学肛管和外科学肛管,应予更正。
预防性结肠造口和末端回肠造口是外科很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一般手术后3~6个月行造口还纳,但手术后伤口感染率可高达18.3%[1-2].自2006年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采用一种新的造口还纳手术,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选自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有预防性造口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4~68(平均56)岁.其中,低位直肠癌手
目的 探讨经肛-期直肠内拖出术(TOSEPT)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排粪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接受TOSEPT的5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按手术年龄分为新生儿组(21例,手术年龄在出生后1个月以内)和非新生儿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56例患儿手术时间(121.5±39.2)min,切除肠段(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糖尿病症状显著缓解并能长期维持,主要是因为术后胃肠道激素的改变,此外体质量下降、饮食减少以及其他的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随着其治疗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减重手术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主要手段。
患者 男,52岁,因“胸部查体发现食管中下段肿物1个月,要求手术”于2011年2月22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距门齿28~36 cm食管可见多条条索状黏膜隆起,表面黏膜尚光滑,病变食管管腔狭窄,内镜可通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ELWR)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ELWR治疗的31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胃GIST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5岁。肿瘤位于胃底22例,胃体前壁9例;肿瘤直径(3.3±1.5)cm。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了ELWR,无一例中转开
结肠癌手术的规范化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伴随全结肠系膜切除(CME)概念的建立,规范定义了结肠癌手术的解剖层次入路,同时,也为获得高质量控制标准的组织病理标本评估提供了可能.2010年卫生部公布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已经成为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的法律基础.但是,由于缺少手术细则而使“什么是结肠癌规范化手术”重新引起热议.笔者复习解读日本《大肠癌诊疗规范》(第7版)核心内容,检索200
本研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疗效。搜集从1992年1月至2010年3月发表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切除术的文献,不限任何病理分期,包括所有随机对照试验。高质量的非随机比较研究以验证T具为基础(非随机研究的方法学指标)。应用加权平均值差(WMD)以及比值比(DR)来比较两组的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