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补手”袁梅芳:18年热线服务成就“解忧奶奶”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梅芳在整理笔记

退休女工开通热线电话


  “喂,你好!我是袁阿姨。”这是70岁的袁梅芳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她戴着圆框眼镜,每次接电话,都是一边耐心倾听对方的诉说,一边用圆珠笔在本子上认真做记录。自2001年开通“袁阿姨热线”以来,她几乎每天24小时守在电话机前,写了60多万字的热线日记,无数次打开陌生来电者的心扉,帮助他们走出人生低谷。
  袁梅芳1949年出生在湖北省荆门市。13岁那年,母亲不幸因病去世,给年幼的她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作为长女,她帮着父亲挑起家庭重担,照顾年幼弟妹。20岁时,她满怀憧憬步入婚姻殿堂,但因和丈夫性格差异太大,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好在一双儿女乖巧、懂事,给袁梅芳的生活带来了一缕阳光。
  然而,1996年,这份支撑着袁梅芳的希望却破灭了。那时,她17岁的儿子正在当地一所重点中学念高一。有一天,一向比较温和的儿子因座位问题与同学发生争执,还动手打了同学。老师因此狠狠批评了他,并要求他在70多个同学面前做检讨反省自己。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一天天变得消沉起来,学习成绩也有所下滑。期末考试完从学校回来后,郁郁寡欢的儿子撕碎了成绩单,并偷偷服下一大把安眠药。幸亏发现及时,儿子送医后被抢救过来。看着苏醒后虚弱的儿子,袁梅芳喜极而泣,舍不得责怪分毫,她一个劲儿地说“人在就好,人在就好……”随后,她怜爱地问儿子想吃点什么,儿子说想吃饼干,她顾不得披上外套,赶紧跑到商店去买。就在这个间隙,一心求死的儿子走到附近的一条铁轨上,以卧轨自杀的方式告别了16岁的花样年华。
  引以为傲的儿子以这种惨烈方式离开后,袁梅芳的世界轰然坍塌,她终日以泪洗面。在悲伤和懊悔的双重折磨下,袁梅芳渐渐失去生活的勇气,于是偷偷积攒了200粒安眠药,打算在儿子离世一周年时,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儿子。幸好女儿看出端倪,哭着央求她:“妈妈,我已经失去一位亲人,不能再失去你。如果你想不开,我也不活了,跟你一起走……”袁梅芳突然醒悟:自己虽然失去了儿子,但还有一个女儿,身为母亲她不能撇下孩子不管。为了女儿,袁梅芳把悲伤压在心底,选择了活下去。
  尽管女儿一直劝解她,可袁梅芳始终都走不出来,浑浑噩噩地生活了5年。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袁梅芳听到荆门广播电台的“象山夜话”节目,她久久关闭的心门被节目所传递的人间温情打开了。在坚持收听一段时间后,她鼓足勇气拨通栏目电话,倾诉了自己的坎坷经历。当晚,有5位听众给她打来电话,纷纷鼓励她勇敢地走出来,去发现生活的意义。收到陌生人的真诚关怀和热心劝慰后,袁梅芳心里舒服多了,她在日记中写道:“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是化解痛苦最好的方法。”之后她每天都收听这个节目,并帮忙开导那些孤苦无助的人,逐渐得到听众的认可。很多人索要她的电话号码,节目之外给她打电话或写信咨询、倾诉。
  2001年12月23日,在客运中心工作的袁梅芳退休后,时间突然变得充裕起来。她想利用有生之年为社会做点什么,于是通过电台将自家电话公布出去,依靠当时每月仅仅482元的退休金,在自己家里自费开通了“袁阿姨热线”,24小时免费为社会服务。她渴望能在别人最绝望的时候拉别人一把,就像别人把她从痛失爱子的旋涡中拉出来一样。


袁梅芳担任奥运火炬手

做一个普通的“心灵补手”


  温暖的话语、贴心的关怀……“袁阿姨热线”的受欢迎程度让袁梅芳始料不及。每一个求助电话,她都尽可能提供帮助。
  2005年的一个晚上,已经躺下准备睡觉的袁梅芳接到一个女孩的电话。女孩哭着说:“我马上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了。”袁梅芳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便坐起身询问原因。这个来自荆门乡下的女孩是一家公司的出纳,几天前,单位要发工资,派她到银行取钱。由于女孩粗心大意,取款时没有当场清点,回去之后才发现少了1万块钱。女孩家境不好,刚参加工作两年,不知道如何去弥补这笔钱,想一死了之。在自杀之前,她忐忑不安地给袁梅芳打来电话。事情紧急,袁梅芳立即起床,打车连夜找到女孩。她跟女孩讲述了自己儿子的事情,劝导女孩不要做傻事,否则会给父母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整整陪伴女孩一天一夜后,女孩情绪稳定下來,放弃了轻生念头。回到家,袁梅芳每天都给女孩打电话。10天后,女孩打电话说事情已经解决,并感谢袁梅芳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或许是儿子的原因,袁梅芳格外关注有自杀倾向的倾诉者。此外,她对那些游走在犯罪边缘的求助者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怀。为了能更好地提供服务,袁梅芳还到武汉的一所大学进修心理学,并通过半年的封闭式学习,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袁阿姨,我想一死了之。在我死之前,我想把单位的21个人全部炸死!”一天,袁梅芳接到一个女孩的电话。女孩自称小张,说她和单位领导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被领导怀疑是小偷,被同事孤立。人设崩塌,她的精神几近崩溃。于是,她弄来烈性炸药,等待一个开会的机会……在两个小时的通话过程中,小张边说边哭,袁梅芳边听边跟着哭。听清事情原委后,袁梅芳决定向小张伸出援手。此后两个月里,袁梅芳与小张同吃同住,陪着小张找律师收集证据,到小张单位去跟她的同事、领导沟通。最终,袁梅芳帮助小张打破了流言,也打开了小张的心结。临别时,小张哭着说:“袁阿姨,您是我一生中最信任的朋友,更像我的妈妈。我想叫您一声妈妈,可以吗?”袁梅芳爽快地答应了,并拍了拍小张的肩膀,给了她一个坚实又温暖的妈妈式拥抱。   自开通热线以来,令袁梅芳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曾打算在春节期间行凶的湖北黄陂小伙。这个痴情的男孩,苦苦追了自己的心上人几年,原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哪知两人谈恋爱不到半年,女友果断提出了分手。男孩心有不甘,在电话里苦苦挽留女友,女友不为所动,于是男孩连夜从湖北赶到女友在广东的打工处,在她上班的工厂门口守了三天三夜,可还是没能等到女友。最后男孩又跑到女孩的老家去求情,结果被女孩的父母赶了出来。男孩心灰意冷,想到自己用心付出却遭到女友的狠心抛弃,他气不打一处来,决定在春节期间报复女孩一家。电话里,男孩絮絮叨叨地说着,并时不时问袁梅芳:“我对她那么好,她竟这样对我,她是不是该死?”袁梅芳听得胆战心惊,宽慰他:“孩子啊,你还这么年轻,千万别做傻事啊,人生不是只有爱情,美好的东西有很多……”男孩对袁梅芳的劝说置若罔闻,继续咬牙切齿地控诉昔日女友的罪状,末了,他痛哭流涕地叮嘱袁梅芳:“这事我只告诉了你,你不要跟别人说,我一定要杀了他们全家,让他们体会体会我的痛苦。”袁梅芳还想再说点什么,对方挂断了电话。袁梅芳愣在那儿,心里有些发慌,“报警”的念头瞬间闪过她的脑海,可转念一想,如果报警的话,一来男孩还没实施犯罪,二来可能会让他仇恨社会。怎么办才好呢?袁梅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那时,离春节还有三个月,袁梅芳整理了思绪后,决定先开导男孩,她每两天就给男孩打一次电话。男孩是块“硬骨头”,无论袁梅芳怎么说,男孩都充耳不闻。无奈,袁梅芳决定换一种方式,她给男孩写了一封近5000字的信,而男孩的回信却是嘲笑袁梅芳对牛弹琴,还随信寄来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和制造枪支的资料。袁梅芳继续保持两天一个电话、一周一封信的频率与男孩沟通。眼看离过年只有半个月时间,而男孩的态度还没有彻底转变,袁梅芳准备动身去女孩家,心想或许能碰上男孩。她计划如果到了现场还劝不动男孩,就报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腊月二十八的早晨,男孩终于被袁梅芳劝醒,打来电话说:“袁阿姨,我听您的。我不报复别人,春节后我去湖南打工,重新寻找幸福。”这通电话让紧张了三个月的袁梅芳如释重负,忍不住哭了起来:“太好了!你好好努力,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袁梅芳还给男孩汇了200元钱作为路费。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看着曾经为情所困差点误入歧途的男孩,在自己的开导下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袁梅芳倍感欣慰,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有意义的事坚持下去,以报答当年听众对自己的恩德。
  18年来,袁梅芳接到情感求助电话不计其数,有失恋的年轻男女,也有过不下去的中年夫妻。有一次,一个遭遇丈夫家暴的妇女找到袁梅芳求助。看到她浑身伤痕累累,袁梅芳心疼不已。袁梅芳陪着她找律师、上法院,历时一个月,最终法院判决女子与丈夫离婚,并判决男方补偿女方6万元钱。男方的母亲不服气,气冲冲地找到袁梅芳怪她多管闲事,并狠狠地扇了她一耳光。袁梅芳当时眼冒金星,泪如雨下:“这是我最委屈的时候,那一刻,我真想把电话线给拔掉。”可当手指伸向电话线时,她又缩了回来,因为被救助妇女眼神里的光芒,让她内心明亮起来。
  袁梅芳觉得,这些求助者的内心,因为生活的意外撞击而破了一个洞。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从这个破洞中逐渐流失,人就会逐渐偏离生活轨道,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就像当年的她自己。而她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心声,然后用自己的经验和爱心,帮助他们慢慢补上这个破洞,把他们送回原有的生活轨道。

18年坚持赢得诸多荣誉


  自从开通热线电话以来,接电话、回电话、看来信、写回信成为袁梅芳的生活主题。外人看起来枯燥辛苦的“电话生活”,袁梅芳却乐在其中。她粗略地计算过,从早晨六七点起床到晚上十二点睡觉,一天平均要接听十几个求助电话。短则半小时,长则三四个小时,最长的一个电话从晚上9点打到第二天凌晨2点。退休在家的袁梅芳比上班时还忙,她常常连续吃泡面,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她已年逾七旬,朋友建议她考虑自己的身体,缩短咨询时间,被她婉拒了。她的理由是:“我多帮一个人,就少一个痛苦的人。”
  袁梅芳有个习惯,每条来电、来访都做记录,18年來她记录了约60万字的热线日记。其间,她用坏8部座机、3台电脑主机,共接听求助电话13万余次,接待1.2万多次上门求助,劝阻98人犯罪,规劝102人放弃轻生念头,挽救129个家庭……有形的是数字,无价的是情义。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袁梅芳或许能够记清这些数字,但记不清18年来多少个夜晚因为求助者的泪水和叹息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也记不清是如何不断汲取向上的力量,在这些饱含血泪的人性背后的故事里,艰难地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袁梅芳曾经一度因为遭受非议,而产生关闭热线的念头。支撑她坚持下去的,不是她荣获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名公益事业新闻人物奖”“全国百名志愿者创新奖”“湖北省十大女杰”“荆楚楷模”等一个个荣誉,而是求助者期盼的眼神和孤独的心,以及当年自己在人生黑夜中所收获的人间温情。“如果我不伸出援手,他们或许在人群中微弱下去,甚至熄灭。”在袁梅芳眼中,这些响当当的荣誉离自己特别远,没有求助者卸下心事后那声响亮的“袁阿姨”贴近与温暖。“人在最绝望的时候,需要有人来拉一把、扶一下。如果不是经历丧子之痛,我不会开通热线,更不会对别人的痛苦有切身体会。”因为痛过,所以懂得。无论多难,她总能咬牙坚持。
  2019年3月30日,一则名为《现实版解忧杂货店》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袁梅芳在书桌前打着电话,倾听电话那头来电者的烦恼与苦闷。其实,这间只是由一个卧室改造而成的办公室,远没有《解忧杂货店》电影那般唯美、清新。没有看过《解忧杂货店》的袁梅芳,对于“解忧奶奶”这个称呼显得陌生,她笑说岁月不饶人,18年的时间,自己从“解忧阿姨”变成了“解忧奶奶”。她办公室的墙壁上张贴着“心理咨询、情感解困、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打开心结、化解仇恨、阻止犯罪”的工作宗旨,虽与只有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的简单陈设形成巨大的反差,但与旁边柜子里18年来积累的装订整齐的咨询资料,以及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一摞摞书信互相补充、交相辉映。
  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中年丧子的痛,因陌生人的帮助而愈合,痛苦过,所以懂得。18年来,为了这份“解忧”事业她自掏了7万多元,而她现在的退休金也才1000多元。她清贫而富有,她用金玉良言向身处逆境的人张开双臂,直到绝境中的他们看到希望;她很渺小,却用爱塑造了伟大,她是人间永不褪色的春天。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儿子太崇拜奥特曼了,痴迷动画片不说,各类与奥特曼有关的图书、玩具更是买了不少。平时,儿子经常自称奥特曼,模仿奥特曼的经典动作,嘴里则念念有词,十分可爱。  可孩子就是孩子,他喜欢的东西巴不得越多越好。有一次,我领他去逛商场,路过玩具区时,他又挪不开步了,还想要一个奥特曼玩具。我严肃地拒绝了他:“不能再买了,家里都一二十个了。”儿子一听,哭丧着脸,还好,掉了几滴眼泪便乖乖跟我回了家。  没想到,儿子
期刊
新生儿出生仅两天,就因重度窒息死亡。事发后,产妇追究医院的医疗过错责任,医院却以产妇系单身为由试图推诿赔偿。婴儿的生父不明,单身产妇是否享有完全请求权?2019年1月,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给出了答案。单身御姐难分娩,新生儿窒息而亡  2016年8月,家住常州市的周逸,意外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不禁错愕。  时年33岁的周逸,曾经有过一段婚史,因为不孕不育的困扰,导致她的婚姻触礁。离婚后
期刊
结婚时,爸妈给我10万元钱陪嫁,我妈对我说:“这10万元你要当成体己钱,不到万不得已别拿出来。”我明白爸妈用心良苦,怕我在婆家受委屈,有钱傍身,我就有了底气。  我得意忘形跟老公宣称,我有10万元私房钱,如果他惹我不高兴,我说走就走。老公故意气我说:“你嫁过来就是我家的人,你的钱就是我家的钱。”但说归说,老公从来没跟我问过这笔钱。  说句不厚道的话,爸妈不该一次给我10万元钱,这笔钱就像一根刺,时
期刊
1  当初,叶子第一次上门见准婆婆,觉得挺满意的。  刘庆他爸去世早,他妈靠着给人做保姆,把儿子拉扯成人。虽然家里房子不大,也挺老旧了,但屋里收拾得很干净,他妈看起来比叶子还腼腆,话不多,也没和她多寒暄几句,就进厨房做饭了,没多大一会儿,就炒了几个菜出来。叶子一尝,味道都挺不错的,心里对她的好感,无形中又多了几分。  叶子和刘庆结婚后,和婆婆来往并不多。婆婆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按说她可以好好享
期刊
1  当余泽把洗脚水往床边端来,喊着“老婆我来给你洗脚”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有事求我。余泽这人,我算是看透了,最近总是变着法儿地讨好我,肯定没安好心。  果然,等着我的简直是晴天霹雳!原来他老家有人想便宜出售地基,婆婆想去买过来盖房子。  大概很多人觉得能在老家盖房子是叶落归根,是好事儿,可这也得看具体情况。  余泽的老家距离县城起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在一个山沟沟里,整个村子只有两家商店,卖的不是过
期刊
刘红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儿时做过女侠梦、演员梦、裁缝梦,学习拿不到第一就很痛苦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从小就有探索太空的梦想吧?  刘红(以下简称刘):我从小做过很多梦,太空梦只是其中之一。我现在是大学教授,但我儿时的成长环境和“知识”二字相去甚远。我父亲在化肥厂工作,后来又去了油厂、酒厂,工作都是围着化工转。我对那样的环境是不感兴趣的。当时我哥哥在学校武术队当队长,练起武来虎虎生风,有一股英雄
期刊
从小喜欢英语,非科班出身“撞”入外交部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说你从小喜欢英语,什么时候崭露头角的?  张璐(以下简张):1990年,我上了初中。我不是那种呆板的死读书的学生,喜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各科成绩比较均衡。但我确实从那时起就很喜欢英语,在班里不仅是班长,还兼任英语课代表。初中毕业时,因为我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全校唯一被保送到省实验中学的学生。高中英语老师高德华说:“老师最忌讳学生不听讲,
期刊
1  春桃接到张家俊的电话,是晚上9点。张家俊说他正开会走不开,他女儿小晴高烧不退,家里保姆不会开车,没人送小晴去医院,希望春桃能帮个忙。  “没事,张总,您放心,我去照顾小晴。”春桃接完电话,立马从沙发上起身,穿了衣服就要出门。婆婆一看不高兴了,嘴里嘟囔道:“这么晚出门,是要见那个野男人吧?”  春桃懒得跟婆婆瞎扯,就算她解释了婆婆也不会信,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倒是儿子禾阳从屋子里出来,向春桃递了
期刊
编辑同志:  我女儿今年3岁,刚上幼儿园。幼儿园要求孩子午睡,但我女儿睡不着,经常被老师批评。请问,宝宝究竟需不需要午睡?不午睡会影响健康吗?  读者 汪莉  汪莉读者:  午睡对于孩子确实十分重要,主要有下面这四个好处:  1.增强记忆力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午睡可以帮助宝宝记住知识。如果宝宝不午睡的话,容易扰乱大脑的记忆存储,降低学习能力。  2.帮助长身体 睡眠对于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是
期刊
王占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板,专门经营珠宝材料。前不久,他带着公司的一批宝石前往香港参加珠宝展。  开展的第二天早上,王占正在展位前整理展品,两个衣着时尚的中年男女走了过来,盯着玻璃柜台里的两块石头看了一会儿,男子说:“能不能把这两块石头拿出来给我看看?”  王占愣了一下,那两块石头可以说是他的镇店之宝,看来,来者是识货的人。  他赶紧移步到柜台前,将两块石头用托盘捧给了客人。客人小心翼翼地将托盘放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