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才 气韵之脉络(节选)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成都艺术学院,研修于四川省诗书画院郭汝愚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及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成都市工笔画会常务副会长。
  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在《南北宗论》中将柔韧性用线的画山石的披麻皴法及水寒渍染的画法归为南宗,代表人物有王维、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米芾、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石涛、八大山人、“四王”等,把刚硬性用线的斧劈皴法类归为北宗,代表人物有李思训、李唐、马远、夏圭、沈周、文徵明、唐寅、赵伯驹、赵伯啸、吴伟等。北宗画家多属宫廷画家,南宗画家则多属文人士大夫。董其昌在《南北宗论》里没有贬低北宗画的意思,但他骨子里是崇尚南宗画的,这与他重“韵”的关系很大。他认为北宗画法,刚硬单调,虽能表现阳刚之美,但不能像南宗画法能表现阴柔、丰富、含蓄之美。董其昌以史学家的鉴古眼光欣赏那些“得之于象外”之画品,推崇那些有文气、有诗韵的画品。从根本上看,董其昌的绘画理论是在结合了魏晋时期人伦品鉴理论和“气韵生动”以及宋代苏轼、米芾等文人画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的理论灵魂仍以“气韵生动”为中心之轴,品画思维与宋代文人画理论有相同之处。如苏轼谓“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米芾认为李公麟师吴道子而不能去其气,所以“神采不高”,而董其昌自己“尚米而不学米”,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即是苏轼、米芾、董其昌对他们所品评的画家都非常钦佩,但又感其不足而遗憾。就此也可以看出,董其昌及其文人画理论目的是欲改造和完善绘画。文人画理论以“气”“韵”是否并举去品论绘画,强调主体的心性,至今,这在当代绘画思维中仍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
  其实,历来人们都在争论艺术史上背景的作用,风格个性表现以及它们的历史一直都被作为纯艺术问题来研究,研究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促成了文化意识与社会活动。了解历史,梳理传统绘画并非复古,而是借古鉴今,开拓艺术精神。“气韵生动”的理论,是历来画家与学者的研究问题。本文从“气韵”的脉胳去阐述,由古而今,以气韵的走向为线索,旁及哲学、文学等,是必要的。当绘画水准达到一定高度时,欲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提高自己文化的综合素质。而“气韵”的含义正是对画家自身学识修养的一种要求,也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一种体验。对历史的研究,不仅能了解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内在律动,揭示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一些本质特征,而且能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修养。


  然而,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必须要分清古与今的时代关系。古人如“元四家”等,我们可以去体味他们的绘画实际也是他们各自生活的侧影,即他们心性、思想、情绪的一种曲折表现。他们萧散、孤寂、苍茫、沉郁的画风,正是他们面对现实,寄寓自然观感的不自觉的流露。当今时代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着巨大差异,因此,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不仅只是去了解传统文化精神,而且要以当代的审美眼光去结合传统思维中的优秀成分,经过比对,思考取舍,随着时代的节奏,开拓自己的艺术精神,结合当今时代的审美要求,创新出具有当今时代风格意义的画品。























其他文献
1947年出生,福建诏安人。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翰墨书画院院长、新加坡书法家协会评议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交通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佛教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画历来一花独秀。中国画历来也是世界各国大博物馆争先收藏的藏品。中国画的民族情结深入人心,那种笔墨和审美融入骨髓,难弃难舍。但现在连“中国画”这个词都成了问
期刊
1947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196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刘海粟、陈大羽先生。现为深圳大学教授、文人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六)建立中国画的自信和自尊,从清理西方为中心的观念开始  西方为中心的观念,有点根深蒂固了,美术界结束“油画老大”的历史不过才几年(如果加上版画、水彩、水粉、雕塑等门类,现在西画在绘画界也仍占绝对优势)。用西画的观念看问题,已经成为我
期刊
1946年2月出生,山东临朐人。师从梁树年、郭北峦、白雪石先生专攻山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友联画院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和多家艺术馆收藏。  4.泼墨法:史传唐代画家王洽好酒,性疏野,酒酣将墨水泼于纸素,或山、或水,随成画作。宋代米氏父子以泼、积墨法作画,后人称为“米家山水”。近代张大千先生彩、墨合泼,随展个性。 
期刊
195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师从朱佩君女士。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文化促进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府书画研究院画师、成都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创作研究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对于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这一问题,在创作之初,工笔画作者对其考虑得较少,更多地是关注描绘对象的准确与否,也就是形似的问题,还无法顾及到形神兼备。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审美取向的提高,形似已无法解决创作
期刊
1938年出生,重庆人。1960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1962年跟朱佩君女士学习中国花鸟画,后自攻中国山水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山水画会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兼艺术委员会主任、成都国画院院长、成都市委统战部蜀都书画院副院长。  我们提倡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去体验。沉浸下去后,你将发现人民群众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祖国的河山是多么宏
期刊
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 。现为四川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西蜀花鸟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民进画院艺术总监、成都诗婢家画院院长、成都花鸟画会副会长、成都画院调研员及专职画家、《四川花鸟》主编、《诗婢家》主编。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
期刊
1957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
期刊
1957年出生,四川双流人。曾任成都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我从没见过他却很喜欢这个人。从年轻时散乱地读他的散文到后来集中地读他的《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人生不过如此》《八十自序》,再到更后来读关于他的传记、轶事等等,不管什
期刊
1963年出生,四川眉山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名家班”。曾任三苏博物馆馆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法国国家独立艺术家协会会员、巴黎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研究员及客座教授、法中艺术家创作交流协会名誉主席、苏轼水墨艺术馆文化总监。  我生于苏东坡故里,常感“有幸生于斯”,曾经有过快乐童年,然而父亲用心良苦,未及总角,
期刊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山水画会常务理事、 四川巴蜀画派促进会副秘书长、四川中国画学会理事(女画家委员会秘书长)、四川西部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四川长江画院国画院副院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