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注意偏向的变化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向的特点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前后的变化。方法:对28例难治性抑郁症(研究组)患者在MECT前和MECT后2、4、6、8周进行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测试,同时选择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28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之间反应时和注意偏向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反应时尽管MECT后较MECT前有显著缩短(P〈0.05),但始终长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对负性情绪图片刺激的注意偏向分尽管在MECT后显著降低(P〈0.0
其他文献
1病例患者女性,49岁,已婚,因“间歇发作性意识不清,行为紊乱,奔跑不避危险15年”就诊。患者自34岁时起无诱因下突发间隙性意识不清、行为紊乱,或手舞足蹈,或倒地肢体扭曲,或紧握双拳,
我们评估舒肝解郁胶囊和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
1病例男,49岁,因"行为异常,记忆力减退5年"于2011年6月15日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性格改变、冷漠、记忆及能力下降,2年后已不能胜任工作,生活能力也明显下降,购物困难,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1受体(DRD1)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疗效的关系。方法: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氯丙嗪(n=78)、利培酮(n=90)、氯氮平(n=132)单一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
1病例患者女性,32岁,汉族,因"渐起自言自语、怕见人、生活懒散4个月"入院。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既往史:对抗生素过敏。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生化全套,血常规,心脑电图均未见
1病例患者男性,47岁。因交替情绪高涨、低落近10年,复发情绪低落半年,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血钾均在正常范围,糖化血红蛋白6.2%(正常4
1病例患者,女性,17岁,高三学生。2011年5月份因为学习压力大,逐渐出现心情低落,兴趣减退,学习吃力,容易紧张,烦躁不安。既往无精神疾病或其他躯体疾病史。9月15日就诊,诊断:抑
1病例患者,女,37岁,因渐起话多,易激惹,睡眠差1周于2007年8月29日入院,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心境障碍,躁狂发作。予碳酸锂和奎硫平口服,第3天剂量分别为1.0mg/d和400mg/d。1周后患者症状
本研究对11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1对象和方法为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期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儿共129例,其中≤16岁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简述精神分裂症表观遗传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