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背根神经节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PV1)表达的变化。
方法取尾静脉置管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40~26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2 μg·kg-1·min-1 60 min;I组制备大鼠切口痛模型,同时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60 min;I+R组制备大鼠切口痛模型,同时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2 μg·kg-1·min-1 60 min;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60 min。分别于输注生理盐水或瑞芬太尼前24 h(T0)、输注停止后2、6、24和48 h(T1~4)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最后一次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6背根神经节,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背根神经节TRPV1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C组比较,R组、I组和I+R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背根神经节TRPV1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R组或I组比较,I+R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背根神经节TRPV1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
结论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形成的机制可能与背根神经节TRPV1表达上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