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的神秘铁管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素湖,位于中国西部青海省境内,人迹罕至,但湖滩边却布满了大量圆形铁管。有人猜测是史前智慧生物的鬼斧神工,有人猜测是外星人造访地球后留下的遗迹。神秘铁管究竟从何而来?又是谁将它们牢牢固定在这戈壁之中的崖壁上的呢?
  
  发现:神秘山洞惊现大量铁管
  
  1996年,作家白渔来到了青海小城德令哈,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新书积累素材。在此停留期间,他听到当地人说托素湖旁有许多神秘的铁管。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白渔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在距离德令哈50公里的巴音诺瓦山上,他终于找到了托素湖边那个传说中的神秘洞穴。
  这是一个三角形的洞,从洞顶到洞底有5米高,一根很完整的管子从顶到底一直伸到下面。这些管子或垂直插下,或深入到岩石内部,只露出一小段的长度,它们零零散散地镶嵌在洞穴周围,远远望去,极像一双双巨大的眼睛盯着访客。随后,白渔还在湖岸边发现了更多不规则的管状物,它们遍布在洞外的石头和沙地上,随处可见。
  学地质出身的白渔觉得有些蹊跷,当即从管状物上取下一些样品送去进行成分化验,化验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管状物的铁含量竟然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也就是说,在山洞里发现的是不折不扣的铁管。
  在这附近,既没有人长期定居,也没有现代的工业,那么这些神秘矗立在洞穴里的铁管究竟从哪里来,又是谁将它们牢牢固定在这戈壁之中的崖壁上的呢?这让见多识广的白渔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考察:谁是它们的制造者
  
  1981年7月24日,在我国的陕西、甘肃等地同时有目击者报告发现不明飞行物的踪迹,而且UFO最后消失的地方就是德令哈。有神秘铁管现身的托素湖正是位于德令哈的附近,难道这会是一个巧合吗?还是UFO与铁管之间有着什么不寻常的联系呢?
  白渔推测,德令哈这片神秘的地区,很可能是当初外星人到达地球之后,驻扎的一个基地,这些铁管恰恰就是外星人遗留下来的。
  2001年,一支科学考察队来到了托素湖,他们想要揭开这里神秘管状物的谜团。
  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实验室里,铁管的成分被确定。结果显示管状物主要是由黄铁矿和石英砂粒组成,而一般外星陨石的成分是镍、铁、镉,这种差异使地质专家对外星人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测试:铁管具有很强放射性
  
  研究似乎陷入僵局,这时一张无意中拍摄到的照片让地质专家们看到了希望。地震局的照片显示,铁管周围是黄铁矿,中心充满了石膏。200万年以前,这片地区形成了大量的石膏晶体,随着古湖的形成,这些石膏被淹没在了湖底,与黄铁矿相遇,黄铁矿就以石膏为附着物,慢慢经过化学沉淀,就形成了一个包裹层。后来管状物进入了浅水区,黄铁矿里的硫就被氧气置换出来,和水结合,形成了硫酸银,这样就可以很轻易地把石膏溶解掉,形成空心铁管。
  但这些神秘铁管的来历似乎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大家用伽玛仪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铁管都带有很强的放射性,比这边真正的砂岩要高到20倍左右。
  这使原本逐渐明朗的铁管形成之谜,再次笼罩上了迷雾。虽然中国西北地区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矿物,但为什么独独这些铁管的放射性会如此之强呢?
  看来石膏学说的确是无法完整地解释铁管形成的原因了,那么这些铁管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化验:铁管前身是植物化石?
  
  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另外一批科学家再次来到了巴音诺瓦山,高军平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来自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高教授也同样采集了一些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铁管表皮部分钾含量比较高,植物里面草木灰的钾含量一般比较高,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铁管的前身可能是植物的化石。
  高教授推测,数百万年前,托素湖边还分布着稀疏的森林,由于洪水的冲击,很多树木被深深地埋入湖底,在漫长的水底地质演化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管状物。
  这难道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终极答案了吗?
  论战:外星遗迹说PK植物化石说
  白渔认为管状物很有可能是外星智慧生物留下来的遗迹,高军平则认为管状物是植物化石。面对不同的结论,双方开始了论战,谁能够最后说服对方呢?
  问题一:铁从哪里来?
  白渔:管状物里含有大量的铁元素,那么,这些铁元素怎么会跑到植物里去呢?
  高军平:周边山地上发洪水以后带下来一些粗砂岩,还有一些含砾砂岩,同时把山上的树木或者湖边的树木冲倒以后。植物腐烂的过程中,可以析出很多的有机酸或者腐植酸,这时导致一些铁质在这里聚集,甚至形成黄铁矿。
  问题二:放射性从哪里来?
  白渔:树带着放射性,有可能吗?如果有可能,带放射性的树,这也是植物上的一个奇迹啊。
  高军平:在这种湖相沉积的砂岩里边,往往有些是含有放射性元素铀比较高的,在还原情况下,铀的迁移能力变差,沉淀下来,正好在植物化石附近,被砂岩吸附沉淀下来,所以导致局部的铀的含量增高,放射性增加。
  问题三:空洞是怎么形成的?
  白渔:树皮和树干哪一个更坚硬?是不是树干要坚硬,树皮要软得多,树干如果都烂了以后,成了空洞的话,树皮还存在吗?
  高军平:有机酸或者腐殖酸,在树中间是高浓度的,会往周围扩散,扩散到树皮的部分,跟砂岩开始接触,接触的时候这是一个界面,铁质在那个地方沉淀得最多,而铁沉淀多的时候,它相对来说是耐风化的。
  
  疑问:管状化石如何塞进岩石
  
  一切看起来似乎豁然开朗了,植物被泥沙覆盖,同时开始了湖底沉积,在泥沙形成砂岩的同时,被泥沙包裹的植物化石也形成了,最后随着湖底的抬升,它们一同露出了水面。
  但一个致命的问题出现了:根据对管状物的测年分析,它和岩石的沉积不会是同时的,岩石的年龄是几百万年,而管状物的年龄要年轻得多,仅仅只有十几万年的历史。那么,在岩石形成后的几百万年,是什么生物或什么力将化石塞进坚硬的岩石中,不留一点缝隙呢?我们无法解释,我们只能说这里存在着两种可能性,要么是测年误差过大,要么是植物化石成因理论有待完善。
  在几十万年前,这片广阔大地上究竟发生过什么?这些神秘物质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这些在没有进一步研究之前,仍是一个难以揭开的谜团。
其他文献
如何教小学生英语呢?书上只有几幅插图,几句话。怎么教?不能用强硬措施,不能用语法公式,这的确很难,似乎无从下手。那就得用技巧与兴趣来引导。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教学体
通过调查鲍店煤矿烧结空心砖厂周围地层及回采工作面的开采情况,采用概率积分法计算地表下沉及移动变形值,预测采空区发展趋势,评价拟建场地的稳定性,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该文从“并购双方资本存量对比状况、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企业基础结构性资产、市场资产对人力资本的配合和支持程度”三个方面,对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进行了
通过校内外的调研和教学实践发现,近几年高一新生无论是英语基础,还是学习品质,都比以前的学生要差些,这种现象在高中也是很普遍存在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如何及时弥补学生的学习
2018年9月29日上午,笔者一行3 人实地调研了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黄冢乡老赵楼村精准扶贫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理事长、老赵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进行交流,访谈了
留庄煤矿16煤16101工作面位于二水平南翼,对拉工作面,上、下面错距保持在3~5m之间,工作面机头机尾端头支护采用6架双锲调角梁,齐梁式布置,下山开采,煤层倾角平均为8°~15&#
根据岩石和围岩的蠕变机理以及软岩流变控制原则,建立海域第三系软岩巷道围岩蠕变最优支护计算方法,求出软岩支护的两个重要参数,即最优(小)支护力和围岩最大允许变形量。
只要每年的春节一过,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新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相关人员,就会积极投身到各项事务之中。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虽然是新的一年开始了,但合作社还是一如既往地
秋末的巴尔鲁克山,白桦、山杨在夕阳下泛着金光,染得山坡一片金黄。西望远处,位于哈萨克斯坦宽阔的阿拉湖,开阔的湖面烟波浩淼,在广袤的丘陵草原间,反射着夕阳的金光。  巴尔鲁克山,在20世纪70年代初因中苏边界战争而出名。而巴尔鲁克山发现大头小毛人的事件,更使它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访小毛人见证者    2004年10月1日,好天气。为了考察小野人,我和袁磊租了一辆三菱越野赛车,带上摄像机、照相机
目的:为探讨河南省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病毒基因的变异特征。方法:利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GV RNA;克隆入T载体并测序。结果;在300名义务献血员中发现1例庚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