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在《生物统计学》配对设计t检验中的应用与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ga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利用Excel对配对设计的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并以家兔在注射某种体液前的体温和注射后体温为案例详细阐述其分析过程及其注意事项,利用显著性概率P(T<=t)来判定结果更为简单一些。此外,配对设计中两组数据的个数在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配对t检验,如果两组数据的个数不同,则需要调整数据再进行分析。
  关键词: Excel 生物统计学 t检验 配对设计
  1.引言
  《生物统计学》是畜牧、兽医、农学、微生物、医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统计工具,越来越多的数据分析离不开生物统计学的原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有更多的软件被应用于《生物统计学》,如SPSS[1-4],Excel[5],SAS[6]等,但是不同的统计软件具有不同的统计特点,如Excel统计功能简单,操作方便,分析出来的结果更为直观,更适合《生物统计学》的初学者。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Excel对配对设计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并以案例的形式详细阐述其分析过程。
  3.2 t检验分析
  很显然,这是典型的自身配对设计,即注射前和注射后体温形成一个对子,因此我们选用配对的t检验来分析。在Excel中:工具 ?隰数据分析 ?隰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点击确定进行分析,然后会出现对话框如图2。输入区域:变量1的区域和变量2的区域,选择“注射前体温”和“注射后体温”原始数据区域。在“假设平均差”处填写0,表示原假设认为这两个样本的总体平均数相等。“标志”前根据需求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如果在变量1的区域和变量2的区域选择原始数据的时候把列上方的名字也选上了,此时就在“标志”打“√”,反之则在“标志”不打“√”。输出选项:输出区域处选Excel空白处,单击确定按钮。
  3.3 结果分析
  结果部分见图3所示,“t Stat”Excel计算出的t值,图3的最下方4项分别是单尾检验和双尾检验的结果,可以依据题意来选择哪个结果,一般情况是双尾检验。结果分析可以有以下两种途径:(1)可以根据P(T<=t)双尾的显著性概率直接判定,即P(T<=t)=0.000572153<0.01,所以家兔注射前和注射后体温有极显著差异(P<0.01)。(2)可以根据“t Stat”与t双尾临界值的比较来判断,即有|tStat|=5.189340346>2.262158887,所以家兔注射前和注射后体温有显著差异(P<0.05),要想看是否有极显著差异,则需要返回到图2中对显著水准“a=0.01”进行设定,再输出一次结果才可以确定最终的结果。
  4.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Excel对配对设计的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在结果分析部分有2种依据可以判定结果,利用显著性概率P(T<=t)来判定结果更为简单一些,P(T<=t)<0.01表示差异极显著,0.050.05表示差异不显著。如果根据“t Stat”与t双尾临界值来判断结果,需要在图2中将显著水准“a=0.05”和“a=0.01”设定两次,输出两次的结果才可以确定最终的结果,因此根据“t Stat”与t双尾临界值来判断结果相对烦琐一些。 配对设计还有一个特点,即两组数据的个数是一样多的,如果某一组缺失了一个数据,则在另一组与其配对的数据也得剔除才可以进行后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白俊艳,徐廷生,张小辉.《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上机实验改革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47-248.
  [2]白俊艳,贾小平,张小辉,等.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 ,34 (10 ) : 57-58.
  [3]白俊艳,武晓红,张小辉,等.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安徽农业科学,2015,43( 5) : 369-370.
  [4]秦立金.SPSS统计软件在生物统计课程中的探索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3):198-199.
  [5]韦若勋.生物统计学上机实验课中Excel互动教学方式的应用.高等教育,2013,8:185-186.
  [6]黄中文,张丹.生物统计与SAS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5):140-142.
  [7]张勤.生物统计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现今的教学活动实践中,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下追求整齐划一的平均发展,往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自觉性,这正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与改革的一大难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与推进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引导及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出符合高中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方能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分层教学应运而生,成了素
摘 要: 要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研究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配套的新教法,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动手操作,活动中学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形式。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形式  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这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共同的感受。只有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才能真正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彻底在身
摘 要: 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理解和应用新的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组织、引导和补充作用。  关键词: 自己完成 自我训练 自身解决 教师补充 自我检验  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条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先学后教-自学为主、师教为补”的教学模式是我研究数
摘 要: 在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严格要求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概念图是可以准确表达命题网络里面各种概念和相互关系的图解,该类概念图不仅能够当做教学策略,而且能够当做学生的学习策略。当前,概念图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及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概念图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教学中,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微课教学,尤其是在初中教学中,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的科目,一些知识学习相对抽象,通过微课教学,学生更加直观理解化学相关知识,促进学生不断学习与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微课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初中化学教学当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
摘 要: 中国传统道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如今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逐渐受到各地基础教育的重视。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对儿童成长过程中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学者经过大量考察发现,其存在某些误区。本文主要结合个别教育思想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基础教育 教育方法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