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炎症性及细小癌性病变的立体显微镜和病理组织学对比观察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胃癌细小病变的亚肉眼形态特征及其与慢性炎症性变化的鉴别,作者应用立体显微镜结合病理组织学变化对112例手术切除胃标本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说明:随着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病变的发展,胃小凹发生一系列规律变化,表现为“圆孔状”、“沟回状”及“网络状”等三种基本模式;早期癌性细小病变则表现为“平滑型”、“颗粒型”及“结节型”等三种亚肉眼类型。胃小凹炎症性模式的紊乱以至消失是早期癌性病变的基本特征,亦即是两者的鉴别界限。上述分类及鉴别界限均可用于放大胃镜的检查和诊断。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22例肝癌患者的血浆和红细胞内,以及另10例患者的肝癌、癌周和远处肝组织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肝癌组患者的血浆色氨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亚临床肝癌组患者的红细胞内色氨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而临床肝癌组患者显著高于亚临床肝癌组。临床肝癌组患者的红细胞与血浆的色氨酸比值也显著升高。肝癌组织中的色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远处肝组织,并与肿瘤体积显著正相关。就肝癌患者色氨酸代谢紊乱的原因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本文分析80例常用食品过敏病人,均有典型病史和相应皮肤试验阳性反应,部分病人还分别经口、鼻、眼结膜,支气管激发试验及P-K试验。
期刊
作者对该县120例胆结石患者的199份胆石标本进行了形态结构观察,发现以胆固醇为主的胆囊结石多为城镇患者。本组原发性胆管结石最多(77/120),多位于肝胆总管(35/77)和肝内、外胆管(27/77),单纯肝内胆管少见(3/77);其成份:肝外胆管结石胆固醇类和胆色素类比例相近,肝内结石以胆色素类为主。原发性胆管结石多见于农民(69/77),与蛔虫感染关系密切。
期刊
期刊
消化性溃疡136例,随机分成山茛菪碱,甲氰咪胍及对照组。3周愈合率,山茛菪碱静滴及口服分别为88.0%及84.6%,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01),与甲氰咪胍比较无差别。2年复发率为21.2%。实验研究表明,山茛菪碱的抗溃疡作用为:(1)抑制胃液及胃酸分泌;(2)增加胃粘液分泌;(3)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胃粘膜血流。
期刊
本文报告自1980~1986年七年间对我国胃癌高发区——浙江省岱山县17,951人进行胃癌普查的结果。方法为进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调查研究,X线三片法双对比胃造影,内镜检查及病理、免疫生化检测等。共检出胃癌25例(检出率1.39‰),其中早期胃癌3例(占12%)。对胃良性疾病作了X线及内镜前瞻性随访观察。初步摸索出一套胃癌普查的方法,并表明胃癌普查对胃癌防治有指导意义。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应用乙基硝基亚硝基胍(ENNG)诱发3条狼犬和3条小种猎狗胃癌将ENNG溶液(150μg/ml,每条每天500ml)拌和颗粒饲料后喂饲犬,连续8~9个月。喂药前后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3条狼犬分别于342、375和402天诱发出胃癌;而3条小种猎狗除1条于485天时因意外死亡尸解病理切片中发现胃癌外,其余2条经近2年的随访观察尚未发现胃癌。结果表明,狼犬容易诱发胃癌;ENNG可诱发犬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