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多酶级联反应体系高效合成莱鲍迪苷M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体外多酶级联反应体系高效合成莱鲍迪苷M(Rebaudioside M,RM),该文分别构建了含有甜叶菊来源的糖基转移酶UGT76G1和水稻来源的糖基转移酶EUGT11以及拟南芥来源的蔗糖合成酶SUS1的重组大肠杆菌,将甜菊苷经一锅法催化合成RM.为提升该体系中限速酶EUGT11的酶活,从而提升整个体外多酶级联反应体系的RM产量,本文将该酶表达质粒的T7启动子核心区域串联,并比较一重、二重、三重和四重启动子启动转录时该酶活性,当三重启动子启动转录时,重组酶EUGT11的酶活力最高,是一重启动子启动转录时的2.13倍,在酶活力配比为SUS1:UGT76G1:EUGT11/3 copies of T7=1:2:6.39的体外多酶级联反应体系中,RM产量为3.79 mmol/L,较酶活力配比为SUS1:UGT76G1:EUGT11=1:2:3的体外多酶级联反应体系中,RM的产量提升了2.35倍.该文成功建立了高效合成RM的体外多酶级联反应体系,为此后工业化酶法合成RM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分析化学是我国高校化学、材料、生物、环境等本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元素.因此,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不断强调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明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课堂实施思政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课堂思政的策略进行探讨,为推动课堂思政为目标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该文研究了在MRS培养基中添加0.05 mg/mL LA(Linoleic acid,LA)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时植物乳杆菌p-8的CLA(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转化率和CLA合成相关酶转录水平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发酵液中的三种CLA异构体转化率都是在添加0.50%乙醇时最高,其中转化cis9,trans11-CLA(t9,t11-CLA)异构体最高,为2.49%,比不添加乙醇增加2.37倍.添加不同浓度乙醇的发酵液中trans10,cis12-CLA(t10,c12-C
为了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该实验招募到15名健康志愿者,连续服用4周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干预前后收集志愿者的粪便样品,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干预前后粪便中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其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干预4周后,人体肠道菌群的Shannon指数和Evenness指数不变(p>0.05);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除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
华龙一号堆型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万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成功出口巴基斯坦.安注箱是HPR1000堆型自主设计过程中重要设备,对于电厂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原有的M310安注箱相比,电厂在多个方面对于设备都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文中着重对于设备设计参数、结构形式、材料选取等方面的设计考量,详细阐述了设计中主要的改进项目,并对于改进的原因及其依据进行了说明.
从基准性能力、培养性能力、发展性能力、综合性能力四个方面建立起石油工程监督的能力素质模型,根据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了石油工程监督履职能力评级指标体系,并优化了与石油工程监督定级相适应的薪酬体系.通过对150名工程监督的评估,证明该评估体系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对提升石油工程监督管理水平、提高石油工程监督现场履职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随着大学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开放实验在发挥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综合型人才、创新人才功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开放实验建设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针对开放实验室建设内容、实验项目设定和遴选、实验室功能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开放实验建设为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化学开放实验的实施过程证明,加快高校化学开放实验室改革,有助于逐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孵化出更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为探究功能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ZDY2013发酵乳的发酵特点和冷藏期功能的影响,选取具有益生元特性的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及其组合物为发酵乳中碳水化合物,评价发酵乳中植物乳杆菌发酵特性和pH值变化,同时对发酵乳的持水性及冷藏期抗氧化活性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能利用不同浓度功能低聚糖进行代谢;相比葡萄糖,发酵乳中添加低聚糖更有利于植物乳杆菌的生长,尤其是其组合物浓度为3.0%时,能显著提高发酵乳中活菌数及降低发酵乳pH值;冷藏期(21 d)内,各组发酵乳活菌数呈下降趋势,但均高于108 cfu/g,p
为了探索银耳多糖作为益生菌冻干保护剂的潜在应用,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为试验菌,通过测定植物乳杆菌冻干前后的活菌数、细胞膜性质以及糖代谢酶活力的变化,评价了银耳多糖复合酪蛋白酸钠对植物乳杆菌的冻干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当银耳多糖与酪蛋白酸钠的复合比例为3:1时,菌的最大存活率达到55.39%,此时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为29.98;DPH的荧光强度最低,为4.91;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钠钾ATP酶与钙镁ATP酶的活力最大,分别为0.32 U/mL、121.61 U/g与45.64 U/g.银耳多糖使膜受损
该研究对酸马奶中分离的197株乳酸菌进行潜在益生作用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耐酸性试验和耐胆盐能力试验初步筛选出10株耐受能力较好的菌株,经过模拟人工胃液处理3 h后10株菌的存活率在46.48%~95.86%之间,选取存活率大于80%的3株菌进行模拟人工肠液试验(处理4 h和8 h后),活菌数均保持在1.65×109~1.81×1010 CFU/mL之间,并且3株菌均有一定的疏水能力.其中,菌株2-33在模拟人工胃液中存活率达95.86%、模拟人工肠液中存活率达80.80%、细胞表面疏水性为
本文以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的39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具有优良抑菌特性的乳酸菌,分别对菌株的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胆盐、耐渗透压、耐酸碱、抑菌谱进行检测,并研究代谢产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筛选出三株具有良好抑菌特性的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HS011、德氏乳杆菌HS023、嗜热链球菌HS033.三株菌经培养20 h后,发酵液pH分别由5.44、5.44、5.42下降到3.55、3.54、3.57;三株乳酸菌能耐受0.1%以下的胆盐和14%的NaCl溶液;在pH 5.0~8.0时生长情况良好;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