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高等数学课程的技巧与方法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而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不仅是一种逻辑思维,还是一种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形成逻辑思维的过程,培养判断力和洞察力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自然科学对数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数学这门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而,让当代大学生学好高等数学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搞好高等数学教学工作,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端正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兴趣 动机 质疑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80-01
  
  高等数学包括微积分和立体解析几何,级数和常微分方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高的学科地位,是基础,是根基。学好高等数学是学习好其他自然科学的必备条件。高等数学的内容和性质决定它既重要又难以学好,教师高效的完成教学活动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因此,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教师可以利用高等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高等数学一些基本概念的课节中,比如导数的概念,函数的微分,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等,教师可以举一些实例,引导学生主动的分析问题,启发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思考,独立解答,最后指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深刻理解基本概念,而且还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当学生对高等数学产生兴趣时,他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出击,此时教师只需适当的引导学生,学生就能自行发现知识的规律和特点,这样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一个好的课堂,应该充满真诚、相互关心和理解、平等和民主的心理氛围。于漪老师曾经说过:“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时总不能板着面孔进课堂,板着面孔进课堂,一进去就跟学生拉了一个很大的距离,学生一看到你就望而生畏,感情上就有了距离,教师上课应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因此,教师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教师应该亲切和蔼,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话语中,在师生平等对问题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便不知不觉地被教师带进那个原以为高不可攀的数学殿堂,走出令人彷徨踯躅的公式迷宫,学生心中也会慢慢萌生出求知的冲动、交流的渴望、表达的需求,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表现欲,多为学生提供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机会,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感觉学习变得如此轻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如此“活跃”,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共同探讨,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的眼神,亲和的微笑会使学生信心倍增,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自身的个性发展。
  
  三、端正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内心“欲望”的心理过程,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所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积极向上的学生,学习动机一般很端正,他们心中有宏伟的目标,并不断努力,但是,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不积极,遇到问题得过且过,不善于思考,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态度端正,并多与其沟通,细心疏导,使学生尽可能地在老师的帮助下,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细心关注这类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多鼓励、少批评,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自信心,逐渐增强学习兴趣,还可以以成功人士为例激励学生不畏艰难,刻苦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心中的学习楷模。当今社会,没有知识就注定了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端正学习动机,为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质疑”是心有所疑,提出疑问以求得解答。学生能够质疑,这是好现象,值得教师特别关注。质疑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应该对其疑问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并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人能力便得到锻炼,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获得新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质疑,改变以前老师“一言堂”的现象,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思维发展过程,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此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是主导者,是任务的提出者,是组织者,是促进者和指导者。
  
  [参考文献]
  [1]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现今,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终端的快速普及,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迅速增多.公众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中较为成功的应用,用户发展迅速,给高校烦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服
大流行性流感减毒活疫苗( pLAIV)常被用于基础免疫以使受试者对后续的流行性流感灭活亚单位疫苗( plSV)产生强烈的中和性抗体应答. 然而,在使用pISV加强免疫前曾接受与未接受
期刊
近来,很多国家的公司在招聘员工和进行人事安排时都使用了笔迹分析。  德国80%的大公司,以及瑞士和以色列等国半数以上的公司都把笔迹分析作为决定人选和职位安排的一种必要手段。据说,在招考职员时,他们只要求应考者在纸上写满一页字,然后花50到250美元请专家进行分析鉴定,来决定应聘人员是否可以录用。专家们仅凭字母“t”中间一横的不同写法,就可以分辨出乐观、利落、踏实、拖沓、爱空想等不同的个性特征。  
[摘要]根据非机类工程图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改革的需要,分析了当前非机类少学时工程图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图学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的一些看法;指出通过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图学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
入世以来,美国和欧盟对华贸易快速增长,同时对我国产品的限制越来越苛刻,实施了反倾销调查、保障措施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
有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到终南山寺院,对住持明心禅师诉苦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绘画,但走遍天下,没有找到一个让我满意的老师。”  明心禅师淡淡一笑说:“老和尚虽不懂丹青,但也喜好欣赏、收藏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俗,那就请给老僧留一幅墨宝吧。”  年轻人慨然应允,铺纸运墨,不一会儿,一只倾斜的茶壶和一只精致的茶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水壶内的水徐徐吐出一脉茶香,缓缓注入到茶杯之中。年轻
提问有许多功能,例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师生间的交流等.如果在高中英语课堂可以恰当地运用提问,教学效率将会被大大提高.为了解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情况,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股权投资行业有哪些发展机遇?如何促进经济转型?在改革背景下,股权投资行业面临哪些机会?面对哪些障碍?对此,在2015年岁末
哺乳动物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是一类可识别肽聚糖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识别和调节功能.PGRPs通过与肽聚糖结合,
几个世纪以来,医学便定位于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医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曾经使人们陷入一种盲目乐观的氛围之中,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疾病都可在医学的发展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