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荣辉的财富成长之路

来源 :时代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ai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轻松松就能拿到30万港元的年薪收入,而且作为销售状元,在惠普的发展前景光明,但是甄荣辉却开始不满足,觉得挑战不够大。甄荣辉决定去读MBA。MBA毕业后的年薪将会在15万美元以上,而且有机会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他最终选择去欧洲念书,申请的是法国INSEAD商学院。“读美国学校MBA需要两年时间,而欧洲学校只需要一年时间。因此,去欧洲读书不仅花钱少,而且还能早挣钱。”
  甄荣辉决定离开惠普时,他接受了平生第一次专访,正是在那次访问中,他第一次清晰表达了人生愿望。一份计算机周刊方面的杂志到惠普采访销售架构,他们问销售冠军甄荣辉的人生目标,他的回答是:“希望毕业20年以后成为一个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那时,甄荣辉25岁。
  
  “耍花枪”过了语言关
  
  要去法国念书,必须会法语,可是甄荣辉当时没有任何法语基础,他又一次要挑战自己的极限了。他花了三个月来突击强化法语,但是在考试那天,甄荣辉依然没有太多把握。不过,他发现法语考试主要是面试,由主考老师问几个问题,时间大约为15至20分钟。于是,他事先准备好20多分钟的讲演内容。当面试老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后,他就一口气地回答下去,一直回答了20分钟,根本没有给主考老师提问下一个问题的时间。结果,他就这样通过了入学语言考试。
  MBA毕业以后,甄荣辉决定要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因为刚出来一年就回香港,没有机会看看国外是怎么运作的,对我的简历可能也不是很有帮助。而选择做咨询,是因为它比较新鲜,可以接触不同的事情,见识面广。”最后,他选择了贝恩国际策略顾问公司,先在其英国办事处工作。
  尽管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但贝恩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上班三天之后有一个项目汇报会,他参加了这个两小时的会议,却发现有70%的内容都听不懂。连会议都听不懂,还怎么开展工作?在这次会议上的受“辱”经历给他以巨大的打击,他明白自己还得要拼命努力,经过半年的磨合,他发现和其他英国同事相比,语言是自己的短处,而分析推理能力是自己的长处。于是,甄荣辉把工作重点放到了项目调查方面,收集了大量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中找出许多从前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最初,他的工作是咨询顾问,当他把事先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后的资料提供给项目经理时,项目经理似乎惊呆了,因为很少有一个咨询顾问工作像他那样深入,慢慢地所有贝恩英国公司的经理们都点名要求甄荣辉加入他们的队伍。在加入贝恩两年多后,甄荣辉顺利地从咨询顾问升到经理。1991年他被派驻香港建立办事处,业务发展迅速。很快,在他一手策划下,贝恩又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他出任贝恩中国总裁。1994年,32岁的甄在加入贝恩四年半后,成为贝恩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以及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打工皇帝变身小老板
  
  1998年,甄荣辉和他的创业伙伴成立了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在这一年,大陆的人才交流市场日趋活跃,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个人,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更专业的、定位于白领青年的招聘渠道。
  甄荣辉和《中国贸易报》合作,首先在北京推出了《中国贸易报前程招聘专版》。北京《前程招聘专版》的推出,获得了很大成功,受到了企业以及求职者的普遍欢迎。轻轻松松就能拿到30万港元的年薪收入,而且作为销售状元,在惠普的发展前景光明,但是甄荣辉却开始不满足,觉得挑战不够大。甄荣辉决定去读MBA。MBA毕业后的年薪将会在15万美元以上,而且有机会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他最终选择去欧洲念书,申请的是法国INSEAD商学院。“读美国学校MBA需要两年时间,而欧洲学校只需要一年时间。因此,去欧洲读书不仅花钱少,而且还能早挣钱。”受到北京市场的启发与鼓舞,甄荣辉和他的创业团队,开始在全国复制北京模式。
  1999年,互联网经济正在全球兴起,网络给甄荣辉带来了新的机遇。1999年1月,甄荣辉先在上海推出了careerpost.com网站,内容只能算是《前程招聘专版》的电子版,是一些企业招聘信息的集纳。
  1999年底,互联网经济开始膨胀,风险投资成了最热门的话题。甄荣辉想借此良机把网站做大,决定引入风险投资。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引入投资、上市、做成国际品牌,网站也因此易名为51job.com。无忧工作网的赢利模式十分符合中国国情,受到国外风险投资者的青睐,2000年2月,一笔金额为1400万美元的投资进入甄荣辉的公司。
  2000年以前,甄荣辉在前程无忧的角色还只是一个“天使投资人”,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等到2000年14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进入后,公司发展需要他全力以赴地投入,这时,他再次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是继续做一个百万美金年薪的打工皇帝,还是放弃眼前的舒适去做一个前途未卜的小公司的CEO?此时,甄荣辉已经37岁,在贝恩干了11年,如果继续待下去,“薪水很高,职务也很稳定”,但“那时就有些怕,觉得可能再干20年还是这样”。同时,互联网的起飞让他看到挑战背后的巨大机会: “在互联网业,即使你去年做得成功,过了一个年头必须重新洗牌。这种充满刺激的感觉很过瘾。可以赢得很大,也可以输得很大,完全看自己的机遇与功力。”
  
  “不纯粹”挽救
  
  2000年4月,甄荣辉正式加盟前程无忧,恰巧赶上了纳斯达克股指狂跌,整个互联网市场一片惨淡,前程无忧网也不免受到波及。短短半年,1400万美元融资就被烧掉了500万美元。“最困难的时候,我真以为公司明天就倒了。”尽管自己几乎失去了信心,但是,甄荣辉在合伙人面前依旧表现得胸有成竹。
  其实,与其他网站相比,网络泡沫破裂对前程无忧网带来的影响还算是小的。2000年初,纳斯达克股市暴跌后,其他网站根本融不到钱了。相比之下,甄荣辉还算幸运。甄荣辉一直坚持着网络招聘、报纸广告和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等综合经营策略,而没有做单一的网络公司。互联网蓬勃期,很多人都认为甄荣辉做得一点也不专业,根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com公司。事实证明,当网络泡沫破灭后,正是这种不纯粹挽救了甄荣辉的公司。
  虽然甄荣辉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推广专业招聘刊物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但严格说他并不是这个市场最早的进入者。
  1997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了专业的招聘网站。在甄荣辉创办刊物的时候,《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的招聘广告已经很火了。而在他建网站的时候,新浪、搜狐、网易都有专门 的招聘栏目。51job.com网站刚开通时,有一半的浏览量是通过新浪来的。网站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是,甄荣辉力图在这个狭小的领域做深做实。这就是所谓的“一寸宽,一公里深”。
  只有锁定了人事经理这“一寸宽”,甄荣辉才能去做深,去开发各种服务于客户的产品和服务。51job.com不光有报纸、网站、猎头、培训,还做人事测评软件、薪资调查,这都是为了帮客户解决问题,维护客户关系。
  比如,客户说收到很多简历了,很想要一个工具来帮他管理几百到几千个简历。那网站就会和客户共同工作,开发一个简历管理软件。甄荣辉还计划办一份专门给人力资源经理看的杂志,专门为中国广大的人事经理服务。如果不是定位在这“一寸宽”,就不能跟客户保持近距离接触,就不可能拥有这么多企业客户。拥有了这个资源,很多事情都能做了。
  前程无忧成为这个行业的老大。“我在三个城市找不到同一个竞争对手。凭着规模,我越跑越快,后面再多300个招聘网站也无所谓。”甄荣辉自豪地说。
  具备不适合创业的特质性
  “我不是很有冒险精神的人,是亿唐的崛起把我推到了现在这个职位上。”在甄荣辉看来,读书太多或太有钱,都会比较保守,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创业。但巧的是,甄荣辉自己两者都占全了。
  实际上,在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专门的招聘刊物早已存在。比如在中国香港,招聘广告最多的时候有十个亿的市场规模。在中国台湾,也有类似媒体,叫敬业行报。在英国有一个专门招聘的刊物,谁要找工作,就买这个报纸。但是在国内,这样的专业媒体迟迟没有出现。于是,甄荣辉按捺不住了,决定自己办一份这样的报纸,“我就希望自己能开创企业,去获取另一种成就感。”
  
  没有办公室的CEO
  
  在贝恩时,甄荣辉以为做管理顾问太累,每周都要工作100多个小时,还要不断投入,因为今天干好了,明天不做就完了,而做老板可以轻松点,自己不干也没关系,干到一定程度可以找专业人士来做。但自己做公司后才发现,创业其实比打工累得多。
  甄荣辉是一个没有办公室的CEO,他并没有设置自己固定的办公室。甄荣辉俨然一副行者模样,永远行色匆匆,他的办公室在旅行箱内,或者是飞机上。他是典型的空中飞人,一年出差时间在180天以上,在他的几个分公司所在的城市飞来飞去,一天来回两三个地方是十分平常的事。有时他早晨从北京醒来,下午在上海开会,晚上去广州。
  “SARS期间我在上海呆了四个星期。北京、广州、香港都去不了。到了第四个星期,终于受不了了,我发觉自己已经不能对着同一张床睡四个星期。”在甄荣辉现有的时间分配上,只有1/5的时间在北京,而其他时间都在不同的城市间奔走。
  他说自己已不习惯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太久,而在公司管理上,他也同样要求企业保持一种速度感,保持不断变革。“我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推动我的下属去变革,首先我自己就不能疲,尤其是当公司做大了以后,能够继续保持团队的创业精神,这是对我们的最大挑战。”
  他扮演的角色是教练,更确切地说是游击教练。每到一处分公司,都会抽时间参加各部门的会议,和普通员工一起探讨最新的问题。“飞的”游击也好,坐镇前线也好,都是为了消除距离,这包括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阶梯距离。他最不愿看到的是,公司越大,管理者离员工的距离越远。“创业很苦,但很满足,毕竟我一手养大了自己的孩子,这种成就感是职业经理人永远不可能有的。”说这话时,甄荣辉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其他文献
提起贺邵凡在湖南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家地产公司董事长,邵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人称“湘军显赫少帅”青年民营企业家,他述职多处,是长沙市雨花区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六年前,他和楠鑫人入驻一片不毛之地的莲湖村,鑫团队在贫差荒芜的条件下,设定了开发新模式,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安居兴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政府解决安民置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受当地人民的好评  前不久,贺绍凡又当选为第一届中国汽车配件用
期刊
大鱼不见得吃小鱼,但快鱼注定吃慢鱼。创新=新思想+能够带来改进或创造利润的行动。  ——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海搏击,选对正确的路走,才最重要。财富,是资本衡量成功的终极指标。那些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值得尊敬,他们是赢家;而发现捷径并带领许多人,迅速获得财富的人更值得仰视,他们是智者。北京永康口腔全国连锁机构总经理宋光成先生,就是缔造行业经济模式的极少数成
期刊
1、应安徽省芜湖市文艺评论家学会的邀请,时代中国杂志社到安徽三泰集团调研  2、芜湖市炒货食品协会杜天喜秘书长(右)与本刊社长讨论炒货现况  3、芜湖市艺术家评论家协会主席朱希和(左)与三泰集团总经理李年富总经   理(右)讨论《时代中国》杂志  4、天奇大蒜素研究所所长刘锡云(右)与本刊社长亲切交谈      1、著名书法家朱石金(左一)赠画仪式  2、时代中国杂志社及相关领导考察马仁奇峰  3
期刊
2008年,奥运会前夕,西藏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随之,达赖喇嘛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那么,达赖喇嘛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身份?他与西藏问题又有什么关联?要说清这个问题,还要从藏传佛教特有的活佛转世说起。    生命轮回与活佛转时    活佛转世观念与佛教的生死轮回思想有关。活佛转世最初的目的是确定寺院的首领。藏传佛教认为,只有刻苦修行的有道高僧才能在死后转世为人。西藏的宗教在很早以前就存在多个教
期刊
芜湖食品加工产业协会揭牌仪式  出席会议领导      会长:芜湖市傻子瓜子有限总公司董事长 年 强  副会长:芜湖源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 林  副会长:芜湖蜂联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 亮  副会长:芜湖市秦氏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义才  秘书长;高级经济师 杜天喜  芜湖市农委副主任 曹荣富  市政府副秘书长 阎晓光  市科技局长 储长生
期刊
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互联网普及,自助游的蓬勃兴起,为中国在线旅游业务的发展培植了肥沃的土壤。携程和E龙在股市的优异表现,更是引得国外旅游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一时间在线旅游业风生水起,龙虎争霸。   中国本土旅游分销商也对其传统业务进行整合和发展,纷纷触网,试图凭借传统的行业基础和供应商资源优势,挑战携程和E龙的统治地位。过去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出现的几只本土新军,也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期刊
朱石金,号诚斋,男,1949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江宁,供职于安徽省芜湖市文联。现为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IC)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芜湖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芜湖书画院特聘书法篆刻、敦煌中国画艺术创作委员会特邀理事(一级创作员)。作品曾参加首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邀请赛、西泠印社百年大庆精品赛、全国印社篆刻联赛、全国印社北京邀请赛、安徽省首届、二届、三届篆刻展、安
期刊
2007年4月,从世界贸易组织(WTO)传来消息,美国已就所谓中国的电影和书籍盗版问题提起诉讼。这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美国方面向中国提起的第一起违背知识产权保护的诉讼。  近年来,中国针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尤其是打击盗版方面已出台多项措施,收到一定效果。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不争的事实:盗版现象在神州大地依然猖獗,给我国带来众多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美国发难
期刊
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使用频率高而发挥作用小,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审查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    司法审查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进行审查,对违法活动通过司法活动予以纠正,并对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给予相应补救的法律制度。司法审查最早起源于美国,是指其最高法院对立法机关的法律和行政机关的
期刊
一路上风景很美丽,热带雨林原始而纯朴,翠绿的田野层层叠叠,俯视近处的草田景致宜人,一派悠闲,大角的水牛隐约在两旁的绿色丛中,依河而建的几栋小别墅更加增添了几分乡间野趣,看着路边滑过的风景,充满原始的美,一种从未接触过的美丽。    泰国大皇宫留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大皇宫下部主体建筑是英国维多利亚式,而上部却用了传统泰式屋顶,非常有特点。因为英文不通,不能更深入了解大皇宫,只好走马观花的浏览一遍,除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