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部手术后弱视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08eb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儿童眼部手术后弱视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24例(248眼)经综合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儿童眼部手术后弱视.按弱视成因分组:斜视177眼、上睑下垂24眼和白内障47眼;按弱视开始治疗的年龄分组:3~6岁95眼、7~9岁86眼、10 ~12岁67眼;按弱视程度分组:轻度弱视75眼、中度弱视81眼、重度弱视92眼.结果 248眼儿童眼部手术后的弱视,治愈134眼(54.03%),好转40眼(16.13%),无效74眼(29.84%),有效率为70.16%.斜视术后弱视治疗效果最好,上睑下垂者次之,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0,P>0.05),但二者与白内障术后弱视治愈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23,P<0.05x2 =19.76,P<0.01);弱视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52,x2=18.23,x2 =45.58,P<0.0l);弱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2,x2=17.23,P<0.01;x2=35.48,P<0.01).结论 儿童眼部手术后的弱视尽早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可取得较好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 IOL)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 IOL),比较其术后前房反应程度;探讨类风湿因子滴度与术后前房反应的关系.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例(11眼)行ECCE+ IOL术;10例(12眼)行Phaco+ IOL术.术后复诊随访.结果 除1例(1眼)视神经萎缩,1例(1眼)老年黄斑变性外,其它均获得了0.6或以上
眼科斜视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测量.眼科手术的视野范围很小,临床上通常使用的普通医用不锈钢尺,尺寸较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人配合使用双钢尖两脚规,但其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验证尺寸,以防有误.术中,助手既要帮主刀牵引结膜和筋膜,同时要帮助沾血,还要帮着测量,很是忙乱.为了克服现有手术器械的不足之处,作者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小巧、方便的带标尺斜视钩.观报告如下.关键词:斜视钩,带标尺;设计
文献报道晶状体先天异常一般是不同程度的浑浊或球形晶状体,罕见其他异常.几年前,我院眼科门诊接诊1例晶状体异常患儿,特此报告供各位同道参考.1 病例患儿男,8岁.家长于半月前发现患儿左眼视力差,于2008年2月18日来院.患儿家长诉:无意间发现患儿左眼视力较差,无手术、外伤史,无其他眼病史;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孕3个月时曾因感冒而服用药物治疗.检查:患儿一般状况良好,心肺无异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