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课前导入方法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nengxian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传世的佳作,开篇即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一次精彩的演讲,开场即能震撼听众的心灵;一段新颖的导入,开始即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文言文的课前导入常常容易在教学中被忽视。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初探了一些文言文教学课前导入的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笔者总结如下,与同仁探讨:
  一、故事导入:初中文言文中有不少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采用故事导入,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隆中对》这篇文章时,我先讲述了《隆中对》的故事:建安十二年,军阀混战虽然尚未停息,但曹操和孙权独霸一方的大势已定,二分天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对此,念念不忘"兴复汉室",而且颇有争霸诸侯,统一中国之雄心的刘备,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他便积极搜罗人才,以期共计大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通过故事讲解,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文言文,学生借助听到的故事,降低了理解文言字词和内容的难度,并增强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情景导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上《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时,我先播放《刮目相看》动画片,通过动画情景的导入,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要学的内容,分析课文也就更为容易。
  三、介绍背景导入:文言文大都与当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息息相关。时代背景介绍导入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比如上《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先介绍了齐国为什么要攻打鲁国的时代背景: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政权,但对鲁国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天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学生理解"齐师伐我"这句话中"伐"这个词就容易理解多了。这场正义与非正义战争自然也就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战争的结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成语导入:成语是由古代一些故事中概括出来的精炼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些成语,学生都能耳熟能详。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成语导入,更能吸引学生急于了解故事情节,走进文本。如我在教学《论语》时用"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导入;讲《桃花源记》时用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导入;上《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时用"讳疾忌医"导入。采用这些成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强了学生对相关成语的理解。
  五、讨论导入: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讨论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一环。课堂讨论在文言文教学导入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我在上《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时,就是先让学生讨论:杨修为什么被杀?学生讨论也许得到以下答案: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罪名把他杀掉;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并煽动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大部分学生通过讨论都能触及到文章的中心。在此讨论基础上,再教学课文,学生就对文中的内容产生更深的感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当然,文言文教学的课前导入还有名言警句导入、歌曲导入等很多种方法,在此本人不再赘述,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导入方法,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缓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都是大有益处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0  幼儿教育是全新的教育,它的出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是人生中接受能力最强,最容易塑造的时期,抓好幼儿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宽松、活泼、有吸引力的精神环境  1.教师亲切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的情感纽带,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2.要善于观察幼儿活动,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
摘要:初中生物学作为非中考科目,在不少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模棱两可的定位。给很多学校生物课程的开展带来了难题,给学生正常的知识接纳制造了屏障。引导学生对生物课程形成正确认知,塑造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生物的态度,从情感和感知入手,逐步内化学生对生物学的感受和意向,从而达到态度的养成教育。改观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以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开拓和提升。  关键词:态度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三、指导课堂合作交流,培养合作兴趣。关键词:情境;自学;合作;兴趣  正文: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
摘要:  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数学是中职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各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所以中职教育应当以数学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基于此点,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重视思维过程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强化创造性思维训练四个方面入手,对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0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幼儿园枯燥、乏味的数学活动中利用电子白板,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活动教材,拓展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巧"用电子白板的拉幕、聚光灯、拖曳、隐藏、插入等多项功能,使教学更加方便、生动、高效,让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发展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要求,变革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南方都市报》的网络口号“改变使人进步”一语就鲜明地指出了媒体变革的重要性。事实上,媒体变革无时无刻不在进
7月16日,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联合地方政府合作组建的上虞日报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全国第一家县市报经营公司。8月26日,诸暨日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目前东阳
【中图分类号】G620  "他是单亲家庭,他爸妈早离婚了","你爸妈才离婚",我顺着嘈杂声望去,只见一个瘦弱的男孩,脸蜡黄蜡黄的,虽然捂着身子,但还是和别人据理力争。他叫董孙鸿,性格孤癖。记得刚接班不久,就已发现他作业常常不做,每次没有完成作业都说生病了,今天还是说肚子疼,全身难受。看来我得弄个明白,到他家家访。曾记得上初中的我因为家里穷,差点辍学,幸好班主任来家访,被感动的我立志当一名好老师,要
摘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早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负担过重会危害学生健康发展,消解课程改革的成果,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政府与各界、学校与老师、学生与家长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共同协作。  关键词:减负;原因;误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减负"。何为"减负"?简单来说
摘要: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理念,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策略,希望能给予相关人士一些参考性建议或者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应用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语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