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ERP项目的磐石——关键用户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07603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RP项目的真正落地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关键用户的培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这项工作做得不到位,项目即便上线,其后续的应用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案例故事
  
  周松从2010年6月开始担任某房地产企业ERP项目的项目经理,带领项目实施团队与客户方紧密合作,经过7个月的奋战,终于在2011年的春节之前上线了ERP系统中的运营管理系统的部分试点项目。但由于临近春节,试点项目的一些系统的持续应用与数据验证工作还未完成。过完春节,他匆忙从老家赶回深圳,想把项目的试点工作尽快完成,早日完成试点项目的里程碑工作,从而帮助ERP系统展开大规模推广,早日达到ERP应用的效果。
  但令周松没想到的是到达客户现场之后听到了客户方系统关键用户(Key User)离职的消息。试点项目面临着停滞或是重头来做的风险。本次客户方的ERP项目实施是分期进行的,第一期的核心是在运营管理系统,项目经理是由客户方工程管理部的总经理程总担任,但由于程总平时工作太忙,他把项目实施的工作交给了工程管理部的贾经理,也就是周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人,同样也是该项目的关键用户。因为个人发展原因,贾经理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原本工程管理部的两位员工也提出了离职,据称是跟贾经理走了。不幸的是这三位都是ERP项目实施小组的成员,也是ERP项目的关键用户,他们的离职使这个项目面临着巨大风险。
  客户方高层认识到了人员流失对ERP项目带来的巨大风险,一边紧急协调人员重新进入项目小组,一边要求周松重新对新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程总也对该项目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但这一切都只是项目的补救措施。由于之前贾经理的团队参与了项目的业务调研、流程分析、数据准备、文档编制、需求收集与功能验证等工作,与项目团队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协作默契,而现在新人员的加入,意味着许多工作要重新熟悉,而新人员可能由于业务不熟悉导致新想法,而这些新想法会为系统带来新的思路与需求,项目范围、成本与进度的变更也就不可避免了。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新进人员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并不熟悉,这意味着在系统上线之后,关键用户能否承担ERP系统的知识传递职责还是一个未知数。
  
  案例分析
  
  关键用户是ERP项目实施团队的成员之一,是单位内部精通各自业务流程的人员。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用户配合实施顾问一起完成业务调研、差异分析、客户化定制、主数据准备、编写文档等重要工作,负责协调最终用户和实施顾问之间的关系,最大化优化系统功能以满足业务需要。系统上线后,关键用户还要承担主数据维护、后续培训、辅导其他最终用户完成相应的系统操作等工作。
  尽管关键用户既不是ERP实施技术层面的管理者,也没有扮演实施咨询顾问的角色,但他们是实施顾问和企业之间的关键桥梁以及企业上下级、部门领导与企业更高层之间的桥梁。
  我们一直强调ERP项目“一把手”的作用,但并不代表有了“一把手”之后,ERP项目就万事大吉了,毕竟ERP系统是需要落地应用的,而关键用户就承担起了使其落地的工作,我们可以把ERP项目中的关键用户定义为项目成功的“磐石”,没有关键用户,也就没有ERP项目的成功。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ERP项目的关键用户在项目实施的关键时刻(ERP系统上线)离职,对于ERP项目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如何选拔、培养ERP项目的关键用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思考。
  关键用户的选择标准:风险识别越早越好,“选对人,做对事”,选择关键用户是大有讲究的,只有选对了关键用户,后续的项目才容易进行,选择关键用户通常有以下几个标准。
  1.熟悉业务:这是必要条件,只有熟悉甚至是精通本岗位的业务,才能够在进行流程与体系梳理的时候给出专业意见。
  2.稳定性强:一般而言,精通本岗业务的员工,都是企业的骨干员工,对于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忠诚度,但也不排除因为外部诱惑、职业发展空间等原因离职,在ERP项目实施期间需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要挑选愿意在企业长期发展的员工。这一来能够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二来能够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员工个人能力。
  3.沟通与协调能力强:ERP项目实施过程,是乙方顾问与业务部门不断沟通、不断推进的过程,这需要关键用户帮助乙方顾问协调业务部门的时间,参与业务调研访谈,获取领导对项目的关注和支持,只有沟通与协调能力强的关键用户才能真正对项目起到推进作用。
  4.总结能力强:ERP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编写大量的文档,文档编写的过程是对流程、业务、数据总结分析的过程,这要求关键用户有比较强的总结能力。否则关键用户很难在乙方顾问撤离之后承担ERP项目的运维与推广工作。
  当然,找到上述四个标准的人的确不容易,但是要注意一点,我们找的关键用户不止一个人,通过合理的人员搭配,找到几个满足以上4个条件的一个小组是比较容易的。比如一个关键用户的搭配方式是:两名熟悉业务的老员工,其中,一个人是部门经理层人员,能够承担项目协调人的角色,另一个承担业务领域的专家角色;两至三名新员工,甚至是应届毕业生,要求这类员工总结能力强,能够写文档。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关键用户组合了。
  关键用户的备份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形成关键用户的备份机制,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或者是一个部门身上。同时,备份的时候最好选择不同“派系”的人员做备份,这样,不管这个企业有怎样的内部斗争,内部斗争有怎样的结果,都不会对项目有特别大的影响。当然,要把两个不同派系的人整合到一起,就要考验项目经理的能力了。
  项目实施的错峰机制:“项目不过年,过年不卡点”,这是笔者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两个建议。ERP项目实施工作不跨春节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春节前后是人员离职的高峰期。项目小组成员包括企业方与软件方的人员都面临着人员变动风险。当然,如果项目实在需要跨春节,那笔者建议过年期间不要让阶段性的成果在春节之后收尾,因为这个时候一旦有人员变更,这阶段的工作就白费了。同时,即便人员不离职,重新回到节前的工作状态也需要一段时间。
  帮助关键用户减压:在ERP项目实施期间,关键用户通常是企业的业务骨干,本身的业务压力就非常大, 如果还让他担任ERP项目实施的相关工作,有可能把他压垮。在ERP上线之前,就需要和关键用户的部门领导打好招呼,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ERP项目相关的工作是他们愿意投入的工作,否则,双重重压之下,他们只能选择留下被折磨死或是离开。
  关键用户的激励问题:有压力就有动力。这里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有压力意味着挑战,完成挑战之后意味着会得到相应的激励。在ERP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关键用户进行有效激励,这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激励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从口头表扬到项目奖金,从高层关怀到职业发展规划,都不失为合理的激励方式。
其他文献
汉王要从一个卖终端的消费电子企业转变成一个卖内容的版权运营平台,确实不易。不过,就冲着刘迎建的为人,股民也该继续支持刘大叔。  —— 专栏作者李易    4月21日14:00,中关村软件园地标性建筑,汉王大厦。刘迎建同志约见大批京城记者,围绕近期汉王股价暴跌、高管套现、利润下滑、一季度财报亏损、前景看淡等一系列争议性话题回应媒体质疑。  个人来看,2011年必将是刘大叔非常煎熬的一年。这种煎熬,甚
IDC、Gartner等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01年,美国协同软件的市场份额已占软件整体市场的3%~5%。我国协同软件市场很早就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其发展前景也一度被看好。2004年底,协同软件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  但随着概念炒作日趋严重、协同软件在实际应用中脱离企业需求等问题浮出水面,协同软件未来的发展开始让人担忧。定制化OA的出现,引发了协同软件领域的变革,协同
远有啤酒与尿布的故事,近有给未婚少女发尿片广告被少女父亲投诉后发现真有其事的经典案例,大数据关联分析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企业该如何利用大数据获取商业价值呢?Teradata天睿公司大中华区Aster事业部总监孔宇华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介绍了更多的应用案例。  行为路径、防欺诈与关联分析  一家银行想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来了解客户的行为,看客户在注销账户之前,是不是有些可以辨认的行为模式。该银行采
“一个良好的企业,总是能将他们的资源进行最好的组合。而良好的员工、渠道以及客户就是一个企业最关键的资源。因此,人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财富。”格兰斯路集团的总裁戴维·埃文斯,一直在用其客户的高保有量证明着他所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和发展思路的正确性。今天,他已经把这种思路变成了产品,并把它们带到了中国。  在戴维·埃文斯看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中国的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企业也在
“苏宁易购的定位是在未来十年内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主流地位,建立‘虚拟网络 实体网络’的立体发展模式,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完善覆盖。这是未来苏宁成就世界级企业的重要路径。”2月23日,在苏宁易购网上线一周年暨2011年发展规划媒体通报会上,苏宁电器总裁金明表示,苏宁易购自2010年2月上线以来,实现年销售规模20亿元,各项指标均呈几何级增长,日流量最高突破1000万次。  为了实现打造大型综合B
信息化使市場监管工作日益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信息化监管将是未来市场监管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目前,随着市场监管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经在宏观决策、办公自动化、日常监管和公共服务等各个环节和领域逐步推广运用,市场监管工作日益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执法效能,信息化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提升市场监管能力、提高服务能力、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苹果和三星知识产权纷争的背后,是二者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争夺,这种争夺并不会因当前彼此的合作关系而淡化,因为这涉及双方当前和未来的根本利益。    俗话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近日,全球两大IT巨头苹果和三星之間的相互诉讼事件,正是对这句俗语的通俗解说。  4月15日,苹果在加利福尼亚州北区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三星侵犯其专利和商标权,称三星Galax
2010年6月8日凌晨1点,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iPhone 4。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iPhone 4在全球卖出了超过3000万部。2011年4月,白色iPhone 4开始发售,再次引发了购买狂潮。随着iPhone 4发售一周年的临近,关于iPhone 4继任者的消息则越传越多,到底是彻底升级的iPhone 5还是小改款的iPhone 4S?    最近,关于苹
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推动高新区企业的技术融合;加速产业互动,促进园区的资源整合;有助于实现产业协同,构建起产业网络,实现高端产业聚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和高新区的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成为开发区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的有力支撑和发展基础。    1988年,我国开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11年3月底,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数量达到84个。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大量投入到园区
“你们注意到埃里森有多么反复无常了吗?一会儿说要取消我们所有产品,一会儿又说不。一会儿说解雇我们所有员工,一会儿又说不。一会儿说要射我的狗,一会儿又说要射我。”  2003年9月15日,时任仁科(Peoplesoft)公司总裁兼CEO的康可为(Craig Conway)这样评价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当时打算收购仁科公司。    过关斩将杀到甲骨文面前    “我的成功是用时间累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