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氮配施液体牛粪对寒地玉米花后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转运规律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畜禽粪污养分资源利用率低、排放量大等问题,试验引进丹麦液体肥施用技术,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FP)、67.5 t·hm-2液体牛粪(N0PKM)、减氮40%配施67.5 t·hm-2液体牛粪(N1PKM)、减氮20%配施67.5 t·hm-2液体牛粪(N2PKM)共5个处理,探究减氮配施液体牛粪对寒地玉米花后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转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配施液体牛粪有效提高玉米花后期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转运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作物产量,同时,降低土壤磷、钾盈余量,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其中,以N1PKM处理最佳.与常规施肥相比,N1PKM处理玉米花后期干物质积累比例提高3.50%;平均增长速率提高16.07%;氮、磷、钾在花后期特别是成熟期养分积累量分别提高10.04%、14.03%和33.33%;氮、磷转运率分别提高20.90%、59.73%;氮、磷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提高10.15%和42.97%;玉米产量提高5.76%;较单施液体牛粪处理相比,土壤中磷、钾素盈余量分别降低15.48%和25.05%.可见,减氮配施液体牛粪对寒地玉米生产区发酵液体粪污资源充分利用及减肥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探明玉米-白首乌间作对玉米和白首乌的生长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玉米-白首乌间作、玉米单作和白首乌单作3类种植模式,调查玉米和白首乌的病害发生及产量等性状变化.结果发现,玉米-白首乌间作处理较单作处理,玉米的锈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10.22、12.88,小斑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5.97、5.10,大斑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1.87、2.82;白首乌的霜霉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14.2%、14.7%,褐斑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15.2%、15.6%,其黄酮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提高了8.42%、6.58%,多
为了解新疆米泉某种鸡场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采用平板凝集试验对该场种鸡和商品蛋鸡进行了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病血清学调查,采集平板凝集强阳性鸡只的肛拭子,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该鸡场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19.6%(105/537),其中种鸡阳性率为14.3%(12/84),商品蛋鸡阳性率为20.5%(93/453);从鸡肛拭子中分离到3株鸡伤寒沙门氏菌,分离率为5.5%(3/55);药敏结果显示,有1株沙门氏菌XJMQ-S39呈多重耐药表型,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