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y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学科。数学所学知识逻辑性更强,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也更高。所以数学就成为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但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并没有意识到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仍然以数学基础知识为教学重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教师的主要研究任务,探讨小学生思维能力对于小学数学的作用,提出可行性教学方案,加强数学思维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人们的日常活动都被思维所操纵,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智慧程度。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初步发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时期。而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复杂,并且抽象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深远的促进作用。
   一、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现化,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事物的认知程度还不充足,所以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于想象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在数学教学中往往要将逻辑思维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所以要强化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就需要教师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现实,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采用直观的实物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从全方位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上升至理性的认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打好基础。例如,在小学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以实际操作的方式来为学生演示加法的运算过程。教师可以首先利用数小棒的方式为学生演示加减法的运算,随后为学生准备更多的小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数小棒的方式来进行加减法的运算。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操作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的个人思维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采用生活案例优化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传统教学经验中就可以得出合适的问题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引发学生的联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对于知识的敏感程度不高,自制能力较差,如果采用传统单一的传输式教学法就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采用生活案例优化数学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小学分数教学中,由于学生首次接触到分数这个概念,所以对于分数的理解并不充分。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案例来引发学生思考降低学习难度。如炎热的夏天小明的妈妈买来了一个西瓜与家人一起吃,妈妈将西瓜一共切成了五份,小明家一共有四个人,由于爸爸还在上班没有回来,所以只有小明和妈妈以及妹妹一起吃西瓜,每个人都吃了其中的一份西瓜,那么还剩下多少西瓜?由于切西瓜吃西瓜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遇到的生活情景,降低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学生会根据切西瓜的情景来展开联想,最终会得到正确答案并且明白分数的数学意义。为了加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追加问题,当小明的爸爸回家了吃了剩下西瓜的一半,那么还剩多少西瓜?采用这类拔高式问题,引发学生对知识展开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猜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敏感性
   大量数学知识是由于人类的合理猜想而得出的,科学的论证往往也是源自一种猜想假设,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鼓励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展开合理的猜想。数学猜想是指运用非逻辑手段获得一定的数学假设,这种假设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思考策略。每一个学生对于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所展开的猜测都各有不同,所以就代表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都具有独创性,这样就可以充分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要求学生科学分析能力,从而得到一定的数学规律。但实际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基础上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由于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很有可能会一下子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却对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不重视,主要是由于教师仍然局限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減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估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直觉快速回答教师提出的加减法问题,随后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计算法则来完成问题的计算,最后采用评比的方式看哪一位学生说得更加准确。在不断的练习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敏感性,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展开数学猜想。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将数学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上官德运.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62-63.
   [2]杨利锋,魏晓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83.
   [3]陈朝中.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36.
  编辑 冯志强
其他文献
通过LCS本地化客户服务来管理工业气体——从工业气体的库存管理到气瓶管理,再到工业气体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业气体供气站的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付出许多努
如何用人体的感官来检查运行中的设备故障呢?下面谈谈本人的想法.1 利用耳听、手摸来发现故障电气设备在运行中都会发出各种声音.如果我们仔细地倾听,就能通过声音的高低、音
语文是教育工作中一项重点学科,这门课程一直伴随着受教育主体从小学到大学,贯穿着整个教育阶段。而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工作也作出了相应改革。授课活动的重
文章采用VAR模型,建立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探索其影响系数的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对外商直接投
所谓灵感,就是在文艺或科学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写作中的灵感,是诗人文士创造力的升华状态。杜书瀛在《文艺创作美学纲要》中曾这样描
摘 要:书是人写的,题是人出的,那么,要想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出数学题目的话,除了要让他们掌握能够解开题目的相关数学知识之外,还要让他们能够快速清楚题目含义,找到题目中所给条件和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其实,不仅仅是对于数学问题,对于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各种概念、计算方法、法则乃至公式,都需要学生能够拥有较好
当数点人间的美好情愫时,有一种像土地一样古老深厚的感情,它深藏在人的心底,牵系着人的魂魄,这就是乡土故园之情。故乡是人们心头永久的想望,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