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是立德树人一以贯之,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人才培养应该在变革指向、变革策略、变革导向等方面充分理解其变革意蕴,人才培养变革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变革策略重点从体系贯通、专业升级、培养方案优化、资源共建共享、师资提质、制度保障探索其实施路径;变革导向聚焦从科学性、协同性、贡献度评价其培养成效.同时,高职院校要快速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机 构】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1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是立德树人一以贯之,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人才培养应该在变革指向、变革策略、变革导向等方面充分理解其变革意蕴,人才培养变革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变革策略重点从体系贯通、专业升级、培养方案优化、资源共建共享、师资提质、制度保障探索其实施路径;变革导向聚焦从科学性、协同性、贡献度评价其培养成效.同时,高职院校要快速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种重要性越发凸显.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民族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的趋势初显,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贸易封锁和高科技禁运更加急切.这一国际局势的变化,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必须抓紧时间调整面向未来的产业结构,狠抓科技创新,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国必须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改革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1+X证书制度;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打造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将这三个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劳动精神和坚定中华劳动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鼓舞大学生提升劳动素质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需要.应充分认识这三个精神的理论要义、内在关系及其融入高职思政课的逻辑基础,以“四观”设计模块化的理论教学,以“四式”设计结构化的实践教学,构建“一体、两翼、三元”评价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着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铸魂
提质培优背景下,提升高职国际化办学水平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补充,应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注重内涵、提高质量等四项原则,通过系统化制定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法规政策体系、一体化设计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战略规划、多方位开发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标准、整体性搭建高职国际化办学的合作交流平台、科学化构建高职国际化办学的质量评价机制等实施策略,有效提升高职国际化办学质量.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大众旅游消费新时代的全面到来,以及新科技在旅游场景的广泛应用,游客的需求、旅行社业态、导游执业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修订中,高职专科导游专业名称虽予以保留,但其内涵已发生重大的变迁.本文在充分分析导游工作环境和职业内涵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培养研学型、管家型和智慧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旅游产业的新环境下,构建现代导游专业群;构建细分化的递增式课程体系和构建“1+3+X”复合型现代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
文章分析了扩招工作的需求及其与产教融合的关联,认为产教融合是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的必然渠道,具有产业需求为先、产教一体并重、产业驱动教学、产教理实一体、产教务实求质等特征.对此,文章提出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扩招工作的实施路径,包括:专业导向,校企联合按需生源引流;师资导向,校企共育保障扩招师资;教学导向,区园企校联动分类培养;评教导向,产教协同创新互通考评;输出导向,提升品质推动分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