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freedo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李伟主任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27个国家40多家智库共创“丝路国际智库网络”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共同主办的“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10月28日-29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28日的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副主任隆国强,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出席。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联合40多家全球知名智库共同发起的“丝路国际智库网络”在论坛上举行了启动仪式,成为本次年会的一项重大成果。
  在一天半的会期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出席论坛,100多位高级别代表,包括政府官员、智库领袖、知名企业家、著名学者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发表演讲。外交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部委代表和中国国电集团、国家开发银行、中投公司、丝路基金等国内企业负责人与会。各方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丝路建设与2015年后发展议程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耶雷米奇、克罗地亚前总统梅西奇、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中满泉、联合国贸发会议副秘书长雷特、西班牙马德里市市长卡梅纳等分别致辞。
  李伟在演讲中表示,当今时代,各国既是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是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合作倡议和构想,国际社会对此反响强烈。共建“一带一路”,是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途径,是冲破结构性矛盾的羁绊、迈向世界经济新一轮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全球治理结构、形成世界发展新秩序的重要途径。历史证明,实施一味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企业,甚至对外排斥的政策,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各国正在加强政策沟通,深化经济合作,通过合作走出困境。合作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拓宽资源要素配置的空间,更好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显著优化各国的经济结构,充分释放各国的增长潜力。面对不断涌现的全球治理新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强的参与全球治理的诉求,必须优化既有的全球治理结构,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建立发展新秩序。
  李伟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顺应现实需求的合作,而且是不断创造新机遇的合作。两年多来沿线国家真诚磋商,紧密协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相关各国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新的合作机会将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共建“一带一路”要不断培育为沿线国家和人民所广为认同和遵循的发展理念,着力把握好四大关系。
  一是着眼长远和务实推进的关系。要在合作的大目标、大战略上谋篇布局,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当前已经存在的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各方各领域的合作。对各方接受、条件成熟的项目,要抓紧启动实施,为未来深化合作、长远合作取得成果积累能量、奠定基础。
  二是各国特有利益和区域共同利益的关系。深化区域合作必须强调共同利益,也必须正视合作各方都存在特有的利益。共建“一带一路”应区别于一些强国主导的区域合作框架,在推进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顾及小国、不发达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加快这些国家的发展步伐,使他们能够赶上时代进步的潮流,分享人类文明的成果。
  三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注重合作不避讳竞争,尤其是发展阶段相近的国家,他们之间产生竞争的可能性更大。良性的竞争能够促进相关各方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发展又要求有更多的区域合作。
  四是区域内合作与区域内外合作的关系。中国发布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告诉人们,“一带一路”合作理念不是封闭、排他的合作,而是欢迎区域内外所有国家公平参与、共谋发展、兼容并包的合作。目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与欧盟投资计划的对接,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会上举行了“丝路国际智库网络”启动仪式。来自27个国家的40多家智库和有关国际机构作为发起成员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表了“丝路国际智库网络”成立宣言。宣言提出,要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智库网络,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网络成员优势,积极开展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与合作研究,加强政策研究与咨询能力建设,服务各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合作体系,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繁荣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全体会议环节,与会者分别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丝路建设与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三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将主要讨论其前景及面临的瓶颈和挑战;丝路沿线国家跨境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合作;现有基础设施区域合作机制平台及其合作对接;多边开发金融机构的参与、合作,及多边金融合作模式创新;丝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对接的标准、规则及协调沟通机制等问题。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将主要讨论亚欧产业链与国际产能合作现状、需求;产能合作面临的瓶颈、挑战及对基础设施联通的需求;经贸产业园区等产能合作重点规划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绿色产能合作等。而丝路建设与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则将目光投向促进文化包容;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协同发展;投资、贸易、援助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丝路国家的包容性发展;丝路国家在构建新型全球伙伴关系下的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
  此外,论坛还开设了智库合作圆桌会、企业合作圆桌会和金融合作圆桌会三个平行会议,分别就相关专题进行研讨互动。
  “丝路国际论坛”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创立的重要论坛品牌,是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沿线相关国家主办的高层次的年度国际论坛。丝路国际论坛旨在凝聚各国智库力量,推动陆海丝绸之路有关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搭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
  第一届“丝路国际论坛”于2014年12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CIRSD)及土耳其两家重要智库共同主办。来自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0多位高级政府官员、智库领袖等共200多位代表出席研讨会。参会代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坦诚交流、深入研讨,取得圆满成功。论坛有效促进各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同,也使我了解有关国家的关切与诉求,为推动各国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了积极作用。与会代表都认为加强智库交流合作对于共商共建丝绸之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待论坛每年定期举办。
其他文献
自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探索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以来,我国关于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开始进入了公众视野,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不同见解和观点。最近,据媒体披露:由国资委牵头的“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分类”两份重要文件将于2015年初公开发布,标志着关于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从理论上的终结和新的改革方案浮出水面。  按照即将公布的“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3D打印  对当前经济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  但3D打印技术将对它能接触到的  一切领域特别是制造业产生冲击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3D打印(业内称“增材制造”)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3D打印对经济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15世纪中叶的印刷术、18世纪中叶的蒸汽机
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阶段性变化。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新趋势,抓住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中的新机遇,逐步确立新优势;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中实现新旧增长动力的平稳转换,是我们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所在。  在世界格局调整中确立新优势  过去30多年,全球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哪里有价值洼地,哪里就有投资者;哪里有想象空间,哪里就有创业者。5万亿的产业规模和5万亿的体育用户,足够演绎一个个创业传奇和造富神话。毋庸置疑,中国正在进入全民体育消费时代
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效手段  在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当下,万里长征式的办证审批,“我妈是我妈”、“我还活着”之类的奇葩证明,还在某些地方接连上演。除了深化行政改革、加强监管监督外,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从信息技术层面进行突破也是非常必要的。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效手段。  大
我国将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新常态目标增速是综合了当前经济运行状况、供需条件、国际经济技术环境等中长期因素的预测结果。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依靠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能否将经济稳定在中高速水平上?作为后发追赶型国家,通过创新和结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挖掘和释放潜在生产资源,继续发挥挤压式增长的余量仍有空间。未来政策取向应是两者并重,既要通过新主导产业的培育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也要通过旧主导产业的提升、
<正>4G时代不会只是运营商的"独角戏",其网络建设将利好辐射整个通信产业链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仅丰富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也有目共睹。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