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保温对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zum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保温对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6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和试验组(加用综合性保温方法),每组43例.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麻醉后30、60、90 min和术毕时的鼻咽温度;麻醉前,麻醉后30、60、90 min,术毕及术后24、48 h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30、60、90 min及术毕体温较麻醉前和同期试验组均明显降低[(36.1±0.2)、(36.0±0.1)、(35.7±0.1)、(35.6±0.2)℃比(36.8±0.2)℃和(36.8±0.0)、(36.7±0.1)、(36.7±0.2)、(36.8±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30、60、90 min和术毕PT、APIT、TT较麻醉前和同期试验组均延长;术毕和术后24、48 h PLT较麻醉前和同期试验组明显降低;对照组术后24、48 h DD和vWF较麻醉前和同期试验组明显升高,FBG较麻醉前和同期试验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性保温能够部分减轻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抑制程度,使患者早期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CHF患者(CHF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空腹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将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汀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29例),治疗8周后,重复上述检测,比较CHF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0水
目的 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5例.诱导后,调整七氟烷组七氟烷吸入浓度,丙泊酚组丙泊酚泵入速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50±5.记录麻醉前5 min(T1)、气腹后10 min(T2)、气腹后40 min(T3)和手术结束前5 min (T4)心率
期刊
目的 比较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治疗的68例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30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B组患者38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治疗后血糖达标率、低血糖事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诊断使用分段诊刮(诊刮组),38例诊断使用宫腔镜(宫腔镜组).将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33例)和腹腔镜组(3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诊刮组和宫腔镜组子宫切除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7%(20/30)、94.7%(3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积液细胞
期刊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单纯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25例,采用帕瑞考昔超前镇痛复合PCEA.于麻醉前、术中2h、术后24 h、术后48 h4个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C
目的 研究潜伏期分娩镇痛硬膜外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佳浓度.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头位、单胎的初产妇55例,妊娠37~42周,产前无服用镇痛催眠药,宫口开至<3 cm时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罗哌卡因初始浓度为0.15%,试验剂量5ml,观察5 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给予相应浓度的罗哌卡因10ml.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上一例产妇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产妇所用罗哌卡因的浓度,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