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27个民族群体的三个STR基因座遗传关系研究

来源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kk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27个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对27个民族群体CSF1PO、TPOX和TH01基因座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27个民族群体的CSF1PO、TPOX和TH01三个基因座分别以等位基因10、11、12,8、11和7、9的频率最高。蒙自壮族与罗平布依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3),罗平布依族、玉溪傣族间的遗传距离次之(0.0033);浙江畲族和广州汉族遗传距离最大(1.0565)。汉族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分别聚为一大族,少数民族群体按“百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眼部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对684名贵州汉族(男性186人,女性498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的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活体观察,并对其关联性进行相关分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高等学校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在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
目的:了解贵州布依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平塘县426名布依族(男性222人,女性204人)的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中指毛和小指弯曲7
目的:比较分析苗瑶民族体质特征。方法:对8个苗瑶民族群体15项头面部、体部测量数据和体质指数,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苗瑶民族身材矮小,圆头型。群体间体质测
目的:了解贵州彝族、白族和水族发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方法,对1344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和水族465人)发旋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贵州彝族、白族和水族单旋
目的:比较分析贵州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对世居贵州的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1708名成人头面部28项指标进行活体观察。结果:各民族既有许多相同
目的:探讨贵州世居民族群体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方法:对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回族、毛南族、畲族、穿青人和汉族群体5655人(男性30
目的:了解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回族人群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仡佬族288人(男145人、女143人)、土家族363人(男171人,女192人)、回族305人(男178人、女127人)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