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度是货真价实的政治自觉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上网发现,有一段时间,有很多网友在吐槽某报主任编辑:身为一名党员,在网上时时以偷换概念、含沙射影等手段,对党、政府、军队进行非善意攻击和评论,甚至混淆视听,却对党刊媒体人应有的党性、立场、原则、职业道德乃至国家利益、民族大义等关键性问题鲜有提及。这种现象,在有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延伸到了其他社交场合,背离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信仰宗旨。
  对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对党忠诚理应不是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要害在“绝对”二字,就是唯一、彻底、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于像上述身在党内、吃党的饭却砸党的锅的人,应当尽早发现、尽早揭露、尽早制止,不然就会影响更多的民众。
  然而,忠诚不是与生俱来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形成的,党性也不是入了党就有的。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发展、环境变化,曾经拥有的无限忠诚、坚强党性、高尚情操也会随“雨打风吹去”。一些同志说,做到随时随地的“绝对忠诚”,何其难也?
  在思想芜杂的当下,用绝对的标准来审视,像上述忠诚度打折扣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党员干部是两面人,把忠诚挂在嘴上、写在述职报告里,所作所为与忠诚相去甚远,表现出“伪忠诚”。有的是自由人,台上讲信仰、台下无信心、背后信鬼神,小事小节上放松要求,表现出“亚忠诚”。有的是糊涂人,对网上谣言、小道消息听之任之,不加抵制,表现出“假忠诚”。凡此种种,党员干部忠诚度缺乏纯洁性、忠诚没有保鲜度的现象并不少见。
  可见,如何保持绝对的、百分之百的忠诚度,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做到的现实问题。其绝对,要求思想行为上必须不能有一点儿含糊。其百分之百,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游移与动摇。换句话说,这就是一种货真价实的政治自觉,来不得任何虚头巴脑。
  行动上的忠诚度来源于理论上的认同度。有的同志怕反躬自问:自己对党的忠诚是不是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没有任何的含糊和折扣?原因不外乎是自身信仰游移了,信念滑坡了,理想缺失了。为此,给党员干部“强筋壮骨”,要用扎实的理论教育把信仰之钙补起来。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用理论的清醒度培养与提升对党的忠诚度,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学,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悟,学用结合,笃信践行。要着力强化思想教育的引导功能,让正确的思想落地生根,澄清是非,激浊扬清,帮助党员干部消除模糊认识、拉直心中问号,不断补足信仰之“钙”。
  大是大非见忠诚,一言一行有党性。党员干部是否忠诚,用党性一验便知。提升忠诚度,须以坚强的党性为基石,要用持续的党性锻炼把忠诚之基筑起来。当下,必须把坚持不懈地强化党员意识,久久为功地加强党性锻炼,作为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的根本要义,才能有效解决一些人对党忠诚度不高、党性原则没有立起来的问题。要把严肃党内生活作为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固化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用够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让党员干部在红脸出汗中排私欲之毒、祛虚假之诟,在紧抓不放中增强“党”味、强筋健体,砥砺忠诚品格。
  信仰危机折射的是信任危机。群众不相信党、不相信领导,多因不信服代表党的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德上一旦有了缺口,思想防线就会失守、党性原则就会瓦解、个人形象就会失范。这些年领导干部违法乱纪,要么是烂在违法腐败、不守职业道德上,要么是栽在生活腐化、不守家庭美德上,要么是毁在情趣低下、不守个人品德上。外化于形先要内外于心。培养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要用良好的道德约束把形象之范立起来。党员干部塑好人品官德才能带动基层群众不断陶冶思想品德。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重要载体,以党员领导干部作为重中之重,把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时代道德楷模作为重要内容,严格党内生活,严厉清理整肃,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者不受教育、管理者不受管理、育人者没有人格的问题,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纯洁度和广大群众满意认可度。
  每个党员干部经过如此一番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忠诚之基、树好形象之范,相信离百分之百的绝对忠诚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治部政工网络办公室)
  责任编辑:花菊萍
其他文献
截至1998年7月,我国已经在至少17个双边投资条约中一揽子全盘接受了ICSID仲裁管辖权,而我国所签订的所有双边投资条约中都有最惠国待遇条款,这些条款很可能使得我国对ICSID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