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垓下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胡 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项 羽
  ◎〔清〕郑板桥
  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乌江水冷秋风急,寂寞野花开战场。
  背景
  一览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与叔父项梁起兵吴中,梁败死,籍继为将,大破秦军。鸿门一会,不听从范增的建议,纵放刘邦归去,造成楚汉对峙的局面。后自立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天下,战无不利。但垓下一战,楚军瓦解,项羽自刎于乌江。
  历史
  一叶
   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但中国史学有个好传统,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项羽的对立面是刘邦。刘项之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出争为帝王的大戏。司马迁为他们两人都写了《本纪》,而在整部《史记》里给未成帝者立《本纪》的却只有项羽一人,可见他在太史公心中的地位。项羽是个悲剧人物,他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坑(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个人英雄主义,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却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当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围时,便对敌阵中的一个熟人喊道,“你过来,拿我的头去领赏吧”,说罢拔剑自刎。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宁肯去见阎王,也羞于再见江东父老。他与刘邦长期争斗,看到生灵涂炭,就说百姓何罪,请与刘邦单独决斗。狡猾的刘邦当然不干。这也看出他淳朴天真的一面。项羽本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支普通的反秦力量,后渐成主力,成了诸侯的首领。灭秦后,他封这个为王,那个为王,一口气封了近二十个,他却不称帝,而只给自己封了一个“西楚霸王”。他有心称霸扬威,却无意治国安邦,乏帝王之术。
   可以看出来,太史公是以热情的笔触、惋惜的心情刻画了这个人物。后人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说你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回呢:“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
  ——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②有人说,人往高处走,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低处纳百川。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技法点拨   我们就以上文题,谈谈考生该如何对非连续性材料作文题进行审题、构思。   1.审题全面精准   (1)扫描初审,大体把握。两则材料表述的观点有所不同。
期刊
在日前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20周年座谈会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的话让在场的电影人深受震动:“对于电影,我是一定不会离开的,做了电影人就永远离不开。总想着还可以再做什么事,下一部怎么拍得更好……我的心里都是‘电影’两个字。”尽管年届九旬,可秦怡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2013年,参演微电影《幸福家味道》;2015年担任电影《铁道游击队》艺术顾问;2016年,助阵电影《订制爱情》……好友和同行对她的
期刊
2017年3月18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获得者,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發生车祸,因公殉职。   廖俊波被称为“人民的樵夫”,他创造的“政和速度”曾让无数人惊叹——短短两年时间,他就使政和县这个长期位居福建省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跃居至全省前10名。刚刚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时,他面对政和县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在实地调研后,确定致力突破
期刊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2005年,张国良为自己的公司找寻新项目时,碳纤维进入他的视野。具有多年从事纺织机械生产经验的张国良敏锐地发现,碳纤维的生产原理与腈纶的生产工艺有相通之处,不过技术要求更加苛刻。2005年9月29日,其公司正式启动碳纤维项目。   当时,国内的碳纤维研究基本还局限于实验探索。专家们对张国良的想法也是一片质疑之声:“碳纤维难度太大,有些国内企业几个亿砸进去,连碳
期刊
◎〔宋〕王 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敗。  考题  连线   1.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  参考答案:(1)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2)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
期刊
一纸诗书一年华,一剪梅花一溪月,一树菩提一烟霞,一方故土一抹绿。  ——题记   蛙鸣夜,轻启窗,皓月新,蟾光入,夏风畅,梦已深……在这美妙的夏夜,我渐渐步入梦境,那梦中的一抹绿意使我快步前行。   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祥和。近处,树叶掩映之处,隐约露出质朴而又饱含古韵的屋角,还有声声鸟语,悠悠地在叶子间隙传递。   遠处,如浪涛般的云雾扑向黛色的山峦,而山峦却欣然藏匿于远如梦般的烟云之中。
期刊
高中生活,一闪而过,像一架摄像机,或者说像一台影像放映机。   放映一部电影,是为心灵满足,票房飙升,还是为走红网络?这部写实电影,只为高考而生,没有片酬,没有人气,赔上血本也说不定。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不得不出演这部电影,且我们必须演好这部电影——一部没有NG机会的电影。   或许电影已经被设定了开头和结局,但电影主角,却从未变更过。从踏入高中校园开始,我们就可以计划未来三年整部电影
期刊
2015年,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导弹阵地上,何贤达沉着冷静,指挥若定。一声“点火”,光耀雪山。又一枚导弹被送上了蓝天。数分钟后,捷报传来:导弹精确命中目标!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导弹精兵在新兵下连时,竟被分到炊事班!何贤达找到连长想调到战斗班,却灰溜溜地无功而返,战友戏谑道:“锅台三尺宽,你还想翻天?”他心一横,打算自学成才。从那以后,白天浑身油腻的何贤达一有空闲就用柴火当模拟器材,摆开“战场”练
期刊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①高低六代宫。  石燕②拂云晴亦雨,江豚③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禾黍:《诗经·王风·黍离》小序说,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作《黍离》诗。②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③江豚:《南越志》载“江豚如猪,居水中,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考
期刊
2018年4月,一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在日本冲绳国际电影节上征服了無数观众,一举斩获“最受欢迎的海外影片”奖。以国粹和最新电影科技“3D全景声”相结合,将电影逻辑和京剧审美独特地贯穿于唱念做打之中,既展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回应了现代社会关切,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只要创新方式、创新表达,就能穿越时空,焕发新的光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