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践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促进了电力产业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讨论了电网调度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践。
  关键词:电网调度;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践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的重要保证。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逐渐应用于电网调度中,其具有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对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概况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电网调度从经验型向智能型转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对管理和调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电网呈现大规模发展趋势,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若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势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调度自动化的实施能保证人员更好地参与工作,发现处理工作,避免因处置不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实践中,电力调度可监控用户用电细节,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措施调控,以降低高峰用电,满足人们生活及工作需求。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连接着众多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电能的生产和传输转瞬即逝,需满足发电和耗电量间的均衡。借助自动化技术,可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发生电力故障时,能迅速掌握情况并处理,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
  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内容和特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现了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有效集成,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了互联网数据的自动传输,极大地优化了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帮助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当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推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一种集多种现代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生产技术,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大幅改善了系统的供电量,扩大了当前电网规模,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但为了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作用,电力企业应结合当前新技术的应用,处理好系统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关系,以适应当前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实现了远程输电。随着我国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远距离输电。因此,在一些偏远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无论是在自然条件下,还是在实际电力输送距离上,都需巨大的经济投资。因此,为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输电线路方案,有必要利用当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在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改善偏远地区的供电量,以满足偏远地区人们用电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电力系统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电力系统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实现了网络化及数字化的融合,完善了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数据传输系统。在获得较高经济价值的同时,优化了电能,对当前电力系统及电网工作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电力系统主要由自控装置、厂站端、信息通道、电力主站等组成,结合互联网,利用计算机终端作为信息采集及存储的工具,实现数据的集成化及透明化。在此基础上,联合服务器完成各种信息调控,以提高数据管理水平。根据当前电力系统与电网调度的衔接,发现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和调节自控装置能促进不同地区电网信息的宏观调控,提升调度效率。此外,还能有效管理电网,提高运行安全性。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有效应用能充分实现数据的整理,对电网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实践
  1、对象数据库技术。电力工程涉及到许多数据及信息,每项数据与信息在后期分析中起着一定作用,如何做好数据统计、管理、共享和后期使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利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能更好地完成上述工作,为保证使用效果,需根据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及要求设置标准或条件,工作人员将以此为基础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然后评价相关事件;此外,使用该技术能设定最大安全限值,当实际值大于限定值时,会自动调整,并发出提示,工作人员会尽快赶到现场处理。
  2、数字仿真技术。采用数字仿真技术时,将借助计算机技术完成相应虚拟电网模型的构建,并为其提供较真实的仿真环境,使调度员能更直接地了解电网实际情况,从而达到对电网的有效控制及监督。另外,该技术的应用还能达到有效提高调度员实际技能水平的目的,并能有效保证电网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此阶段使用的PAS软件能达到快速准确处理信息数据的效果,为调度监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3、可视化技术。可视化技术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数据信息分析功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将电网调度运行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图形或表格。同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可视化技术功能主要体现在平面可视化和立体可视化上。具体操作需在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进行,以便利用数据可视化理论知识,将电网调度的数据信息以易于理解的方式直接呈现给电力系统技术人员,使其能以直观可靠的数据作为参考信息,实现电网调度的实时监控,科学控制电网调度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4、异构平台技术。电网调度异构平台是指运行中由于使用了大量不同的数据管理系统而形成的异构数据源集合体。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来说,引进及应用异构平台技术十分必要。在电网调度运行中,异构平台技术能有效采集、加工和传输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资源,还可对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及完善,从而有效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
  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发展
  1、信息数据集成化促进电网调度高效化。当前,我国科技取得了长足穩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发展使自动化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可促使自动化信息技术更全面地影响电网运行的各个阶段。信息数据的集成能为电力构架到维修检护各方面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从而使电网调度更加全面地实现信息化,进一步促进电网发展。
  2、信息数据网络化促进电网调度共享化。信息数据网络化发展将使电网调度向共享化发展,这是当今社会电网体制改革创新的趋势。电网调度信息数据网络化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推动及促进各地区电网系统间的联网、信息共享及程序化,借助数据网络化,实现各电网系统间的沟通交流、交互监控和管理。另外,电网调度信息数据网络化还能促进电网自动调度运行中数据的有效集成,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信息数据智能化促进电网调度协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调度和应用越来越智能化。信息数据库智能化使整个电网调度和相关人员更易获得他们想要收集的信息。此外,信息数据的不断智能化还能使电力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充分集成和优化,从而进一步推动电网调度工作能有一个较完善的监控系统,确保电网调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另外,信息数据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使电网调度运行更加顺畅有效,及时发现电网调度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便更好地处理和纠正,进一步避免电力故障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促进整个电网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电力系统的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雅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实践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12).
  [2]劳基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实践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6).
  [3]訾洪礼.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实践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25).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栓用于会阴侧切缝合术中及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将183例会阴侧切产妇分为观察组89例与对照组94例.两组用2%利多卡因会阴侧切局部麻醉,观察组在胎儿娩出结束第二产程及产后6h分别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观察会阴侧切缝合术中及产后会阴侧切伤口疼痛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两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缝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在控制牙科焦虑和局部麻醉注射疼痛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具有牙科焦虑、ASA I级、需要在口腔局部麻醉下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动口腔局部麻醉技术。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均从患者就诊起开始,持续到完成治疗离院及局麻后随诊的全过程。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29例局麻后的牙科焦虑评分下降,
目的 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AIDS)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60例AIDS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按符合HAART治疗标准者列入治疗组共30例,因各种原因不能执行HAART治疗者列入对照组共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2%碳酸氢钠漱口,局部涂以制霉菌甘油,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胶囊100 mg口服,每天2次,同时加强营养治疗和口腔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H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因临时出院或留置针滑脱等各种原因需要拔出留置针,由于留置针管内和血管穿刺点处含有大量肝素钠封管液,因此穿刺点处血液不易凝固,按压时间较长,我院自2008年以来采用云南白药粉按压穿刺点,止血效果较为显著,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室外给水管道的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给水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保证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技术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做好室外给水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让室外给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笔者主要对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室外给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1.1测量放线  一切准备工作结束后,接下来就是管道测量放线,再进行测量放线时
目的 探讨能使血样不受外界污染,保持无菌状态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及环境的抽取血培养的方法.方法 对2010年1-12月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发热(高于38℃)或体温过低(低于36℃)昏迷、多器官衰竭患者,运用真空采血系统抽取血培养.结果 真空采血系统抽取血培养20例,无一例发生血污染.结论 真空采血系统培养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标本处理方便、防止血样检测过程污染及减少交叉感染的危险性等优点
在科室常备基数药品管理中,如何保证失效期远的药品最先使用,一直是困扰治疗护士的问题,传统药瓶无法区分药品的失效期远近,护士在取药过程中,也无法保证使用先失效的药品,因此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内科将便携药盒应用于常备基数药品的管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作者单位:210002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内科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深基坑支护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今建筑工程建设当中,深基坑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得深基坑支护成为了建筑施工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工程建设效果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则需要能够充分做好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的把握,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
目的 探讨胸腹穿刺新型引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方法,提高胸腹膜穿刺引流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胸腹穿刺新型引流装置对130例患者进行引流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3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按需要取到检查标本或者放液治疗,2例在穿刺过程中出现胸膜反应,经吸氧等对症处理后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腹穿刺新型引流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省时省力,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等优点,值得临
目的 报道3例气管切开后机械通气、不能脱机的患者离开ICU后,顺利建立家庭病床的护理管理。方法 完善的出院前准备,包括环境物品准备,患者心理准备,家庭护理人员培训;定期随访团队、应急处理保障,落实居家机械通气管理及护理,心理护理指导等。结果 3例气管切开后机械通气患者顺利适应长期家庭病床,肺部感染率低于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家庭有创机械通气能使清醒患者心理障碍得到改善,生存质量相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