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家的永恒结体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ve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陈礼国,一位将军。她,黄晓琳,一个美丽的女教师。他和她,从相爱到结婚没有什么故事。爱,是从成为夫妻才正式开始的。
  他从事的是高危且须严格保密的军事高科职业,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隐约知道,所以十分担心。每天在他上班时她都要拥住他,用眼睛叮嘱他千言万语,他深深理解,只能一遍遍点头。然后,她从拥抱到慢慢松开,再拉住他的手,最后一点一点放开指尖,看着他一步一回头地离家渐行渐远。
  没有什么表白和承诺,因为他和她,从有了共同一个家的那一天开始,就强烈地意识到:爱就是两个生命在一问房子里成了一个生命,结体而存没有你我。
  可是,他和她的这种担心仍不乏甜蜜的生活,却在1996年被打破了。那年7月她突发脑溢血。住院抢救后失忆。对他来说,这次是进入了难得的幸福,因为,在部队的命令下,他不得不专职照顾妻子了,难得的24小时全陪。在那一年多的日日夜夜里,所有医生和护士都被他感动得流过泪。一个将军,照顾妻子的许多细节功夫连护士也难以做到。他陪妻子60多次进高压氧舱,已经失忆而不认识他的妻子,却还是只有他在身边时才不哭不闹;他一刻也不离妻子,连上厕所也是跑步来回;他睡觉也是趴在病床边,醒着时就是不停地说话,不管她能否听懂,只管说;他学会了按摩,学会了打针,学会了医生加护士的全方位护理。因为,不认识他的妻子,只有他做这些事的时候才乖,才有笑脸。
  医生说他妻子的病不可能康复,他不管,该做的还是照做。一年后的一天早上,他照例给妻子喂饭时,妻子不吃,呆呆地看着他,慢慢地,眼泪从妻子的眼中流出,接着,妻子抓住他的手,说:“回家……”激动至浑身颤抖的他,在妻子“家”字出口时突然放声大哭!铁血将军,从来不哭的将军,一下子哭得像个孩子!
  他背她回家,很快,这个家又有了生气。医生说她最多只能再活5年,他不信。爱在,家在,她就不可能不在。面对尚未清醒的她,他将医院的全套护理继续下去,仅每天按摩和练走就要9个小时。两年后,她终于会走路会说话了,他一边上班一边继续一样也不能少的护理工作,又是整整10年!
  2006年,妻子再次发病,并因脑部出血过多成了植物人,医生说这次是真的不能醒过来了,到极限了。所有亲朋全都劝他放弃,他吼:“夫妻一体,怎么放弃?”
  他不仅是一如既往地全面护理,而且又多了两个项目,一是每天在妻子耳边讲一个开心的故事,二是每天给妻子做三次美容面膜!他不仅要等妻子醒来,而且要让妻子醒来时看见自己还是那么漂亮!他天天做,整整5年!
  2011年9月,他在为妻子做美容面膜时,分明看见妻子微微娇笑了一下!虽然只是闪电般乍现即逝,似为幻觉,但他仍坚信希望就在前方!所有人都不信这个奇迹,可他信。最不争的事实是:这15年他不仅是在极限的努力中,而且是在极限的幸福中。因为,他将爱做到了最好,妻子也做到了最好。在医学一次次的残酷判决中,妻子不还是活在他身边?爱和家的永恒结体,是决不会分散开来的,因为爱本身就是超越一切常理的奇迹!
  编辑 邱文瑾
其他文献
郑哲敏8岁那年,父亲郑章斐对他说,工农兵学商,商是最受人看不起的,你长大以后不要经商,而要好好念书,将来为祖国效力。郑章斐希望儿子能够完成他的愿望。  由于战乱和身体原因,郑哲敏从小学到高中的求学历程中,有很多残缺的片段。在这些断断续续不能上学的时光里,郑章斐总是利用出差机会,带郑哲敏到不同城市旅游,以便开阔他的视野。  郑哲敏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西南联合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录取。哥哥郑维敏
驶过岁月蹁跹的觥筹,聆听流年迂回的浅唱,触摸往事茕茕的沧桑……这一路,我一直与你同行。  忘记了是什么时候,习惯了有你的生活。算一下,也该有七年了吧。我们由不经意的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这七年我们曾经风雨兼程,我们也一路共享阳光。  还记得那一次数学竞赛,考前的一整天我都不在状态,考场上更是有些神情恍惚。考完后和你诉说,你说你也考得不好。我没有任何怀疑,心理似乎平衡了一些。可是当结果出来以后,我
贝时璋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自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为人处世,他友好、善良;搞研究做学问,他踏实、细致。???  贝时璋在浙江大学生物系负责组织学、胚胎学、无脊椎动物学、比较解剖学、遗传学等等课程时,讲授内容详实,条理清晰,他能记得成百上千个骨头、神经肌肉和血管等的拉丁名称,使学生们惊叹不已。他在浙江大学生物系辛勤耕耘20年,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的实验生物学
1  那天是周末,女儿去幼儿园培训班练琴,我在教室外的院子等着。这时,我看见两个老人从大门口走进来。那是一对老年夫妇,都是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看打扮,是农村的老头老太。老太太腿脚不便,还拄着一根拐杖。尽管如此,老头还是挨得很近,时不时用手扶妻子一把。  两个人的步幅很小,边走边看。我想,他们是在等上课的孙子或者孙女下课吧。只听老头说,这是县直单位育儿园,这是教学楼。他的口吻和语态很像一位导游。经过
其实万花筒里,只有一朵花  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芒火四射,一个暗淡无光。悦纳前一个自己容易,悦纳后一个自己难。  平淡是另一个自己。世界上很少有人喜欢躲在灯火照不到的地方,渴望被关注是人之常情。然而,一个人要被社会关注,需要许多前提条件,比如出了比较大的名,做了相当富有的富翁,当了高级别的官,假若这些东西你一样也不占,也许就只能安于平淡。其实,平淡不等于庸庸碌碌,也不等于没有出息。接受自己的平淡,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曾被别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得罪、侵犯过,而我们也都有踩过界限、侵犯他人的经历。在字典里,“侵犯”一词被定义为“任何对他人的攻击、违犯或过错”。所以,“侵犯”一词有着很广的内涵和外延,大到国家的侵略,小到邻里间的摩擦,有意的,无意的,在有生之年我们不知多少次做过侵犯他人的事情,也不知道多少次被他人侵犯过,数量之多,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大脑的记忆。  在《最后那些年》一书中,作者查尔
正能量是当前很流行的一个词,我周围的很多人也挺喜欢用这个词。  有一个朋友工作干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对我们说,他要请假去旅行。这很好啊,再说请假去旅行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然而他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他有些“太用力了”,他说:“我一定要在旅行中给自己积累更多正能量,让自己焕然一新。”  我们为什么感到他有些“太用力”?因为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正能量越多越好,外出旅行不就是m去玩玩,放松放松吗?干吗非要
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少年,在一个又苦又累的工地上,和民工同吃同住。搬砖、扛袋、打木桩,一张小脸满是汗水和泥土。别以为他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其实,他是董事长的儿子,一个“80后”“富二代”。  王靖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但他没有坐享荣华富贵,虚度青春,勤学上进的同时,他利用假期到父亲的工地上打工。  2005年,王靖赴英国华威大学求学。当同学们去参加五花八门的聚会,过浪漫的西方生活时,他却拼
保罗有个习惯,就是凌晨醒来雷打不动地抽上一支烟。一支烟搁在平时,也不算什么,可这次却在旅馆。这时候,旅馆的餐厅、酒吧早關门了,身上搜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一支烟。当他悻悻地靠在床头时,忽然发现临床客人的床头柜上有半盒香烟。  现在,要想抽烟,要么是走出去,穿过几条街去买。要么,就是一伸手,就可以触到那半盒香烟。客人已进入梦乡,就算是抽了他一支烟,他也不知道,哪个烟民抽烟还去数呢?保罗却不愿意这样做,住
有一个实验:将玻璃管插在正好是零度的冰水混合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水气”,描绘出了人不同情绪下的心理地图。结果显示,当人们在心情好的状态时,呼出的是澄清无色无味不舍杂质的水气、而生气时呼出的水气则有紫色沉淀物,有异味,有毒素。而紫色沉淀物,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增减。愤怒情绪越猛烈,分泌的有毒气体越深越浓。愤怒造成情绪紧张而致病的约占71%,而80%的工伤事故与生活的压力和情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