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拉:梦想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八妇女节这天,吉拉在微信群中转发了《十名残女子的励志故事》。其实,最励志的是她本人,这个从小生活在黑暗中的盲童,因为德国盲女萨布瑞亚在拉萨开办的盲校而命运大变。2011年,在西藏日喀则,吉拉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盲童幼儿园。
  变不可能为可能
  2011年6月28日,对于吉拉来说是一个铭心刻骨的日子。这一天,她所创办的吉吉幼儿园在日喀则开园,这是中国第一家盲童幼儿园。据说,在世界上也独一无二。
  那一天,吉拉穿上了最漂亮的藏装,外表坚强的她致词时一度哽咽。
  坐在下面的车刚最能理解这一切,这位来自内地的“车叔叔”自上世纪80年代初次进藏,便一直用镜头记录这片雪域圣地。跟随吉拉多年,车刚是吉拉最信任的朋友。那天,他租了一辆大巴,拉着30多位朋友一路唱着歌来日喀则为吉拉庆贺。
  中国有超过4000万的残障女性,其中75%生活在农村。“作为盲人,能活着就不错,哪有机会受教育,并且有自己的事业。”说起那天的吉拉,车刚十分感慨。
  藏语“吉吉”是幸福的意思,这个词原本与盲童无关,在西藏,盲人是前世造孽,今世被弃,连邻居都会绕行。吉拉执意要把“吉吉”还给这些被上天遗弃的孩子。
  吉拉出生在老拉孜县城旁边的一个小村庄里,两个哥哥都是盲人,每天枯坐到天黑,是12岁前她生活的全部内容。
  “小时候,父母怕我们摔倒,让我们不要乱动。哥哥很听话,就乖乖坐在那里。我比较调皮,有时就跑出去,有两次掉到村里的水井里。”说起这些,吉拉一脸顽皮的笑容。
  12岁那年,命运有了第一次转折,站在创办了西藏第一座盲童学校的德国盲女萨布瑞亚面前,吉拉问,“你看不见吗?”
  “是的。”萨布瑞亚回答。
  自信之光在吉拉心头掠过,她暗自问,萨布瑞亚看不见,却办起了一座盲校。我也看不见,为什么不能?
  有过不敢出门的童年,吉拉深知早期教育对一个盲童的重要性。13岁时,萨布瑞亚让大家写下自己的理想,吉拉说要办一所盲童幼儿园。
  离开盲校5年后,在西藏日喀则的一座农场里,吉拉梦想成真。靠近门口的一排平房是幼儿园的主体建筑,以前是奶牛的房子,“猪也住过”,现在装修一新,8个孩子成了幼儿园第一批小主人。
  目前,幼儿园已经拥有24个孩子,他们最远来自西藏昌都,还有的来自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地,吃住全部免费。虽然依靠募捐,但吉拉说,“还是比较困难,因为不稳定,今年够了,明年能否延续,还是未知。”
  吉拉从小喜欢英语,在盲校时,萨布瑞亚对她承诺,有机会让你去留学。2005年时,吉拉终于成行,她去了英国。
  在吉拉的课堂上,正宗的伦敦口语夹杂着藏语和中文,吉拉带给孩子们的是多语境的成长环境。老师中有两个盲人,其中之一是吉拉的哥哥,这里的英语老师,说起哥哥,吉拉一脸自豪,“我哥哥英语特别棒!”
  几个月后,凯珠变了一个人
  丹增凯珠今年7岁,吉拉从100多公里的拉孜县把他接来,之前,他一直没有出过家门。
  刚来时,吉拉让他去看别的孩子上课,小凯珠羞怯地说,“不。”
  “很多孩子刚来幼儿园的时候,都跟凯珠一样自闭,不爱说话,一直低着头。”对于这样的新生,吉拉很有“一套”,她一把拉起凯珠的手,“走,老师带你去看。”
  教室里,孩子们在上音乐课,在盲人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咿咿呀呀学着识谱,小凯珠咬着手指头站在门口“看”了半天,脸上一副渴慕的神情。
  吉拉安排几个孩子陪伴凯珠,做游戏时,大家喊着凯珠的名字,高喊“凯珠加油”。这是第一次,凯珠听到这么多孩子同声呼唤自己,充满了爱意和鼓励,很快,他就丢弃了羞怯,加入到盲童队伍中。几个月后,凯珠变了一个人,他说话大声,喜欢交流。
  美术课上,吉拉教孩子辨别颜色。她把橘色彩笔放在孩子们的鼻子下面,似乎这些颜色具有气味。古人有“绝利一原,用师百倍”之说,是说一种器官关闭了,其他的器官会加倍灵敏。在盲童学校,这些都被验证,虽然看不见,但是盲童的嗅觉异常灵敏。
  孩子们自己打来水,洗完脚后,再自己倒掉,这些都是幼儿园训练课程的一部分。幼儿园的课程分上、下午,上午分别学习盲文、数学、汉语、英语,藏语,下午是大家一起游戏,有体育、盲杖、画画等。
  运作一个幼儿园,各方面都要考虑周全。吉拉去过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在印度国际管理培训中心,日本、挪威、印度、尼泊尔等16个国家的学生在那里培训。办项目需要学习预算、演讲等,这些吉拉都不在话下。
  “那一批学生都是有理想的人,他们回去后办起了学校、电脑培训中心和按摩所。”吉拉则办起了幼儿园,她说,“自己自信后,世界开阔了,周围一切都在帮忙。”
  “希望他们像健全人一样”
  2012年,又盲又聋的3岁女童旺姆来到“吉吉”,给幼儿园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幼儿园的孩子从不乱扔垃圾,开始,吉拉和老师们就手把手教旺姆如何扔垃圾。
  天天训练果然见效,从开始一头雾水,到后来完全理解。原本连走路都费劲的旺姆如今穿衣、吃饭都游刃有余。她的父母对吉拉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说起这些,吉拉开心地说,“挺有成就感的。”
  和盲童生活在一起的还有5名正常孩子,其中3名是孤儿,两个来自玉树贫困家庭,吉拉认为,对于盲孩子来说,从小接触正常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不想把幼儿园弄成什么都是盲童用的,我还是希望他们像健全人一样。”   当年,吉拉在盲校毕业后去英国留学,来到机场,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跟她交流。
  她问登机口在哪儿,对方大声在她耳边回答。吉拉只好苦笑,“我是盲人,但我不聋,我能听见。”
  “这是问题。他们(明眼人)从来没有见过盲人,不知道该如何交流,我们也一样,自己之间交流没有问题,但是忽然走进社会,就会没有自信。”
  “梦想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吉拉在课堂上常常这样告诉孩子们,孩子们把自己的梦想七嘴八舌说给老师听,翻译、作家、商人,还有司机,在这些梦中,能不能看见完全被忽略不计。
  24个孩子从来没有吵过架,说起这点,吉拉也觉得惊奇。“可能是一个人在家太孤独,来到这里有一群朋友玩,他们觉得太幸福了吧。”吉拉说。
  “自己自信后,世界开阔了”
  2013年7月11日,CA41 2 6次航班从拉萨贡嘎机场起飞,吉拉和藏族女孩嘎玛康卓一起去北京参加盲人歌手周云蓬发起的“摸读北京”盲童夏令营。
  来到北京,小康卓眼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之所以选择康卓,吉拉说,是因为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待着。”
  小康卓从出生那天起就没有见过阳光。父母怕她受伤,一直让她躺在床上,8岁时,这个女孩还不会走路。
  开营仪式上,周云蓬坐在孩子们中间,脖子上挂着康卓送上的哈达。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蹲在面前告诉孩子们:“你们看不见这个世界,所以更有机会跟别人的手拉在一起,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温暖。长大后,你们也要像周叔叔一样去帮助别人。”
  让吉拉高兴的是,回到幼儿园,康卓主动给孩子们讲述她的北京见闻,不再那么孤僻了。
  带孩子认识社会是吉拉一直以来的愿望,“出去时,会有人在旁边说,‘一群瞎子来了’,第一次听到,他们心里会很刺激。”
  这时候,吉拉总是告诉他们,“我虽然看不见,但我会英语,会电脑,跟正常人完全一样。”吉拉坚信,慢慢地,孩子们就会对周围人的闲话“免疫”。
  2014年,吉吉幼儿园计划搬到拉萨日月湖,如今500-600平方米的新园正等待装修,搬到拉萨有望吸引更多的盲童前来入园,“还可以带他们去寺庙和德克士”,吉拉笑着说,“每次问孩子们想吃什么,都是德克士。”
  2014年9月,身在印度的萨布瑞亚要回到拉萨,这让吉拉十分期待。为了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如今,吉拉也开始像她的老师那样四处募捐,她终于明白,“萨布瑞亚真得不易。”
  虽然距离遥远,但是有什么事情,吉拉还是愿意请教萨布瑞亚,毕竟,吉拉是萨布瑞亚在西藏13年的一个结晶,萨布瑞亚身上的自信,吉拉原汁原味承袭下来,并且不断复制到幼儿园的每个孩子身上。
  说起现在的日子,吉拉坦言,“压力有点大”,因为要出差,还要管理自己的幼儿园,她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尽管如此,吉拉还是有更大的梦想,她希望日后能在成都、北京开几个吉吉幼儿园的分园,让更多的中国盲童受益。
  “幸福就是不管看得见,看不见,我们的生活都很精彩。”吉拉说。
其他文献
2011年4月,阿克曼(MichaeI Kahn—Ackermann)从德国歌德学院(中国)院长岗位上卸任,没清闲几天,便被国家汉办聘为顾问。3个月来,阿克曼的生活像上了发条。采访过程中,这位上世纪70年代的“工农兵学员”—直在应答手机,中间,还穿插了一个来访。如果“跟拍”阿克曼一个上午,你会发现,他连坐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中文擅于表达微妙细致的感情    今日中国:“汉语桥”在华留学
在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来临之际,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罗兰德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中国扶贫对世界消除贫困做出了积极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扶贫成就,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目标就难以实现。  同时,罗兰德希望全世界的每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国家,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团结起来,去关心那些弱势人群,关心那些掉队的人群,确保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朝着一个光明的未来迈进。  
瞧qiáo,这zhè块kuài黑hēi黑hēi的de东dōnɡ西xi是shì什shén么me呀yɑ?砧zhēn板bǎn。哈hā哈hā,它tā可kě不bú是shì普pǔ通tōnɡ的de砧zhēn板bǎn,而ér是shì由yóu设shè计jì师shī高ɡāo一yī方fānɡ和hé董dǒnɡ志zhì浩hào设shè计jì的de一yì款kuǎn高ɡāo科kē技jì镜jìnɡ面miàn切qiē割ɡē台tái
期刊
2012年2月10日下午,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内,中外嘉宾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共庆由宋庆龄女士创办的《今日中国》杂志创刊60周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等出席招待会。韩启德题词:“传播优秀华夏文明 展示今日中国文化”,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致贺信并题词:“六十华诞 再创辉煌”。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今日中国杂志社社长宫喜祥发
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阿沛·阿旺晋美等五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等举行谈判。经过多次协商,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由于该协议共有17条,通常简称为《十七条协议》)。  《十七条协议》对西藏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协议签汀的过程中,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发挥了重大作用。2011年5N23日是《十七条
小xiǎo红hónɡ:“这zhè道dào题tí我wǒ已yǐ经jīnɡ做zuò6遍biàn了le。”  老lǎo師shī:“只zhǐ有yǒu多duō多duō练liàn习xí,才cái能nénɡ记jì住zhù解jiě题tí方fānɡ法fǎ。”  小xiǎo红hónɡ:“可kě是shì我wǒ得dé出chū了le6个ɡè答dá案àn。”
期刊
中国正式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4月17日正式启动中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从2016-2020年,主要包括三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一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二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三是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际性进展。  中国首发《空间态势评估报告》  4月17日,中国首次发布《空间态势评
圣诞节快到了,许多商店早早就摆出了挂满彩灯的圣诞树,有些还装饰(shì)上了漂亮的圣诞花环。按照西方国家的传统,圣诞节里一定要用一些特定的植物来装饰,它们被称为“圣诞植物”。下面就跟大脸兔去认识那些“著名”的圣诞植物吧。  最“正宗”的圣诞树——冷杉  在众多常青树中,杉树和松树最常被用于制作圣诞树,而其中最“正宗”的圣诞树又非冷杉莫属。这是因为冷杉的形状长得最好,不需要过多修剪就已经是一棵非常完
金秋10月,记者在地处鄂豫皖老区的河南信阳采访,大别山峰峦叠翠,淮河两岸,稻菽飘香。  “2011年,信阳生产总值1276.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2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50元,实现5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2亿元,接近翻两番;粮食总产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是全国18个粮食超百亿斤的省辖市之一。今年的发展势头更好……” 谈到信阳,十八大代表、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兴奋地告诉记者
就如同每个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性格,很多时候,很多城市还具有物化了的形象。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安想必是一尊神情坚毅的武士俑,至少在不甚了解这座城市的人们眼中,历经风沙仍保存完好的众多历史遗迹,连同陕西人的豪爽,无不刻画出这座千年古都的雄性气息。  今天的西安,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的契机,开始向世人展示其性格中的另外一面,用一张更为时尚的绿色名片,将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